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什么食物可以利胆
答案:5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26 14:13
- 提问者网友:最爱你的唇
- 2021-03-26 02:45
吃什么食物可以利胆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千夜
- 2021-03-26 03:21
利胆的食物:蒲公英、黄瓜、南瓜、苦瓜、油麦菜、萝卜、姜、生菜、牡蛎。
1、蒲公英
中医认为,蒲公英味苦甘性寒,归肝、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消炎、凉血、利尿、利胆、轻泻、健胃、防癌等多种功能。西医认为,蒲公英含有维生素C、维生素B和蒲公英素等,能促进肝和肾的活动,促进消化,从而使人精神起来,赶走春季疲劳的症状。
蒲公英可以和绿茶、甘草、蜂蜜等原料一起,做成清热解毒、消肿的茶饮。新鲜蒲公英也可以做成菜来下饭,或生炒,或烧汤,因为它也是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各种维生素的营养植物。如果换一下口味,用蒲公英拌肉做馅料,做出的馄饨也别有一番野趣。
2、黄瓜
黄瓜可以促进食欲、调节消化系统、利尿、利胆。黄瓜对肝和肾都有好处。黄瓜还是一种很好的减肥品,它可以阻止碳水化合物变成脂肪。希望减肥的人,要多吃黄瓜。
蒲公英可以和绿茶、甘草、蜂蜜等原料一起,做成清热解毒、消肿的茶饮。新鲜蒲公英也可以做成菜来下饭,或生炒,或烧汤,因为它也是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各种维生素的营养植物。如果换一下口味,用蒲公英拌肉做馅料,做出的馄饨也别有一番野趣。
3、南瓜
新鲜的南瓜汁有益新陈代谢、空腹喝可以预防心脏病和肾脏水肿。南瓜汁中含有维生素E、能使皮肤滋润柔滑。南瓜种子被认为是利胆药、有助于清理肝脏。此外、南瓜浆中含有的维生素D还可以强健骨骼和牙齿。
由于南瓜含维生素C分解酶,所以不宜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同时吃。维生素C耐热,南瓜煮熟后此酶即被破坏。所以南瓜宜煮食,不宜炒食,更不宜与番茄、辣椒等同炒。
4、苦瓜
苦瓜会苦,是因为具有独特的苦味成分——金鸡纳霜,能抑制过度兴奋的体温中枢,起到解热作用。苦瓜熟透后,色泽桃红,味不甚苦,为平肝利胆、清解血热的妙品。凡患肝炎黄疸症的最宜常吃,也可用来治疗肠热所引起的痔疮。
苦瓜虽苦,但与其他食材搭配时并不会将苦味渗入别的材料中,被人们称为“君子菜”。苦瓜、鸡蛋同食能保护骨骼、牙齿及血管,使铁质吸收得更好,有健胃的功效,能治疗胃气痛、眼痛、感冒、伤寒和小儿腹泻呕吐等。
5、油麦菜
油麦菜有清肝利胆和养胃的功效。油麦菜具有降低胆固醇、治疗神经衰弱、清燥润肺、化痰止咳等功效,是一种低热量、高营养的蔬菜。
挑选油麦菜时,首先看颜色,发自然绿的油麦菜最佳。其次看叶子有无发黄或枯烂。另外,根部最好短一些。需要注意的是,洗过的油麦菜不能放入冰箱,否则会老得快。
扩展资料:
胆,原作胆。《说文·肉部》说:“胆,连肝之腑,从肉詹声。”胆在右胁之内,附于肝之短叶间,其形若悬瓠,呈囊状,现代称之为“胆囊”。胆内贮藏胆汁,是一种清净、味苦而呈黄绿色的“精汁”,亦称“清汁”,故《灵枢·本输》称胆为“中精之府”,《千金要方》称胆为“中清之府”,《难经·三十五难》称之为“清净之府”。《难经·四十二难》说:“胆在肝之短叶间,重三两二铢,盛精汁三合。”
