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一下亲情
- 提问者网友:十年饮冰
- 2021-05-01 08:59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酒者煙囻
- 2021-05-01 09:56
看了李碧华博客留言结集出版的《给母亲的短柬》。
她在博客上征集人们想要说给母亲的话,给很多人提供了一个表达的机会。
也因此有了这样一本书。读那些肺腑之言,感觉非常温馨而忧伤。
知道她有了博客之后去看过,觉得一点都不吸引我就不再看,错过了表达的机会。
不然我也可以把想对妈妈说的话写下来。也不是很遗憾,因为真想表达不在这种形式。
书里面很多人都说希望下辈子还做妈妈的女儿,还有的人说希望妈妈做自己的女儿。
我不想。因为我对下辈子做人还是那么的心怀戒备。根本不想再做人了。
灰飞烟灭最好。不要有轮回。坚决不要。
也不希望今生的失落下辈子找回来。人世间,走一遭就已经很疲劳了。
孝顺,其实不需要来生,这一生能够孝顺就足够。
为什么现在能做的事情要留在下一世。
就像一个人说:不用下辈子,现在你就可以做我的女儿。
我对母亲的愧疚已经太多了,就是现在也付出甚少。
好在妈妈现在对我的生活已经渐渐放心了。相信我真的过着自己想要的幸福生活。
很惭愧,似乎让她不再担忧就是我最大的孝顺了。我就是那么的不孝。
我们都是不善表达的人。我从来都没有给妈妈说我爱她,想她。
也从来没有拥抱过她。甚至身体的接触几乎都很少。也从来不向她撒娇。
今年生日那天接到妈妈祝福的电话,农历生日又收到她的短信。
那天我走在路上,给妈妈打电话,语无伦次地说了感谢的话。因为生日是妈妈的受难日。
总是频繁地和朋友发短信聊天,但却很少发给妈妈。因为怕她回短信打字伤眼睛费神。
其实这只是借口,总之是有表达障碍。
我都很奇怪,一个从小极端内向的人,为什么在爱情中却那么坦荡,从不羞于表达爱意。
如果对妈妈也能那样不吝表达就好了。或许是我对妈妈不够爱。
不管怎样,还是喜欢含蓄的表达方式。
如果我写信时说“亲爱的妈妈”,“我爱你”,“我想你”,妈妈看了一定会很开心的吧。
但是现在几乎不再写信,即使写也不会那样说。
《给母亲的短柬》中很多人都在诉说着遗憾。失去了才想到珍惜。
希望每个人都能趁来得及的时候,为母亲多做一些事,因为即使遗憾至死都是于事无补的。
世界上最难以弥补的,最令人痛心的遗憾就是“子欲养而亲不待”。那才是锥心之痛。
为父母亲多做一些事情吧,一定要抓紧。
整本书中最让我感动感慨的是,刘玉英带九十岁老妈逛公元的那一篇。
带着几十岁的老妈逛公园很难得,难得的是老妈依旧健康硬朗,乐观有神采。
她的妈妈一生经历了很多磨难,但她始终开朗乐观,笑对人生。
宽阔的胸怀使她能够战胜一个个困难,至今健康长寿。
但愿所有的父母和儿女,都能够这样豁达洒脱,不留遗憾地过一生。
有点惊讶的看到有少数的人对母亲的怨恨也收录在书中了。
有一个人说:我恨你,由衷地恨!如果你死了,我不会掉一滴泪。
我不知道这个母亲对女儿做了什么不堪的事,以至于让女儿怨恨至此。
或许,当她们最终再也看不到彼此的时候,那份怨恨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消失吧。
但现在,我觉得还是做母亲的错。
是谁说过“没有问题孩子,只有问题父母”。我坚信是这样的。
孩子毕竟是孩子,父母应该有包容的心和爱的胸怀。
孩子需要理解的时候父母应该和他们在同一位置,需要原谅的时候应该高姿态。
如果要去和孩子计较,甚至较劲,那结果只能使孩子受伤。对此我深有体会。
看书的过程中,也深深体会到儿子真的很懂事,非常爱我。
他对我这个不成熟不合格的妈妈实在是相当的宽容。
在我和爸爸之间,他总是会无原则地袒护我,为我声援。即使他认为是我错。
我做的饭不好吃,但是他从来都不抱怨,在我说不好吃的时候他也说好吃。
虽然现在不像以前那样有一些亲昵的举动和话语了,他说太幼稚了。
但他还是那么关心我,觉察到我情绪不好的时候,会试探一些话题让我开心起来。
说实在的,我从前是一个问题儿童,现在升级为问题妈妈。
可我的儿子,向来都让我很省心。
写下这些的时候,我觉得很感谢父母,母亲一直包容我,父亲也能够原谅我的过错。
也很感谢我的儿子,他对我那么宽容。不是因为他成熟,而是真的很爱我。
比起同龄的孩子,他那么幼稚单纯,心地纯良,让人心疼。
和父母孩子之间,如果有债务的话,一定是我欠他们的。
人跟人之间完全两讫地相处着,也不是什么好事,但是还是不要欠太多才好。
这本书,及时地提醒我要对孩子宽容,千万不能和孩子较劲。
对父母孝顺一定要趁早。不要在没有机会的时候才无谓地悔恨不已。
读书的过程中,我给妈妈打了电话,说我从晚上关机,让她随时有事都可以打电话。
看了《给母亲的短柬》,24小时开机了。我想让她也能在任何需要的时候都能够找到我。
世界上最珍贵的也许就是亲情了。但是往往最让人容易忽略的也是亲情。
也许因为觉得它总是在那里吧,才不在乎,不害怕失去。
但是一旦哪天发现失去的时候,却伤人至深。
所以,还是清醒一点,多珍惜。少遗憾,少悔恨。
(非原创)
选我啊啊啊
- 1楼网友:老鼠爱大米
- 2021-05-01 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