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精绝古城活着的人怎么没有受尸香魔芋的控制

答案:2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16 23:16
  • 提问者网友:遁入空寂
  • 2021-03-16 15:19
精绝古城活着的人怎么没有受尸香魔芋的控制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青灯有味
  • 2021-03-16 16:02
滇国是我国西南边疆古代民族建立的古王国,其存在时间相当于战国秦汉时期。滇国的疆域主要在以滇池地区为中心的云南中部及东部地区,境内的主体民族是中国古代越系民族的一支 被历史学家惯称为滇族。 西汉武帝时期,汉王朝致力于西南地区,并于元封二年(公元前年 兵发滇国,降服了滇王,建立了益州郡,同时赐“滇王之印” 并允许滇王继续管理他的臣民,滇池地区正式纳入了汉王朝的版图。东汉中期,随着汉王朝郡县制的推广、巩固以及大量汉族人口的迁入,滇国和滇族被逐渐分解、融合、同化,最终消失了,古滇文明彻底失落。 滇国年表(前年-前年) (边城玫女整理) 公元前年,(《史记》和《汉书》的《西南夷列传》列为楚威王时事,《后汉书西南夷传》则说是楚顷襄王时事。依照形势,当以后说近于史实。) 楚王派大将庄蹻(又名庄豪,在同时期,还有一个同名人,是楚国农民起义军领袖,《荀子·议兵篇》载:“然而兵殆于垂沙,唐蔑死;庄蹻起,楚分而为三四。” 二者是否为同一人,有待考证) 率军通过黔中郡向西南进攻,经过沅水,向西南攻克且兰,征服夜郎国,一直攻打到滇池一带。 (当时云南尚没有完整的国家,不过有几个强大的部落联盟,皆被楚国征服) 云南成为楚国的势力范围(可以说是领土,但是,不是本土,但也不是藩属,这个准确定义,缺乏详细史料) 公元前年, 因为秦攻占楚之黔中,云南与楚国本土中断 公元前年, “以其众王滇,变服从其俗以长之”,庄蹻自立为王,但仍奉楚国为宗主国。 都在今晋宁县晋城。 庄氏后人,从此世为滇王。(庄氏,为楚国贵族,楚庄王之后。) 公元前年左右,(具体年代不详)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云南东北设置郡县(今曲靖),并派了一位名叫常頞的人发动老百姓修建“五尺道”,通滇。 不久王翦(有资料说是他带兵,待考证)发兵把滇国灭了。 不过由于秦朝不久就大乱,滇国复国。所以秦并没有占领云南多久。 公元前年, 在出使西域归来后的张骞的劝说下,汉武帝派使节王然于、柏始昌、吕越人等到滇国。 使节的目的是借道去身毒(印度),但是因遭到周边民族的阻拦,没去成。 公元前年,汉武帝派郭昌出兵西南,先后灭劳浸、靡莫,然后到了滇国 滇王主动投降,并得到汉武帝的册封和颁发给“滇王之印”。 “滇王之印”(年在云南晋宁石寨山汉墓出土,印作蟠蛇纽,蛇背有鳞纹,蛇首昂首向右上方。印面每边长2.4厘米,印身厚0.7厘米,通纽高2厘米,重90克。纽和印身是分别铸成后焊接起来的。) 补充: 1. 鬼吹灯 ----《精绝古城》 精绝古城 位于 塔克拉玛干沙漠 的兹独河下游,在 昆仑山 的东北方向。 精绝人以 鬼洞族 为主。还混杂了少数其它民族, 精绝国 最后一任女王死亡之后,这个城就在沙海中消失了。是毁于自然灾害,还是毁于战争,都无从得知,就像是这个国家根本不存在过一样。但是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有一位英国探险家,他带领探险队进入塔克拉玛干探险,最后只有他一个人活着走了出来。