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五代史·卷二十八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14 22:10
- 提问者网友:像風在裏
- 2021-04-13 23:2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赵 凤 赵凤,曲州人也,少以儒学知名,明宗武君,不通文字,四方奏请,常使安重诲读之。重诲亦不知书,奏读多不称旨。孔循教重诲求儒者置之左右、而两人皆不知唐故事,于是置端明殿学士,以冯道及凤为之。凤好直言而性刚强,素与任国善,自圜为相,颇荐进之。圜为重诲所杀,而诬以谋反。是时,重诲方用事,虽明宗不能诘也,凤独号哭呼重诲曰:“任圜天下义士,岂肯谋反!而公杀之,何以示天下?”重诲渐不能对。 术士周玄豹以相法言人事多中。明宗为内衙指挥使,重诲欲试玄豹,乃使他人与明宗易服,而坐明宗于下坐,召玄豹相之,玄豹曰:“内衙、贵将也,此不足当之。”乃指明宗于下坐曰:“此是也!”因为明宗言其后贵不可言。明宗即位,思玄豹以为神,将召至京师,凤谏曰:“好恶,上所慎也。今陛下神其术而召之,则倾国之人,皆将奔走吉凶说,转相惑乱,为患不细。”明宗遂不复召。 其后安重诲为边彦温等告变,明宗召彦等廷诘,具伏其诈,即斩之。后数日,凤奏事中兴殿,启曰:“臣闻奸人有诬重诲者。”明宗曰:“此闲事,朕已处置之,卿可无问也。”凤曰:“臣所闻者系国家利害,陛下不可以为闲。”因指殿屋曰:“此殿所以尊严宏壮者,栋梁柱石之所以扶持也,若折其一栋,去其一柱,则倾危矣。大臣,国之栋梁柱石也。且重诲起微贱,历艰危,致陛下为中兴主,安可使奸人动摇!”明宗改容谢之曰:“卿言是也。”遂族彦温等三家。其后重诲得罪,群臣无敢言者。独凤数言重诲尽忠。明宗以凤为朋党,罢为安国军节度使。 (选自《新五代史·卷二十八》)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今陛下神其术而召之 神:认为……神奇 B.为患不细 细:小 C.明宗召彦温等廷诘 诘:责问 D.独凤数言重诲尽忠 数:多次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明宗为内衙指挥使 窃为大王不取也 少以儒学知名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A. B. 乃指明宗于下坐曰 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壁 去其一柱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C. D. 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赵凤“直言性刚强”特点的一项是 ( ) ①重诲方用事、虽明宗不能诘也 ②任 天下义士,岂肯谋反 ③素与任圜善,自圜为相,颇荐进之 ④好恶,上所慎也 ⑤数言重诲尽忠 ⑥罢为安国军节度使 A.②④⑤ B.①③⑥ C.①②⑤ D.③④⑤ 4.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赵凤年轻时以儒学出名,并受到孔循和安重诲的提拔做了明殿学士,为明宗阅读文章。 B.赵凤认为安重诲是国家的栋梁柱石,明宗不该因奸人陷而动摇对他的信任,但后来安重诲还是因此被杀。 C.任圜被当权的安重诲以谋反的罪名杀害,只有赵凤敢于质问安重诲,并称赞任圜是天下忠义之士。 D. 赵凤认为天下的好恶要慎重,如果明宗迷信占吉卜凶之说,那么百姓也将效仿,造成的祸患会不少。这个道理同“天下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是一样的。 5.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重诲亦不知书,奏读多不称旨 译文: (2)乃使他人与明宗易服,而坐明宗于下坐,召玄豹相之 译文: (3)因为明宗言其后贵不可言 译文: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廢物販賣機
- 2021-04-14 00:42
1.C诘:询问、追问 2.D指示代词,其中的。(A介词,凭借;连词,相当于“而”B动词,担任;动词,认为,C副词。就:副词,才) 3.A(①句说重诲权重势傲,③句讲赵凤受到任圜的举荐,⑥句是赵凤直言的后果) 4.B(安重诲也不识字,并不是因为边彦温等的告发,而是另有其因) 5.(1)安重诲也不识字,(所以)读的奏章大多不符合奏章的内容。(“知书,”识字;“奏读”,读的奏章,或奏章读的;“称旨”,符合奏章的内容。) (2)就让另外一个人同明宗换了衣服,让明宗坐在(这个人)下座,(然后)叫玄豹来鉴别。(“乃”,就:“坐明宗于下坐”翻出使动意来,第二个“坐”为通假,即“座”;“相”,鉴另、分辨) (3)趁便对明宗说他以后富贵是不能说尽的。(“因”,趁便,趁机:“为”,介词,对、向;“不可言”,不能说尽的。)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千杯敬自由
- 2021-04-14 01:19
就是这个解释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