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就要初三学化学了,听说这玩意很难哪…
马上就要初三学化学了,听说这玩意很难哪…
我大概整理了一下从初中到高中比较实用的配平方法:
1.观察配平法:适用于简单的化学方程式,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只需观察方程式两侧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特点和原子个数,就可以比较轻松配出,用于复分解反应时效果明显。如:高温下二氧化碳通过碳层的反应为CO2+C====CO,通过观察,可以发现,反应物中有两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生成物中只有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所以在一氧化碳前加计量数2即可,得到:CO2+C====2CO
2.最小公倍数法:同样适用于简单的化学方程式,其实本质和观察法没有多大区别,主要是涉及到一个寻找化学计量数的过程。比如磷在空气中的燃烧的反应方程式为P+O2====P2O5,先找氧原子的守恒,反应物中有两个氧原子,生成物中有5个氧原子,寻找最小公倍数10,则氧气前加计量数5,五氧化二磷前加计量数2,再根据磷原子的守恒得到磷前面的计量数为4,得到:4P+5O2====2P2O5。
3.氧化还原配平法(高一内容):适用于氧化还原反应等有电子转移、电荷转移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一般多为较复杂的化学方程式,要根据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或得失电子守恒来配平。
4.设1(或设X)法(课外补充):对于更加复杂的化学方程式,可以先设较复杂的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为1,再根据质量守恒关系配平各元素,找到一组正确的计量数,然后乘以一个适当的倍数,得到最简整数比,用于分解反应时效果明显。对于有多种反应物的化学方程式,可以先给反应物的计量数设成X,Y,然后根据各元素质量守恒关系得到几个方程,然后设X=1或Y=1,得到一组计量数,再乘以一个适当的倍数,得到最简整数比。
对于3和4的具体例子你可以上网查,应该会有很多的。
总的来说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是很重要的,但是初中阶段的不难,上课要认真听,跟着老师走,课下多练习,相信你能过关的。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先得失电子数配平,再物质的量配平,这样就OK了
方法如下:
(一)最小公倍数法 这种方法适合常见的难度不大的化学方程式。例如,KClO3→KCl+O2↑在这个反应式中右边氧原子个数为2,左边是3,则最小公倍数为6,因此KClO3前系数应配2,O2前配3,式子变为:2KClO3→KCl+3O2↑,由于左边钾原子和氯原子数变为2个,则KCl前应配系数2,短线改为等号,标明条件即: 2KClO3==2KCl+3O2↑ (二)奇偶配平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化学方程式两边某一元素多次出现,并且两边的该元素原子总数有一奇一偶,例如:C2H2+O2——CO2+H2O,此方程式配平从先出现次数最多的氧原子配起。O2内有2个氧原子,无论化学式前系数为几,氧原子总数应为偶数。故右边H2O的系数应配2(若推出其它的分子系数出现分数则可配4),由此推知C2H2前2,式子变为:2C2H2+O2==CO2+2H2O,由此可知CO2前系数应为4,最后配单质O2为5,写明条件即可: 2C2H2+5O2==4CO2+2H2O (三)观察法配平 有时方程式中会出现一种化学式比较复杂的物质,我们可通过这个复杂的分子去推其他化学式的系数,例如:Fe+H2O——Fe3O4+H2,Fe3O4化学式较复杂,显然,Fe3O4中Fe来源于单质Fe,O来自于H2O,则Fe前配3,H2O前配4,则式子为:3Fe+4H2O=Fe3O4+H2↑由此推出H2系数为4,写明条件,短线改为等号即可: 3Fe+4H2O==Fe3O4+4H2↑
其实只要上课认真听,肯定能理解
初中配平并不是很难,不用掌握高中的配平方法,因为高中方法适合较为困难的方程式。
一般来说,初中配平就只需要:数碳数氢数氧 或者根据化学式最复杂的那个物质来配平 或者直接在化学式最复杂的那个物质的前面加60再配平最后再约分(这种方法不推荐因为比较复杂,不易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