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如何减少垃圾渗滤液

答案:2  悬赏:7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06 15:45
  • 提问者网友:城市野鹿
  • 2021-02-05 21:58
如何减少垃圾渗滤液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荒野風
  • 2021-02-05 23:21
五、卫生填埋处理
5.1 卫生填埋是垃圾处理必不可少的最终处理手段,也是现阶段我国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
5.2 卫生填埋场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行和管理应严格按照《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标准》、《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和《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监测技术标准》等要求执行。
5.3 科学合理地选择卫生填埋场场址,以利于减少卫生填埋对环境的影响。
5.4 场址的自然条件符合标准要求的,可采用天然防渗方式;不具备天然防渗条件的,应采用人工防渗技术措施。
5.5 场内应实行雨水与污水分流,减少运行过程中的渗沥水(渗滤液)产生量。
5.6 设置渗沥水收集系统,鼓励将经过适当处理的垃圾渗沥水排入城市污水处理系统。不具备上述条件的,应单独建设处理设施,达到排放标准后方可排入水体。渗沥水也可以进行回流处理,以减少处理量,降低处理负荷,加快卫生填埋场稳定化。
5.7 应设置填埋气体导排系统,采取工程措施,防止填埋气体侧向迁移引发的安全事故。尽可能对填埋气体进行回收和利用;对难以回收和无利用价值的,可将其导出处理后排放。
5.8 填埋时应实行单元分层作业,做好压实和每日覆盖。
5.9 填埋终止后,要进行封场处理和生态环境恢复,继续引导和处理渗沥水、填埋气体。在卫生填埋场稳定以前,应对地下水、地表水、大气进行定期监测。
5.10 卫生填埋场稳定后,经监测、论证和有关部门审定后,可以对土地进行适宜的开发利用,但不宜用作建筑用地。
六、焚烧处理
6.1 焚烧适用于进炉垃圾平均低位热值高于5000kJ/kg、卫生填埋场地缺乏和经济发达的地区。
6.2 垃圾焚烧目前宜采用以炉排炉为基础的成熟技术,审慎采用其它炉型的焚烧炉。禁止使用不能达到控制标准的焚烧炉。
6.3 垃圾应在焚烧炉内充分燃烧,烟气在后燃室应在不低于850℃的条件下停留不少于2秒。
6.4 垃圾焚烧产生的热能应尽量回收利用,以减少热污染。
6.5 垃圾焚烧应严格按照《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等有关标准要求,对烟气、污水、炉渣、飞灰、臭气和噪声等进行控制和处理,防止对环境的污染。
6.6 应采用先进和可靠的技术及设备,严格控制垃圾焚烧的烟气排放。烟气处理宜采用半干法加布袋除尘工艺。
6.7 应对垃圾贮坑内的渗沥水和生产过程的废水进行预处理和单独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排放。
6.8 垃圾焚烧产生的炉渣经鉴别不属于危险废物的,可回收利用或直接填埋。属于危险废物的炉渣和飞灰必须作为危险废物处置。
七、堆肥处理
7.1 垃圾堆肥适用于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含量大于40%的垃圾。鼓励在垃圾分类收集的基础上进行高温堆肥处理。
7.2 高温堆肥过程要保证堆体内物料温度在55℃以上保持5~7天。
7.3 垃圾堆肥厂的运行和维护应遵循《城市生活垃圾堆肥处理厂运行、维护及其安全技术规程》的规定。
7.4 垃圾堆肥过程中产生的渗沥水可用于堆肥物料水分调节。向外排放的,经处理应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和《城市生活垃圾堆肥处理厂技术评价指标》要求。
7.5 应采取措施对堆肥过程中产生的臭气进行处理,达到《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枭雄戏美人
  • 2021-02-06 00:34
