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出和入》中的出淤泥而不染

答案:2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30 21:48
  • 提问者网友:几叶到寒
  • 2021-01-30 01:29
《出和入》中的出淤泥而不染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风格不统一
  • 2021-01-30 02:50
爱莲说 周敦颐(宋)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译文:
水上地上各种草和木的花,值得喜爱的是很多.晋朝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从唐朝以来,世上的人们非常喜爱牡丹.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升枝蔓,不长枝节,香气远播而更加清芬,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可以远远地观赏但是不能贴近去轻慢地玩弄她.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唉!爱菊花的人,从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过.爱莲花的人,像我一样的人还有什么人呢?至于爱牡丹的人,人数当然就很多了!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零点过十分
  • 2021-01-30 03:09
这种“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人格或者风格,是千古以来让人们赞叹向往的。古往今来,人们钦佩、敬仰以至去身体力行治国、平天下的大事业;但对千千万万平凡的个人来说,如何在现实世界里“安身立命”(这包括物质上的“穿衣吃饭”和精神上的“安定祥和”),确是时刻面临的大问题。而人们生活的现实社会,佛书形容为“五浊恶世”。不管你对它抱有多么积极、乐观的信念,但总得承认自有人类历史以来,这个世界就一直充斥着矛盾、不平、劫夺、杀戮,人们的困苦、惶惑无有底止。这样,在实现经世济民的弘愿之前,如何把握住自己,不受外界恶劣、丑陋事物的污染,做到“出淤泥而不染”,就是时刻摆在每个人面前的相当艰巨的人生课题。对解决这一课题,禅所提倡的安于淡泊、薄于利欲、执著人生而不忮不求的“清净自性”正是良策。中国大乘佛教的精义在“上求菩提,下化众生”。用现代“人间佛教”的语言,就是“净化自己,利乐人群”。“出淤泥而不染”可以理解为“净化自己”,也就是“清净自性”的实现。这是古人所谓“为己之学”,表面看起来目标很渺小,有点“自私”的意味。但实际上如果每个人都真正做到了“出淤泥而不染”,成为道德上自我完善的人,那么社会也就成了完善的社会。实现个人心灵的净化,正可视为实现济世弘愿的根本。这也就是为什么千百年来人们欣赏《爱莲说》这个比喻的缘由。 值得注意的是周敦颐的莲花之喻又正取自佛典,“出淤泥而不染”也是佛教伦理所提倡的精神。周敦颐以理学先驱知名,却深受禅的影响。他曾与当时的著名禅师如东林常总、晦堂祖心、黄龙慧南、佛印了元等密切来往,习禅很有心得。宋代理学家大都有一段学佛的经历并多多少少受其启迪,只是后来多数人却讳言与佛的关系了。而宋代理学在伦理思想方面的贡献,其所提倡的修养身心的内容和方法,都受到禅的很大的影响。这也表明了禅的伦理价值。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