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大乘佛教教主是准提道人,小乘佛教教主是接引道人对吗?

答案:4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02 17:40
  • 提问者网友:浪荡绅士
  • 2021-03-01 20:13
大乘佛教教主是准提道人,小乘佛教教主是接引道人对吗?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野慌
  • 2021-03-01 20:35
没有这个说法。
准提道人与接引道人都是封神演义中杜撰出来的人物。
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都没有一个既定的教主,每一个佛世界都会有他自己的教主。只是在这个娑婆世界有一位共同的教主那就是释迦牟尼佛。
建议好好了解一下佛教。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三千妖杀
  • 2021-03-01 21:19

楼主好,您这问题可以用《八识规矩颂》(玄奘作)里面的一句回答。即“三类分身息苦轮”

 

三类分身是:

  1、为适应大乘四加行位菩萨的机宜,示现千丈卢舍那身,宣说地上的十波罗密,令其依法修行,息其变易生死的苦轮。

  2、为适应二乘及凡夫的机宜,示现丈六小化身,为说苦、集、灭、道四谛法门,令其依四谛法修行,息其分段生死的法苦轮。

  3、为适应各类不同的机宜,示现种种化身,随宜说法,令其离苦得乐。如来慈悲,怜愍众生备受众苦,运用方便,化三类分身,为不同的众生,说不同的教法,使得息诸苦轮也。

 

所以说,释迦牟尼佛是大乘、小乘、乃至三恶道不同众生的教主。只是这不同的众生看到是不同的佛。

  • 2楼网友:夜余生
  • 2021-03-01 20:54
不对,佛教在我们这一劫是释迦牟尼佛。大乘与小乘只是表示修行的佛法,所能达到度人的能力,相当于大船与小船的差别,与修行的目的相关。小乘法是自度,大乘法是自度度人。
  • 3楼网友:不如潦草
  • 2021-03-01 20:46
准提道人、接引道人都是明代小说《封神演义》虚构出来的人物,根据小说研究佛教,如同根据电视剧研究历史,是不对的。 大乘和小乘的区别很复杂,简单给您介绍一下。 佛灭后约一百年之间为原始佛教时期,在这之后约四百年之间为部派佛教时期。 大约在公元前1世纪左右,出现大乘佛教。“乘”就是“车”的意思,大乘佛教以普度众生为宗旨,故称“大乘”,将以前的佛教贬称“小乘”。 不过,部派佛教并不承认大乘,他们认为“大乘非佛说”,指责大乘佛经是后人编造,也不认可大乘佛教徒加在他们头上的“小乘”之名。 佛教传入我国时就以大乘为主,小乘佛教没有在我国系统传播。 大乘佛教产生后,小乘佛教仍然继续传播,现在泰国、缅甸、老挝、柬埔寨和我国云南的傣族等都信小乘。 现在,为了加强各国佛教徒和人民的团结和互相尊重,中国佛教协会不再用大小乘的名称,而称其为南传上座部佛教或巴利语系佛教。 大小乘佛教的区别: 第一,经典不同。小乘佛教只承认早期结集形的原始佛经佛经(相当于汉译《阿含经》),对后出的大乘经典,如我们熟悉的《阿弥陀经》、《金刚经》、《法华经》、《华严经》,一概不承认。大乘承认小乘经,但认为那是佛对小根器人说的不了义经,大乘佛经才是根本经典。小乘经典用巴利语写成,大乘经典用梵语写成。 第二,对佛的看法不同。小乘认为,有释迦牟尼佛及过去七佛,将来会有弥勒佛,此外没有其他的佛。大乘认为,十方世界现在有无量诸佛。对释迦牟尼佛,小乘更多从“人”的角度理解,认为是导师,已经涅槃。大乘则认为,作为“人”的释迦牟尼佛只是应化之身,不是佛的真身。佛还有报身、法身,作为法身的佛,常住不灭,无在无不在。 第三,对解脱的认识不同。小乘认为常人修行的最高等次是阿罗汉,达到阿罗汉已经涅槃解脱,不再有来生。大乘认为,阿罗汉不是最终解脱,人人都可以成佛。 第四,对菩萨的认识不同。小乘认为菩萨是成佛前的状态,释迦牟尼佛前世是菩萨,现在只有弥勒是菩萨,大乘的文殊、普贤、观音等菩萨都是虚构。大乘认为,一切众生,发愿成佛,自利利人都是菩萨,菩萨修行有不同等次,文殊、普贤、观音都是真实存在。 第五,对涅槃的认识不同。小乘认为涅槃是“灰身灭智”,即灭除肉体和精神,不再有来生。大乘认为涅槃是“常、乐、我、净”。 以上回答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谢谢!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