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在开展心脑血管疾病风险预测和评估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答案:2  悬赏:7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08 21:51
  • 提问者网友:你独家记忆
  • 2021-03-08 09:48
在开展心脑血管疾病风险预测和评估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神鬼未生
  • 2021-03-08 10:56
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主要危险因素有机体因素、生活因素、疾病因素、社会心理因素、气象因素及多因素的联合作用。
一、机体因素


机体因素主要包括性别与年龄、超体重与肥胖及遗传等几个方面。


1. 性别与年龄
一般情况下,男性40岁以后冠心病的现患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每增加l0岁,发病率递增一倍;女性冠心病的平均发病年龄比男性晚10岁左右,到更年期后,逐渐接近男性。冠心病的死亡率也是男性高于女性。脑血管意外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尤其是60岁以上,发病率较高,且男性高于女性,但75岁以后,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



2.超体重与肥胖


许多资料证明:超体重(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10%)和肥胖是心脑血管疾病的易患因素。


3.遗传


在冠心病发病率高的国家和地区观察到:冠心病有较肯定的家族聚集性。有患冠心病家族史的人群,其冠心病死亡率为一般人群的2.4倍。有脑血管意外家族史的人群,其发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二、疾病因素


疾病因素主要有高血压、高脂蛋白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心脏病等。


1. 高血压
高血压是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患高血压的年龄越早,得冠心病的危险性越大。据日本的一些研究结果表明,脑血管意外的发病危险性随血压的增高而提高。若以血压正常者的发病危险性RR为1.则高血压患者的RR为13.1.严重高血压患者的RR为2.高脂蛋白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



高脂蛋白血症是指血清中某一种或几种脂蛋白的增多。低密度脂蛋白,能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形成;因此,临床上低密度脂蛋白型是引起冠心病的常见类型。动脉粥样硬化是发生脑血管意外的主要病理基础,为此,动脉粥样硬化也构成了脑血管意外的主要危险因素。


3.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最常见和危险的并发症是冠心病。据回顾性调查显示,糖尿病患者发生冠心病的机率不仅较正常人高2倍,且发病早、病变范围广。糖尿病作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女性较男性具有较强的发病危险性。


4.心脏病


不良的心功能可直接或间接地引起脑血管意外的发生,特别是冠心病患者,其发生率比无冠心病人群高5倍。


三、生活因素


生活因素主要包括吸烟、饮酒、饮食及活动等几个方面。


1. 吸烟
吸烟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存在剂量-反应关系。如某地区l8年随访资料表明:大量吸烟的男性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是非吸烟人群的3倍。



2.饮酒


在大量饮酒的人群中冠心病的危险性增加。在动脉硬化的基础上,若大量饮酒伴情绪激动,可导致脑血管意外。


3.饮食


(1)水与无机盐 许多国家研究分析表明,冠心病的死亡率与饮用水的硬度呈负相关,并认为水质中无机盐种类及含量的不同对冠心病的影响有所不同。如镁、钙、硒、钼、钒等对冠心病有保护作用;钠、铅、砷等能促进动脉粥样硬化;膳食中钠盐负荷高、钙摄入不足等均是发生脑血管意外的危险因素。


(2)脂质 脂质中的胆固醇能引起动脉粥样硬化,以动物性食品为主的膳食,可摄入较多的胆固醇,致使冠心病的患病率增加。


(3)维生素C 流行病学调查提示:维生素C能降低血脂及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因此维生素C摄入不足,可增加冠心病的发病率。


4.活动


冠心病的发病率一般是脑力劳动者高于体力劳动者。脑力劳动者平时活动量少,冠状动脉缺乏负荷锻炼,加之脂质沉着,易发生冠心病。


四、社会心理因素


1. 职业
工作中需用脑力和注意力高度集中的职业,对视觉、听觉形成慢性刺激的职业,均能使血压升高,从而导致冠心病和脑血管意外的发生率增高。



2.性格和神经类型


A型性格是冠心病的易患因素,A型性格的个性特征,影响了血液中甘油三酯的浓度,从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而发生心脑血管疾病。


五、气象因素


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与气象条件有一定关系。寒冷季节的发生率较其他季节明显增高。


六、多因素的联合作用


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当多因素同时存在时,可产生联合作用,使致病作用增强,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增加。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七十二街
  • 2021-03-08 11:51
运动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良药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副研究员 罗照春 人到中年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会不断老化,老化到一定程度,就容易导致心脑血管疾病。但是,如果坚持经常有规律的体力活动就能够减缓血管老化。有研究表明,老年运动员的血管情况与其年龄小一半的年轻人的血管功能不差上下。 心脏病发作后,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要好好休息。但研究人员在世界颇具权威的《循环》月刊上说,这可能是个大错误。而研究表明,在第一次心脏病发作后仍然勤运动的男女患者,比不运动的男女患者第二次的致命发病的可能性要低60%。并且,这一研究结论针对的不是特定人群,而是适用于程度不同的心脏病患者,包括男性和女性、吸烟者及胆固醇含量高低不等的人。 据美国心脏学会在《新闻公报》上报道,有人对不爱运动的人、年轻与年老运动员进行研究,运动项目为长跑、自行车、铁人三项(跑步、骑马及游泳)。年轻人组包括不爱运动者和运动者,平均年龄为27岁;老年组不爱运动者为63岁,运动员为66岁。研究结果表明,有规律的长期体力活动或运动,会保护人的血管内皮,从而能避免因年龄不断增长而导致的血管老化,并能使老年人的血管功能与年轻人的一样好。 过去的研究已证明,血管需要扩张以适应增加血流,在健康血管中,内皮产生一氧化氮,当心脏需要更多血液时,它能帮助血管扩张:一氧化氮也保护血管避免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栓形成。年龄老化可引起内皮变化,使老年人更容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栓形成。然而,运动能使血管内皮扩张更加有效。有研究者将12位不爱运动的年轻人和12位老年人与11位年轻运动员和14位老年运动员,都给予乙酰胆碱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年轻人组不论是否运动者,对乙酰胆碱均有相似的强力反应及血管扩张;而老年组中,运动者比不爱活动的老年人血管扩张反应却存在十分明显的差异。 你是否常走路、常骑自行车、常游泳、常打门球或乒乓球以及爱好各种体育活动?这些人属于常运动锻炼之列。而总在看电视或伏案工作、不爱走路、不爬楼梯,而是坐电梯或者只做些家务的人,则属于不爱运动锻炼之列。 需要强调的是,任何有过心脑血管病史的人,在开始有规律运动锻炼之前,都应征求医生的意见。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