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分)寄生在某种鸟的羽毛中的羽虱大量繁殖会造成鸟的羽毛失去光泽和尾羽残缺不全,影响雄鸟的求偶繁殖。
⑴若该种群中对羽虱具有抵抗力的个体BB和Bb分别占15%和50%,则b基因的基因频率为 。
⑵下图是该种群一段时间以后相关基因频率的变化趋势,由图可知曲线 (填数字)代表B基因频率的变化。
⑶研究者认为雄鸟能否吸引雌鸟到它的领土筑巢,与雄鸟尾羽长短有关。为了验证这个观点,做了如下实验,结果如右上图所示。
①将若干只 相似且生长状况一致的雄鸟均分成A.B.C三组,B组雄鸟的尾羽 ,作为对照。将 组雄鸟的尾羽剪短,把剪下来的尾羽用黏合剂粘在另一组雄鸟的尾羽上。给三组雄鸟带上标志后放归野外进行观察。
②实验结论: 。
(12分)寄生在某种鸟的羽毛中的羽虱大量繁殖会造成鸟的羽毛失去光泽和尾羽残缺不全,影响雄鸟的求偶繁殖。⑴若该种群中对羽虱具有抵抗力的个体BB和Bb分别占15%和50%,则b基因的基
答案:2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09 23:27
- 提问者网友:趣果有间
- 2021-02-09 03:00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長槍戰八方
- 2021-02-09 04:33
(答案→) 解析:(1)假设从该种群中随机抽取100个个体,基因型为BB.Bb和bb的个体分别是15、50和35个,则b基因频率是(35*2+50)/200=60%。(2)由于寄生在某种鸟的羽毛中的羽虱大量繁殖会造成鸟的羽毛失去光泽和尾羽残缺不全,影响雄鸟的求偶繁殖,而对羽虱具有抵抗力的个体是BB和Bb,根据自然选择B基因频率会越来越高,是由曲线1代表的。(3)根据实验的等量原则,材料选择羽尾长度相似且生长状况一致的雄鸟;根据单一变量原则,B组做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AC做实验组,A组剪短羽尾,C组是将A组剪下的羽尾粘在C组上。根据实验结果,表明长尾羽的雄鸟更能吸引雌鸟到它的领土筑巢。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十年萤火照君眠
- 2021-02-09 05:13
我也是这个答案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