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16分)史学家陈旭麓指出,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近代变革过程中前后相接的三个重要环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创深病巨唤起了改革旧物的最初意

答案:2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26 18:11
  • 提问者网友:浩歌待明月
  • 2021-01-25 22:22
(16分)史学家陈旭麓指出,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近代变革过程中前后相接的三个重要环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创深病巨唤起了改革旧物的最初意识,过去久被置于眼界之外的“夷务”,在林则徐手中开始成为一门学问。由此,以儒学修、齐、治、平的入世精神为宗旨,并归宿于国计民生的经世致用之学,内容上发生了重大变化。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以曾、左、李为代表的洋务派受“经世致用”思想影响,既忧心清王朝衰败,也深恐中国被列
吞噬,因而力主“新政”,改弦更张以谋求“自强”。……先后设立江南制造总局、天津机器局、福建马尾船政局等。第二阶段办起了一些民用企业如上海轮船招商局,河北的开滦煤矿,天津等地的电报局、织布局等。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甲午战后(六年间),列强对中国的侵凌,空前凶猛,中国的反应亦随之激烈。反应有两种类型,动机虽均为自救,而所循途径则大相径庭。一为外察大势,内求诸已,认为必须大事变革,与人并驾并驱,结果形成政治改制运动;一为昧视时代,仍要返回中国中心之世,与外界绝缘,结果演为暴力反洋运动
——郭廷以《中国近代史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40年代的经世之学与传统经世之学的不同之处,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这种变化。(4分)
(2)材料二中“新政”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政”在中国经济工业化过程中的作用。(4分)
(3)列举材料二中“反应有两种类型”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两种反应类型对于造成当时中国民族危机的原因和挽救民族危亡途径的不同观点。(8分)变化:夷务成为近代经世之学的重要内容。(1分)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玩家
  • 2021-01-25 22:55
(答案→)变化:夷务成为近代经世之学的重要内容。(1分) 解析:(1)根据材料“儒学修、齐、治、平的入世精神为宗旨”可知统经世之学的内容,“过去久被置于眼界之外的“夷务”,在林则徐手中开始成为一门学问“可知19世纪40年代的经世之学的内容为夷务。评价则着眼于它的出现背景、内容和作用来评价,结合所学作答。(2)根据材料“自强”。……先后设立江南制造总局、天津机器局、福建马尾船政局等。第二阶段办起了一些民用企业如上海轮船招商局,河北的开滦煤矿,天津等地的电报局、织布局等。可知新政是洋务运动。根据题干“在中国经济工业化过程中的作用”,结合所学可知是。创办了中国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诱导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3)根据材料“甲午战后(六年间)”,结合所学可知两大阶级做出反应,可知维新变法及义和团运动。根据题干分析造成危机的不同观点可知重点分析两次运动兴起的原因,结合所学作答,前者认为造成当时中国民族危机的原因主要在于中国社会制度落后,后者认为当时的民族危机是由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持酒劝斜阳
  • 2021-01-26 00:17
谢谢了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