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白关于“点击夏日”
答案:1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5-12 10:12
- 提问者网友:星軌
- 2021-05-12 06:07
准备举行“点击夏日”综合实践活动。
1.请你帮主持人设计一段开场白 不少于100字
2.关于“立夏”时各地的民俗习惯,试举两例。要求说出民俗名称以及文化内涵
3.将荷花代表夏日,请写一段入选理由。
4.补充下列诗歌
四季是什么?四季是一首多彩的诗。春,是翠绿的诗,萌动着活力和生机。夏,( ),( )。秋,是金黄的诗,收获着成熟与希翼。冬,是雪白的诗,袒露着纯洁和无私。
5.采访夏日努力耕田的农民的两个问题。
一共5道题 答得好追加分的。急。
准备举行“点击夏日”综合实践活动。
1.请你帮主持人设计一段开场白 不少于100字
2.关于“立夏”时各地的民俗习惯,试举两例。要求说出民俗名称以及文化内涵
3.将荷花代表夏日,请写一段入选理由。
4.补充下列诗歌
四季是什么?四季是一首多彩的诗。春,是翠绿的诗,萌动着活力和生机。夏,( ),( )。秋,是金黄的诗,收获着成熟与希翼。冬,是雪白的诗,袒露着纯洁和无私。
5.采访夏日努力耕田的农民的两个问题。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人類模型
- 2021-05-12 07:22
1夏日,有着火辣的太阳,晒出我们对夏日的激情;夏日,有着狂燥的台风,吹出我们对家园的爱护;夏日,有着甜甜的西瓜,吃出我们对生活感谢.夏日,牵动着我们每一个神经.我们享受着夏日的火辣,享受着雨的凉意,享受着夏日给我们的一切东西.感谢夏日.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人们对夏日的激情吧!
2 曹雪芹家曾给皇帝送樱桃和鲥鱼
樱桃一名含桃,性温,味甘微酸,能调中益脾,美人面颜,泄精水壳痢。深红色者叫朱樱;紫色有细点者叫紫樱,味美。古时用以祀宗庙,献皇亲,朝廷亦用以赐百官。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四月二十二日,康熙皇帝第五次南巡抵达江宁(今南京)时,江宁织造府郎中曹寅当夜进贡康熙的就是玄武湖樱洲所产的时令佳品樱桃。康熙一见,十分喜悦,即说:“先进皇太后,朕再用。”随即差官送樱桃限二十四个时辰(即48小时)到达北京。
鲥鱼,《雨航集录》上说:“鲥鱼者,夏以时至,故名。”鲥鱼明清两朝一直作为贡品。曹寅曾兼任过监督运送鲥鱼去北京皇宫的贡使。他曾写过一首《鲥鱼》诗:“手揽千丝一笑空,夜潮曾识上鱼风。涔涔江雨熟梅子,黯黯春山啼郭公。三月齑盐无次第,五湖虾菜例雷同。寻常家食随时节,多半含桃注颊红。”“含桃”即樱桃。曹寅虽以鲥鱼为题,诗中却囊括了樱桃、青梅等三新,亦见他对江南风俗民情了解之深切。
小儿吃豌豆糕又要称体重
《金陵岁时记》中有记载:“立夏叫小儿骑坐门槛,食豌豆糕,谓不疰夏。”这项风俗的由来,是因为夏令天气火热,人多不思饮食,让小孩吃豌豆糕可望于整个夏季不厌食。儿时,每年立夏父母都要做一些豌豆糕,特意让我和弟弟两个骑在门槛上吃;吃完豌豆糕后,还要给我们称一下体重,谓之“称人”。
当时,除了觉得豌豆糕好吃外,只把“称人”当成一种游戏,心里还暗暗笑话父母之迂腐,当然不懂什么“疰夏”不“疰夏”之说。后来才知道,立夏日“尝新”、“称人”之习俗在清代就流传了,《吴门补乘》就写到“立夏日,家家以大秤权人轻重。”夏日受称之人可以不“疰夏”,“疰夏”也叫“苦夏”。中医上的疰夏是指夏季长期发烧的一种病,患者多为小儿,由排汗机能发生障碍引起。入夏以后身体不适、眠食不服,日渐消瘦,这是一种很普通的症状;如此看来,“称人”与“疰夏”并没有多大关系,只是人们借立夏之机称称孩子的体重,以示提醒,炎炎夏日来了,要多注意身体的健康。最好的办法,当然更要多吃点新上市的时鲜果蔬食物,这样也算是一种食疗保健之法也。
至于这一风俗的由来,民间相传与孟获和刘阿斗的故事有关。据说孟获被诸葛亮收服,归顺蜀国之后,对诸葛亮言听计从。诸葛亮临终嘱托孟获每年要来看望蜀主一次。诸葛亮嘱托之日,正好是这年立夏,孟获当即去拜阿斗。从此以后,每年夏日,孟获都依诺来蜀拜望。过了数年,晋武帝司马炎灭掉蜀国,掳走阿斗。而孟获不忘丞相嘱托,每年立夏带兵去洛阳看望斗,每次去则都要称阿斗的重量,以验证阿斗是否被晋武帝亏待。他扬言如果亏待阿斗,就要起兵反晋。晋武帝为了迁就孟获,就在每年立夏这天,用糯米加豌豆煮成中饭给阿斗吃。阿斗见豌豆糯米饭又糯又香,就加倍吃下。孟获进城称人,每次都比上年重几斤。阿斗虽然没有什么本领,但有孟获立夏称人之举,晋武帝也不敢欺侮他,日子也过得清静安乐,福寿双全.
3荷花是夏天盛开的花朵.荷花有着自己特点,它出淤泥而不染始终保持自己的个性,就象夏天也有自己的特点--热.荷花的红色就象太阳的红色一般.它就是夏日的精灵.
4是火红的诗,释放着激情与畅想
5您在夏日里劳动是什么感受? 您是否在夏日期盼着秋天的成熟?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