他的神智已经彻底丧失了,但是相机里的几张相片和日记本,却证实了精绝古城的存在。 你能想象吗?东北密林中有辽代 萧太后 墓和日军地下基地;精绝古城两千年前有一位具有 特异功能 的女王;云南水下发现金字塔式的献王墓——这不是现实,而是小说!近日,一部糅合了现实和虚构、盗墓和探险的小说 《鬼吹灯》 成为网友热捧的对象,连续几个月位居百度小说搜索榜首位,超过了 《诛仙》 等玄幻作品。《鬼吹灯》的粉丝自称“灯丝”或“粽子”(作者用在小说中,指尸体)。在灯丝们打造的百度“鬼吹灯吧”里,帖子总数已经达到16万多条。 灯丝们不仅讨论小说中的细节,而且为小说改编影视剧选演员,甚至炮制了《鬼吹灯》的名词解释和图片,比如“ 尸香魔芋 ”、“ 摸金符 ”、“ 人面蜘蛛 ”等。最近,为了作者在书中写到一个“抽签”的情节涉及到 概率论 ,不少自称数学高手的网友还在网上激烈争论书中写的概率是否出错,搞得好不热闹。 2.《汉书》中关于精绝国的记载 精绝国, 王治 精绝城,去长安八千八百二十里。户四百八十,口三千三百六 十,胜兵五百人。精绝都尉、左右将、译长各一人。北至都护治所二千七百二十 三里南至戎卢国四日行,地厄狭,西通扜弥四百六十里。 追问: 对于 精绝古城 的资料能详细点吗?书里的我都看过了,谢谢。 回答: 【史传】 《 史记 ·西域传》:“ 精绝国 , 王治 精绝 城,去长安八千八百二十里,户四百八十,口三千三百六十,胜兵五百人。精绝都尉、左右将,驿长各一个。北至都护治所二千七百二十三里,南至戍庐国四日,行地空,西通扜弥四百六十里”。 《大唐西域记》 :“媲麽川东入沙碛,行二百余里,至尼壤城,周三四里,在大泽中, 泽地热湿,难以履涉, 芦草荒茂,无复途径,唯趣城路仅得通行,故往来者莫不由此城焉,而瞿萨旦那以为东境之 关防 也”。残缺史料仅记于此,精绝国从历史的舞台上消失了 补充: 【 考古发现 】 这是活跃在 丝绸之路 南道上的一个小王国 殷实而富庶。 时过四五百年, 玄奘 取经东归时看到得尼壤城,已是另一番景象了。 《大唐西域记》 :“媲麽川东入沙碛,行二百余里,至尼壤城,周三四里,在大泽中, 泽地热湿,难以履涉, 芦草荒茂,无复途径,唯趣城路仅得通行,故往来者莫不由此城焉,而瞿萨旦那以为东境之 关防 也”。残缺史料仅记于此, 精绝国 从历史的舞台上消失了。直到20世纪初英籍 匈牙利人 斯坦因 初探遗迹,从此掳走多件出土佉卢文,汉文简牍,精美 木雕 后,这座在沙海里 掩埋 千年的 故城 才又重新为人所知. 尼雅居民日常用的文字就是今天被称为“佉卢文”的文字,这是一种在今天的国际学术界仍是一种极难破译的文字。 当年尼雅居民对水的管理和使用、树木的保护都有一套严格的管理办法。水的使用是有偿的,水由专人分管。若因管理不善,导致损失的要受惩罚。如有耕地发生无水干旱的情况,也要求及时调查并处理。如有人放水淹没仇家的田园、住屋要受罚;有小麦地一熟可浇二、三水。 当年的尼雅居民还很注意树木的生长和保护并形成了一套严格的 管理制度 。 沙枣树 耐干旱盐碱,既可抵御风沙、美化环境,果实又可食用,是当年 精绝 人重点栽培的树木之一“活树,应阻止任何人将树连根砍断,否则罚马一匹,若砍断树枝,则应罚母牛一头”便是当时这一制度的生动说明。他们还种植桃、 苹果 杏、桑之类的果木; 芦苇 、 红柳 枝在尼雅河两岸潮湿 低洼 的地方均有生长,容易获取,作为建造材料。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动情书生
  • 2021-03-16 16:46
任务占坑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