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李清照为什么很委婉?

答案:6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21 17:06
  • 提问者网友:龅牙恐龙妹
  • 2021-04-21 12:44
李清照为什么很委婉?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傲气稳了全场
  • 2021-04-21 13:23
清照词风婉约,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啊!话说江南自古柔如水,或许只有多情的女子,才有委婉多彩的世界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山君与见山
  • 2021-04-21 17:50

婉约派代表词人 词风细腻多情 因为词人的独特人生经历 及其性别原因 造成词人敏感多愁的原因

  • 2楼网友:狂恋
  • 2021-04-21 16:22

诗由心生,文如其人,李清照作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作者的一生坎坷。

  • 3楼网友:轻熟杀无赦
  • 2021-04-21 15:58

因为她的身世背景以及生活经历导致出的。

 李清照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家庭。父亲李格非进士出身,苏轼的学生,官至礼部员外郎,藏书甚富,善属文,工于词章。母亲是状元王拱宸的孙女,很有文学修养。由于家庭的影响,特别是父亲李格非的影响,她少年时代便工诗善词。   十八岁时,李清照与赵明诚结婚。婚后,清照与丈夫情投意合,如胶似漆,“夫妇擅朋友之胜”。李清照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后一同研究金石书画,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赵父是当时有名的政治家,官右丞相。婚后,她把整个身心都放在文学艺术的深造和金石文字的收集研究上。她同赵明诚互相砥砺,进行词的创作,技法日臻成熟。一年重阳节,李清照作了那首著名的《醉花阴》,寄给在外作官的丈夫:“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秋闺的寂寞与闺人的惆怅跃然纸上。据《嫏环记》载,赵明诚接到后,叹赏不已,又不甘下风,就闭门谢客,废寝忘食,三日三夜,写出五十阙词。他把李清照的这首词也杂入其间,请友人陆德夫品评。陆德夫把玩再三,说:“只三句绝佳。”赵问是哪三句,陆答:“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然而好景不长,朝中新旧党争愈演愈烈,一对鸳鸯被活活拆散,赵李隔河相望,饱尝相思之苦。   公元1127年,北方金族攻破了汴京,徽宗、钦宗父子被俘,高宗南逃。李清照夫妇也随难民流落江南。飘流异地,多年搜集来的金石字画丧失殆尽,给她带来沉痛的打击和极大的痛苦。第二年赵明诚病死于建康(今南京),更给她增添了难以忍受的悲痛。在李清照孤寂之时,张汝州为骗取李清照钱财,趁虚而入,对李清照百般示好。李清照当时无依无靠,便顶世俗之风嫁给张汝州,婚后,二人发现自己都受到了欺骗,张汝州发现李清照并没有自己预想中的家财万贯,而李清照也发现了张汝州的虚情假意,甚至到后来的拳脚相加。之后,李清照发现张汝州的管制来源于行贿,便状告张汝州,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妻子告发丈夫,即使印证丈夫有罪,妻子也要同受牢狱之苦。李清照入狱后,由于家人收买了狱卒,入狱九天便被释放,这段不到百天的婚姻就此结束。后来金人铁蹄南下,南宋王朝腐败无能,自毁长城。 赵明诚胸怀满腔热血,可却出师未捷身先死。目睹了国破家亡的清照“虽处忧患穷困而志不屈”,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的晚年,她殚精竭虑,编撰《金石录》,完成丈夫未竟之功。金兵的横行肆虐激起她强烈的爱国情感,她积极主张北伐收复中原,可是南宋王朝的腐朽无能和偏安一隅,使李清照的希望成为幻影。李清照在南渡初期,还写过一首雄浑奔放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借项羽的宁死不屈反讽徽宗父子的丧权辱国,意思表达得痛快淋漓,表达对宋王朝的愤恨。多年的背井离乡,她那颗已经残碎的心,又因她的改嫁问题遭到士大夫阶层的污诟渲染,受到了更严重的戕害。她无依无靠,呼告无门,贫困忧苦,流徙飘泊,最后寂寞地死在江南。

综合她的种种经历,所以李清照的 性格,还有她写的词,都有一种婉转凄凉的情感在里面。

  • 4楼网友:轮獄道
  • 2021-04-21 15:03
李清照是男性。搞文学写文章的人,尤其是上世纪,人都很委婉的。李清照委婉吗?
  • 5楼网友:蓝房子
  • 2021-04-21 14:43

也许正如红楼中所言:女子是水做的~~~因此才有了万般柔情。

李清照得作品之所以如此委婉,除了自身善于发现的眼光、看待事物的细致入微外,“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其良好的家庭背景也是很重要的,早就了她良好的文化底蕴。李清照是当之无愧的秀外慧中的奇女子。

还有一点,正是如此委婉的女子身上,也有豪放的一面,“生亦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如果你喜欢李清照,多看看她的经历吧~~好好体会她如何搏击在历史的风口浪尖。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