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8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01 17:30
- 提问者网友:树红树绿
- 2021-04-01 12:39
阅读课文选段,完成思考练习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1.下列与“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的“夜”用法相同的是[ ]A.而此独以钟名,何哉?B.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C.虽大风浪不能鸣也D.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2.下列与“自以为得其实”的“以为”用法不同的是[ ]A.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B.以为不逮己也C.自以为得之矣D.郦元以为下临深潭3.“________”一句是全文议论的中心,表明了作者________的精神。4.选段与上文是怎样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选段反映出本文与一般纯粹记游的游记有哪些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轻雾山林
- 2019-12-21 14:04
答案:解析:1.B2.A3.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严谨求实、重视实践、追求真理4.上文有两段,第一段通过议论质疑,即对石钟山命名缘由的两种解释表示怀疑;第二段通过记叙释疑,即记叙自己夜乘小舟实地考察,揭示了事情的真相;选段(全文末段)则通过议论评疑,即批评郦元之简李渤之陋,推出全文中心。“质疑”、“释疑”、“评疑”构成全文,前后呼应。议论统领记游,记游印证议论,这样,记游有目的,议论不空泛5.写作目的不同,本文借游释疑,探索石钟山得名缘由;写作线索不同,本文不是以游踪为线索,而是以“疑”贯穿始终;写作方法不同,本文不重景观描写而重议论,由事及理,阐发道理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拾荒鲤
- 2020-06-04 04:19
对的,就是这个意思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