永发信息网

如果承认唐诗是中国诗的高峰,就不能不进而承认盛唐诗乃是这座高...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2-01-01 10:08
  • 提问者网友:人生佛魔见
  • 2021-12-31 14:0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如果承认唐诗是中国诗的高峰,就不能不进而承认盛唐诗乃是这座高峰的顶点。从玄宗即位到代宗登基,这半个世纪通常称为盛唐。但在公元755年安史乱前和乱后,诗坛的面貌是并不一样的。在这次战乱以前,诗人们在其创作中都发散着强烈的浪漫气息。或者表现为希企隐逸,爱好自然,诗中的代表人物形象是隐士;或者表现为追求功名,向往边塞,诗中的代表人物形象是侠少。这,实质上也就反映了他们由于生活道路的千差万别而形成的得意与失意、出世与入世两种互相矛盾的思想情感。不同的生活道路与不同的生活态度,使他们或者成为高蹈的退守者,或者成为热情的进取者,或者因时变化,两者兼之。前人所谓“盛唐气象”,在很大的程度上,指的就是这种富于浪漫气息的精神面貌。 孟浩然、王维、常建、储光羲等的许多作品,都极为成功地描绘了幽静的景色,借以反映其宁谧的心境。这种诗使人脱离现实斗争,但对于热衷奔竞、趋炎附势者流,也具有清凉剂的作用,而其所提供的自然美的享受则是不可替代的。这些人是以写田园山水诗得名的陶渊明、谢灵运、谢朓的后继者,气象的浑穆或有不及,而措语的精深华妙则有过之。其后的韦应物、柳宗元在这方面是他们的追随者。 但王维却在描摹自然、歌颂隐逸之外,还曾将其诗笔扩展到更广阔的生活领域。在另外许多同样成功的篇章中,他反映了当时人们的进取精神和悲壮情怀。王维在高蹈者孟浩然等和进取者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等之间,恰好是一座桥梁。所以有些评论家就一方面将其与孟浩然相提并论,合称王孟;而另一方面,又将其与高适等相提并论,合称王、李、高、岑。当然,这种提法也包含有对诗歌样式的考虑在内。王维是兼有五七言古今体之长的,而王孟并提,偏指五律;王、李、高、岑并提,则偏指七古。 集中反映了盛唐时代积极进取精神的,是出自王、李、高、岑等人之手的边塞诗。这类诗篇,塑造了许多边庭健儿的英雄形象。诗人们歌颂从军报国、建功立业,却并不无原则地讴歌战争,往往还反对开边。在写胜利的喜悦或失败的痛苦时,也反映了战争对广大人民和平生活的干扰和破坏。这些诗交织着英雄气概与儿女心肠,极悲凉慷慨、缠绵宛转之情。其源于鲍照、刘琨,更上一点,还可以追溯到建安作家群,虽然那时写边塞的作品还很缺少爱情成分。 借诗中隐士和侠少的形象来说明安史乱前的浪漫倾向,并不等于认为当时诗歌中所反映的仅止于这两类人的生活,也绝非那些诗人描写的题材如此狭窄。否则,许多繁丽的社会风光和莽苍的边塞景色会出自佛教徒王维和李颀笔下,而著名的七绝组诗《从军行》和《长信秋词》乃是王昌龄一人的手笔,就不免费解了。 (节选自程千帆《〈唐诗鉴赏辞典〉序言》) 1.从原文看,下列关于“盛唐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盛唐诗指的是从唐玄宗即位到唐代宗登基这半个世纪的诗歌,这个时期的诗歌代表了唐代诗歌的最高成就。 B.“盛唐气象”主要指的就是或高蹈的退守或热情的进取或因时变化而两者兼之的富于浪漫气息的精神面貌。 C.盛唐诗歌中所反映的不只是隐士和侠少这两类人的生活,盛唐诗人描写的题材是广泛的,还有繁丽的社会风光等。 D.安史之乱前诗人们在其创作中发散着强烈的浪漫气息,安史之乱后诗人们的创作充满现实气息,浪漫气息散尽。 2.下列对盛唐边塞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盛唐边塞诗以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等诗人的诗歌为代表,他们和王维都擅长七言古体诗。 B.盛唐边塞诗中塑造了许多追求功名、向往边塞的边庭健儿的英雄形象,诗中的代表人物形象是侠少。 C.盛唐边塞诗集中反映了时代的积极进取精神,可追溯到建安作家群的边塞诗,二者都源于鲍照、刘琨。 D.盛唐边塞诗交织着英雄气概和儿女心肠,感情极其悲凉慷慨、缠绵宛转,丰富了诗歌的内容和形象。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希企隐逸、爱好自然的隐士形象是出世的,追求功名、向往边塞的侠士形象是入世的,他们迥异的形象背后是他们的生活道路与态度的歧异。 B.就山水田园诗的发展脉络而论,陶渊明、谢灵运、谢朓堪为先声,孟浩然、王维、常建、储光羲等发扬光大之,韦应物、柳宗元妙手承传。 C.边塞诗虽然塑造了许多边庭健儿的英雄形象,歌颂了他们的从军报国和建功立业,但并不回避反映战争对广大人民和平生活的干扰和破坏。 D.佛教徒王维和李颀笔下多见繁丽的社会风光和莽苍的边塞景色,王昌龄写出不同题材的七绝组诗《从军行》和《长信秋词》,确实让人费解。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北方的南先生
  • 2021-12-31 14:38
1.D 2.C 3.D 1(无中生有,“安史之乱后诗人们的创作充满现实气息,浪漫气息散尽”的说法在文中找不到依据) 2(搞错关系,“二者都源于鲍照、刘琨”错,原文“其源于鲍照、刘琨”的“其”指的是盛唐边塞诗,“建安作家群”比鲍照、刘琨还“更上一点”) 3(并不“让人费解”,因为唐代诗人创作题材丰富,创作视野宏阔,注意原文中的“否则”一词)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逐風
  • 2021-12-31 15:53
这个答案应该是对的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