胆有经脉与肝的经脉相互络属,构成表里关系,故《灵枢·本输》说:“肝合胆”。
胆的生理功能,一是贮藏并排泄胆汁;二是主决断。
胆贮藏、排泄胆汁,其与小肠的消化吸收功能有关,参与六腑的“传化物”,故胆为六腑之一。但胆不容纳水谷、传化浊物,与其他腑又不同;胆贮藏胆汁为精汁,故胆又属奇恒之府。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利胆
1、蒲公英
中医认为,蒲公英味苦甘性寒,归肝、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消炎、凉血、利尿、利胆、轻泻、健胃、防癌等多种功能。西医认为,蒲公英含有维生素C、维生素B和蒲公英素等,能促进肝和肾的活动,促进消化,从而使人精神起来,赶走春季疲劳的症状。
蒲公英可以和绿茶、甘草、蜂蜜等原料一起,做成清热解毒、消肿的茶饮。新鲜蒲公英也可以做成菜来下饭,或生炒,或烧汤,因为它也是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各种维生素的营养植物。如果换一下口味,用蒲公英拌肉做馅料,做出的馄饨也别有一番野趣。
2、黄瓜
黄瓜可以促进食欲、调节消化系统、利尿、利胆。黄瓜对肝和肾都有好处。黄瓜还是一种很好的减肥品,它可以阻止碳水化合物变成脂肪。希望减肥的人,要多吃黄瓜。
蒲公英可以和绿茶、甘草、蜂蜜等原料一起,做成清热解毒、消肿的茶饮。新鲜蒲公英也可以做成菜来下饭,或生炒,或烧汤,因为它也是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各种维生素的营养植物。如果换一下口味,用蒲公英拌肉做馅料,做出的馄饨也别有一番野趣。
3、南瓜
新鲜的南瓜汁有益新陈代谢、空腹喝可以预防心脏病和肾脏水肿。南瓜汁中含有维生素E、能使皮肤滋润柔滑。南瓜种子被认为是利胆药、有助于清理肝脏。此外、南瓜浆中含有的维生素D还可以强健骨骼和牙齿。
由于南瓜含维生素C分解酶,所以不宜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同时吃。维生素C耐热,南瓜煮熟后此酶即被破坏。所以南瓜宜煮食,不宜炒食,更不宜与番茄、辣椒等同炒。
4、苦瓜
苦瓜会苦,是因为具有独特的苦味成分——金鸡纳霜,能抑制过度兴奋的体温中枢,起到解热作用。苦瓜熟透后,色泽桃红,味不甚苦,为平肝利胆、清解血热的妙品。凡患肝炎黄疸症的最宜常吃,也可用来治疗肠热所引起的痔疮。
苦瓜虽苦,但与其他食材搭配时并不会将苦味渗入别的材料中,被人们称为“君子菜”。苦瓜、鸡蛋同食能保护骨骼、牙齿及血管,使铁质吸收得更好,有健胃的功效,能治疗胃气痛、眼痛、感冒、伤寒和小儿腹泻呕吐等。
5、油麦菜
油麦菜有清肝利胆和养胃的功效。油麦菜具有降低胆固醇、治疗神经衰弱、清燥润肺、化痰止咳等功效,是一种低热量、高营养的蔬菜。
挑选油麦菜时,首先看颜色,发自然绿的油麦菜最佳。其次看叶子有无发黄或枯烂。另外,根部最好短一些。需要注意的是,洗过的油麦菜不能放入冰箱,否则会老得快。
扩展资料:
胆,原作胆。《说文·肉部》说:“胆,连肝之腑,从肉詹声。”胆在右胁之内,附于肝之短叶间,其形若悬瓠,呈囊状,现代称之为“胆囊”。胆内贮藏胆汁,是一种清净、味苦而呈黄绿色的“精汁”,亦称“清汁”,故《灵枢·本输》称胆为“中精之府”,《千金要方》称胆为“中清之府”,《难经·三十五难》称之为“清净之府”。《难经·四十二难》说:“胆在肝之短叶间,重三两二铢,盛精汁三合。”
胆有经脉与肝的经脉相互络属,构成表里关系,故《灵枢·本输》说:“肝合胆”。
胆的生理功能,一是贮藏并排泄胆汁;二是主决断。