城市生活垃圾又称为城市固体废物,它是指在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中或为城市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其主要成分包括:厨余物、废纸、废塑料、废织物、废金属、废玻璃陶瓷碎片、砖瓦渣土、粪便,以及废家用什具、废旧电器、庭园废物等。  目前,通行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技术主要有焚烧、填埋、堆肥,另外r d f技术、厌氧生物制沼技术以及其他处理技术也在国外出现并应用于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实际上r d f技术、厌氧生物制沼技术以及其他处理技术大多为焚烧、填埋、堆肥技术的延伸、配套、发展。  填埋填埋实际上是垃圾处理的最古老的方法,也是垃圾处理的最终程序。无论采用何种方式、流程处理垃圾,最终都要采用填埋作为处理手段,如焚烧最终要产生灰渣,堆肥仅可以处理消纳可生物分解的有机物,都有无法处理的废物产生,都要用填埋来解决其最终出路。即使在垃圾焚烧比例最高的日本,仍然有10%的生活垃圾直接进入填埋场,还有占焚烧垃圾总量15%的垃圾焚烧残渣和占处理总量29%的除焚烧外的其他处理残渣进入填埋场。所以,垃圾填埋是垃圾处理流程中必不可少的最终的一个环节。因此,填埋也被称为最终处置或填埋处置。  废物的土地处置已经施行了几个世纪。过去人们普遍认为垃圾及其渗滤液可以通过粘土和地下水得到降解(或净化),而不会污染地下水。因此,在上世纪50年代以前,垃圾的堆置场通常是利用碎石沟、土坑、干塘和山沟。而在我国,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70年代。从50年代开始,西方国家一些机构的持续研究表明,填埋确实污染地下水。但是,由于城市生活垃圾产生的渗滤液中的主要污染物是可以在粘土中通过生物和物理化学的作用得到净化的,在70年代初期产生了对垃圾填埋场的两种设计概念:自然衰减型填埋和封闭型填埋。两种填埋场的主要区别在于自然衰减型填埋不设防渗衬层和收集渗滤液的管道系统,其设计指标主要是粘土不饱和区的最小厚度、距基岩的深度与取水井的最小距离等,因为这种填埋场允许渗滤液进入粘土,通过粘土得到净化;而封闭型填埋场则要求铺设防渗衬层阻止渗滤液进入粘土,并用管道系统收集渗滤液以便进行处理。因此可以看出,在50年代以前,填埋场主要是衰减型填埋。而在我国,目前大部分填埋场仍然属于这种填埋场。  一个自然衰减型垃圾填埋场总是在改变地下水水质并使其恶化。现在,绝大部分城市对地下水的恶化已经到了无法容忍的地步。因此,目前世界各国已经基本上不允许用这种填埋方法处置城市垃圾(当然更不能用于处置危险废物和有害的工业废物),而只能用于处置一些比较稳定的工业废物。在我国,垃圾填埋的国家标准也明确规定了必须设置防渗衬层和渗滤液收集处理设施。因此,从法规意义上讲,只要是新建的填埋场就不允许用自然衰减填埋方法。  封闭型填埋场是目前通行的填埋类型。这一设计概念要求严格限制渗滤液渗入地下水层中,将垃圾填埋场对地下水的污染减小到最低限度,而且这一要求有越来越高的趋势。为达到这一设计要求,在填埋场内应铺设一层甚至两层防渗衬层、安装渗滤液收集系统、设置雨水和地下水的集排水系统,甚至在封场时用不透水材料封闭整个填埋场,这种填埋场目前是填埋场的主流。  目前,我国采用的填埋构造基本是厌氧填埋(改良型厌氧性卫生填埋)。这种填埋构造与准好氧填埋的主要设计差别是渗滤液收集排出系统的差异。前者要求密封,不允许空气进入,因而渗滤液集排水系统出水口有水封,而且也不考虑排水管道的空气流动空间;而后者正好相反,出水口不能封住,要保证空气进入,而且管道上部要保证空气流动的空间。准好氧卫生填埋可以保证在填埋场内部存在一定的好氧区域,特别是在渗滤液集排水管和排气管周围存在好氧区域,以使渗滤液可以得到处理和加快填埋场内部垃圾的分解稳定速度。  目前,我国垃圾填埋场的建设进入一个高峰期。但是所存在的问题也是比较明显的,首先是缺乏一个完整的技术体系。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由标准、规范、指南组成的技术体系,各个有关单位设计建设垃圾填埋场时往往照搬或模仿日、英、美的技术要求,照葫芦画瓢,甚至想当然地按照自己的理解设计建造。第二是缺乏对垃圾填埋技术的深入研究,使得垃圾填埋场的建设缺乏必要的技术支持。由于各种原因,目前进行垃圾处理技术研究的单位非常少,其成果寥寥,难以支持我国目前垃圾填埋场建设的要求。因此,我国目前填埋场设计往往采用国外的技术参数,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