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犯罪是一种什么现象

答案:1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20 09:32
  • 提问者网友:温旧梦泪无声
  • 2021-03-19 18:19
犯罪是一种什么现象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荒野風
  • 2021-03-19 19:52
问题一:犯罪是法律现象还是社会现象 法律现象。已经具备明确性、规范性和确定性。问题二:一个人犯罪时遭到受害人的同情,叫什么现象 5分本案悲剧的发生以及全国各地许许多多“小三阳”患者同情的声音使我们相信被告人周一超犯罪动机的产生与这... 正是这些被告人周一超认定的不公正、不公平、不透明的腐败现象坚定了周一超的犯意,促使其走上了犯罪道路...问题三:违法犯罪是一种法律现象吗 一、什么是法律现象?
法律现象是指指法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出来的而为人们直接感知的外表形态。
法律现象是表面的、多变的,人们通过感官可以感知。法律现象是多种多样的。
二、按照法律现象存在的形式不同,可以把法律现象分为:
1、法律观念现象(法律意识、法制观念、法律文化等);
2、法律规范现象(各种法律规范、法律部门、法律体系等);
3、法律形式或渊源现象(习惯法、判例法、制定法等);
4、法律关系现象(法律关系、法律程序等);
5、法律行为现象(合法行为、违法行为等);
6、法制现象(立法、执法、守法、法律监督等)。
三、根据法律现象,从静态与动态的角度,可以把法律现象分为:
1、静态的法律现象,如各种法律、法规;
2、动态的法律现象。如法律的制定、实施、法律监督、法律行为、法律关系、法律秩序等
结合本题:违法犯罪是一种法律现象,可以归纳到法律行为现象的范畴。问题四:一个类型的犯罪现象比例高怎么表达 ....**犯罪率高问题五:在犯罪心理学上有一种现象,就是犯罪人喜欢倒回案发现场欣赏自己的作案结果,这种行为叫什么 那不叫欣赏,其实是害怕的表现,他去现场看看别人找到了什么线索!问题六:什么是混合犯罪 竞合犯,又称犯罪的竞合,是指不同的犯罪彼此交织在一起。竞合犯是由两个以上具体罪名的犯罪构成要件同时适用于同一具体的犯罪事实,发生评价范围上的交叉、重合或者包容而形成的一种复杂犯罪形态,其基本特征是部分或者全部事实要素被数个刑法规范重复评价。与犯罪的未完成形态、共犯形态相比,竞合犯呈现的是一种犯罪形态的微观世界。就竞合犯的物质基础而言,有的只有一个危害行为,有的则包括两个以上的危害行为。就发生竞合的原因而言,竞合犯有的是由于危害行为的特殊性造成的,有的是由于立法中的规范交错现象造成的。就数罪之间的竞合程度而言,竞合犯既有交叉关系,也有重合关系或包容关系。竞合犯问题跨越犯罪论与刑罚论两个领域,涉及行为单复确定、罪数判断、刑法规范适用选择等一系列问题,许多方面难以归纳出明确统一的处理原则。在司法实践中,竞合犯是形成“疑难案件”的一个重要原因。问题七:犯罪心理现象的特征是什么 一、认知结构特征。认知结构是指知识水平、认识能力、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的总称。犯罪是一种反社会行为,是个体与社会不协调和冲突的表现。因此,这种协调和冲突主要来自个体因素,首先在于认知结构方面的缺陷。
1.极端的自我中心倾向。人从小到大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这种过程的实质是主体对社会的认同,即认识趋同和一致,这样才能达到协调。个体社会化程度低下,除生理缺陷、精神障碍者除外,就正常人而言,主要是由于认知水平低劣而δ能自觉矫正孩童时期固有的自我中心倾向。具有极端自我中心倾向的人必定蔑视社会的地为规范和价值标准,无视社会伦理和国家法律对人的行为的界定和约束,衡量行为当为与不当为的准则就是对自己是否有利。这就使得他们的行为难免要同法律规定发生冲突。
2.知识水平低下,愚昧无知。必然伴着精神空虚,行为常受本能和原始欲望所支配。而且愚昧和野蛮是相伴的,许多抽样调查表明,知识水平低下的愚昧无知者在刑事案件在占有较大比例。
3.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低下。知识水平和认识能力低下使他们缺乏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导致分析和判断能力低下,丧失自我控制机制。这就为接受外界消极影响敞开思想大门,将外界消极因素内化为自己的犯罪意识。在这种心态下,犯罪的概率相当高。除智力犯罪外,一部分犯罪的发生是与行为人分析判断能力低下密切相关。
二、情感特征。情感是人的一种情绪体验,基于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对客观事物产生的心理体验。良好的情感推动人前进,不良的情感则促使人去实施不良行为(包括犯罪)。人的情感在人的认识活动中具有重要的能动作用。心理学家认为,人的情感具有某种动机作用,即会在个体内部产生一种新的激动状态,开成一种内部驱力。实施犯罪行为的人,其情感大致有以下特征:
1.情感的低级性。人的情感有高级和低级之分。由于犯罪人需要结构中低级需要占优势,高级需要居次λ,他们注重自己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引起强烈的肯定或否定的低级心理体验。这些低级体验一方面是低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的结果,另一方面又反过来刺激人的低级的欲求,从而驱使主体去采取求得满足的任何方法,为了满足一时的生理冲动而不惜以身试法。
2.情感的非社会性。情感的社会性,是指一个人的情感的表现方式和对他人情感的态度,符合社会的行为规范和伦理观念。人的情感是人际交往的重要手段之一,情感的社会性也表现在这种交际机能的社会性之中,只有自己情感的表现而不顾他人情感的表现,缺乏对他人情感的共鸣,缺乏对他人的尊重和同情等,便是情感的非社会性的主要标志,对人的同情,是在共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犯罪人出于损人利已,缺乏同情心,尤其在作奸犯科过程中更为显著。
3.情感的变易性和偏执性。犯罪人的情感稳定性差,表现为兴奋度大,情绪变化不定,他们很容易因一时的得逞而沾沾自喜,一旦遇到挫折,便悲观失望,与此相伴,他们的情感又具有偏执性,促使其在错误的方向上执迷不悟。
三、意志结构特征。意志是自觉地确定活动的目的,并为实现预定目的而有意识地支配和调节自己行动的一种持续的心理过程。犯罪是意志行为,主体意志在犯罪行为的实施中起重大作用。犯罪人的意志结构具有如下主要特征:
1.意志薄弱,理智成为情感的俘2。属于意志薄弱类型的人,大多缺乏自制力,即使有正确的道德认识,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外界不良因素影响而实施悖德的犯罪行为。这种人实施犯罪行为时,往往也知道自己所作所为是法律禁止的,但却经受不住外界因素的诱惑,不自主的实施犯罪行为。意志薄弱引起犯罪,在青少年犯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在成年人中不乏其例。
2.意志坚强反向性。意志有薄弱......余下全文>>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