胆贮藏、排泄胆汁,其与小肠的消化吸收功能有关,参与六腑的“传化物”,故胆为六腑之一。但胆不容纳水谷、传化浊物,与其他腑又不同;胆贮藏胆汁为精汁,故胆又属奇恒之府。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利胆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纵马山川剑自提
- 2021-03-26 06:33
您好 可以适当的多吃菌类食物,菌类食物利胆保肝,菌类食物有良好的抗癌作用,并且能清洁血液,利胆、保肝和解毒,经常食用还能有效清除体内污物。
- 2楼网友:荒野風
- 2021-03-26 04:48
宜使用“红黄绿白黑”的事物:
“红”是指西红柿(即番茄);“黄”是指玉米、胡萝卜,这些食物含有大量的维生素A;“绿”即绿茶;“白”是指燕麦片,它对糖尿病有特别好的功效;“黑”是指黑木耳,每天吃5克~15克就可以了。
蛋白质高的不能吃,特别是蛋,
油炸食品、肥肉、生冷食品不宜吃,花生也要少吃,还有酒也要少喝。
“红”是指西红柿(即番茄);“黄”是指玉米、胡萝卜,这些食物含有大量的维生素A;“绿”即绿茶;“白”是指燕麦片,它对糖尿病有特别好的功效;“黑”是指黑木耳,每天吃5克~15克就可以了。
蛋白质高的不能吃,特别是蛋,
油炸食品、肥肉、生冷食品不宜吃,花生也要少吃,还有酒也要少喝。
- 3楼网友:渊鱼
- 2021-03-26 03:45
苦瓜
苦瓜可补胆润肝,利尿,消暑,解烈酒,助消化,防感冒,还可治喉炎及风热咳嗽。苦瓜中的苦瓜素被誉为“脂肪杀手”,苦瓜的新鲜汁液,含有苦瓜甙和类似胰岛素的物质,具有良好的降血糖作用,能使摄取脂肪和多糖减少。
2.玉米
玉米,又称“玉蜀黍”、“苞谷”、“玉茭”、“棒子”等,它味甘性平,具有调中开胃、益肺宁心、清湿热、利肝胆、延缓衰老等功能。玉米含有类黄酮,对视网膜黄斑有一定作用,所以多吃玉米有明目作用。
3.黄瓜
黄瓜尾部含有较多的苦味素,不要把“黄瓜头儿”全部丢掉。味素对于消化道炎症具有独特的功效。可刺激消化液的分泌,产生大量消化酶,可以使人胃口大开。苦味素不仅健胃,增加肠胃动力,帮助消化,清肝利胆和安神的功能,还可以防止流感。
4.牡蛎
牡蛎的肝糖元存在与储藏能量的肝脏与肌肉中,与细胞的分裂、再生、红血球的活性化都有着很深的关系,可以提高肝功能,恢复疲劳,增强体力。在牡蛎中所含有的牛磺酸可以促进胆汁分泌,排除堆积在肝脏中的中性脂肪,提高肝脏的解毒作用。
5.生菜
生菜能够加快胆汁的形成,防止胆汁的淤积。中医认为,生菜具有清热安神、清肝利胆、养胃的功效。适宜胃病、维生素C缺乏、肥胖、高胆固醇、神经衰弱、肝胆病患者食用。因可能有农药化肥的残留,生吃前一定要洗净;无论是炒还是煮生菜,时间都不要太长,这样可以保持生菜脆嫩的口感。
扩展资料
利胆:中医名词。治疗学术语。指利顺舒展胆脏刺激肝脏增加胆汁分泌的一种治法。在常见的肝胆疾病中,由于胆汁的淤积、肝细胞分泌功能的障碍、胆管的痉挛,从而引起反复发作的右上腹疼痛、腹胀、厌食、消化不良、黄疸等症状的胆石症及胆管系统的炎症为多见。利胆就是促进胆汁分泌,促使肝脏分泌胆盐、胆色素等固体成分,促使 肝脏分泌富于水分的胆汁等。此疗法用于肝胆湿热,黄疸胁痛,发热口苦,尿赤便燥;胆囊炎、胆道感染、胆石症见上述证候者。 常见利胆药有消炎利胆片、 胆维他、利胆醇(苯丙利胆醇)、去氢胆酸、舒胆灵、利胆酚(柳氨酚)、牛胆酸钠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利胆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