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学中源”说肇始于明末清初士大夫阶层中接受西学的人士对西学的人认同性解释。……鸦片战争后,“西学中源”说在士大夫阶层中渐次流传开来。……如梁廷枏即认为:“彼之火炮,始自明初。大率因中国地雷飞炮之旧而推广之。夹板舟,亦郑和所图而予之者。即其算学所称东来之借根法,亦得诸中国。”……如奕诉在驳斥倭仁攻击在同文馆招取满汉正途出身士人讲求天文算学为“师事夷人”时,即说:“查西术之借根实本于中术之天元,彼西土目为东来法,特其人性情缜密,善于运思,遂能推陈出新,擅名海外耳。其实法固中国之法也。”
——叶瑞昕《危机中的文化选择》
材料二 “国学”“国粹”是辛亥革命时期始在中国流行的名词。……胡适曾认为:“民族主义有三个方面:最浅的是排外;其次是拥护本国固有的文化;最高又最佳且难的是努力建设一个民族的国家。因为最后一步是最艰难的,所以一切民族主义运动往往容易先走上前面的两步。”
材料三 中华民国建立后,新旧思想文化交锋激烈。……陈独秀为《新青年》答读者问曾说:“谁说本杂志代表舆论?本杂志的宗旨,就是要反抗舆论。”……刘半农曾化名王敬轩,直斥《新青年》之非,不想却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对这些新的质疑,钱玄同和陈独秀唯痛骂而已,胡适则认为不符合民主辩论的精神。
——摘编自钱波、夏宇主编的《原来如此》
(1)“西学中源”说是晚清士人处理中西文化关系的重要思路之一。据材料一概括其基本主张。并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简要加以评价。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国学’‘国粹’是辛亥革命时期始在中国流行的名词”这一历史现象的积极意义。
(3)材料三中的“舆论”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刘半农的行为“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西学中源”说是晚清士人处理中西文化关系的重要思路之一。据材料一概括其基本主张
答案:2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02 14:24
- 提问者网友:活着好累
- 2021-03-01 20:53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骨子里都是戏
- 2021-03-01 21:54
答案:(1)基本主张:西方科技文化的源头在中国。评价:“西学中源”的观念反映了晚清人士的民族文化自大心态。它既为反对学习西方的人士提供了依据(学习源自中国古学,就不必学习西学,向中国古学学习即可);也为当时学习西方的先进事物提供了依据(西学源自中土,学习西学不过是学习中国原有的东西,并无不妥)。 (2)“国学”“国粹”的流行,有利于提升排满反清的民族情绪,也有利于提高民族自信、争取民族自立的爱国热情,加速现代民族国家建立的进程。 (3)“舆论”:旧思想文化。原因:对反对新文化者,中国旧有的传统文化有着较深厚的民众基础;新文化运动前期有绝对肯定近代西方文明和绝对否定中国传统的倾向;对支持新文化者,新文化运动主张的民主和科学的影响;一战的爆发与扩大暴露了传统的西方文明有着明显的缺陷。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零点过十分
- 2021-03-01 22:38
我好好复习下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