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古代重农抑商的原因

答案:1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23 09:29
  • 提问者网友:玫瑰园
  • 2021-01-23 00:34
古代重农抑商的原因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刀戟声无边
  • 2021-01-23 02:02
重农抑商政策是我国封建社会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它主张是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以保证经济政策向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方面倾斜。许多历史学家认为,重农抑商政策是导致中国不能产生现代工商业以及现代科学的重要原因,那么,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为什么还一直坚持实行这项政策呢?
一.从经济方面来看,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行是为了维护统治基础、满足国家政权积累财富的需要。
重农抑商等价于“重本抑末”,“本”是生产,“末”是流通。在以“农业立国、农为国本”的小农经济国家,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商”虽然是“士农工商”四大正业之一,但农业却是古代社会最具决定性的生产部门,地租是封建国家财政收入的最主要来源。
常言说:“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不如倚市门”。私人工商业的发展必然会和农业争夺劳动力资源,而农民弃农经商则直接导致农田荒芜、粮食短缺,甚而导致小农经济瓦解,最终对封建国家的财政收入带来直接的威胁。战国时期思想家荀子说:“工商众则国贫”,则直接道出了工商业对小农经济之威胁。
因此,只有使民习劳苦,善劳作,国家才能有库存余粮,有可战之民,朝廷的税源才能充足,满足国家政权积累财富的需要,作为国家的基础的小农经济才能得以巩固。
二.从政治方面来看,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行是为了安定社会、稳定国家的统治秩序。
《吕氏春秋》指出:“……民舍本而事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在社会生产力水平还很低下的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状况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计和国家的兴衰存亡。而私人工商业的发展,使富裕阶层日益发展壮大,必然导致奢侈消费,产生奢侈消费品的制造业和服务业,这种产业的发展又必然导致大量人口放弃基本消费品的生产,最终导致社会抵御灾荒和战争的能力的削弱,威胁国家的统治秩序。
私人工商业的发展还容易形成对朝廷构成威胁的“叛乱””势力,直接威胁国家的统治。“往者豪强大家,得管山海之利,采铁石鼓、煮盐,一家聚众或至千余人,大抵尽收流放人民也,远去乡里,弃坟墓,依倚大家,聚深山穷泽之中,成奸伪之业,遂朋党之权。”古人桑弘羊的这段话直接指出了富商大贾对朝廷的威胁。
三.从思想文化方面来看,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行是为了维护“义利之辨”、“重义轻利”观念为代表的传统的伦理思想。
“义利之辩”和“重义轻利”是中国社会两千多年重要的伦理思想准则。在中国古代社会,农为国家之大利,是国家之大义,“重农”就是国家“重义”;商为私人之利,为国家之害,“抑商”就是国家“轻利”。而在中国古代思想家们看来,商业及商人则极大威胁着传统的伦理思想。
第一.危害士农工商的社会序列使商人出身多卑贱,有富无贵,地位低下,工商业主必因其富厚之资竭力僭越礼制,改换门庭,显示尊贵,严重地威胁君臣上下贵贱尊卑的封建宗法等级秩序。
第二.商业活动必然导致“强者愈强、弱者愈弱”,而社会的两极分化则严重威胁和破坏小农社会愚昧、均平、寡欲、安于现状的伦理秩序。
第三.农业使人厚朴,而商业使人奸诈。俗话说“无商不奸”,商人通过欺瞒和垄断等不正当手段获得更多的超额利益,刺激小民百姓追求财富,弃农经商,不务本业,崇尚奢侈,忘记俭朴,从而丧失安贫厚朴的品性,败坏了社会风气。
第四.富商大贾利用自己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力,可以使自己的行为免受或少受法律的约束而导致其行为游离于法律和道德的约束之外,而大多数贫困者,由于受到现实生活的压力也会经常突破道德和法律的约束,从而导致社会道德水准的下降。
商业及商人对传统伦理的上述危害则严重地影响了社会的安定,危及到国家的统治秩序。
综上所述,......余下全文>>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