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匈奴的意思

答案:2  悬赏:4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2-23 16:51
  • 提问者网友:沉默菋噵
  • 2021-12-23 12:35
匈奴的意思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青尢
  • 2021-12-23 12:48
问题一:匈奴的意思是什么意思 从人种上讲,匈奴的成分也很复杂,决不能以“蒙古人”概之。例如外蒙古发
掘的匈奴古墓中曾发现匈奴人像,其眼睛被绣成蓝色。另外中国历史上的羯族曾是
匈奴的一部,在西晋灭亡后建立后赵。当冉闵灭后赵时,史载“高鼻多须者”被滥
杀。被认为是匈奴汉主(高祖光文皇帝)刘渊“苗裔”的稽胡到隋唐时还被谚语说
成是“胡头汉舌”。现代学者公认匈奴部落联盟中肯定包括许多高加索白种人。至
于匈奴帝国的“领导部族”究竟属于什么人种,至今还是一个悬案。问题二:匈奴到底是什么意思 匈奴是个历史悠久的北方民族集团,祖居在欧亚大陆的西伯利亚的寒温带森林和草原的交界地带,他们披发左衽。据《史记·匈奴列传》中记载,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唐虞以上有山戎、猃狁、荤粥,居于北蛮,随畜牧而转移。中国古籍中的匈奴是秦末汉初称雄中原以北的强大游牧民族。前215年被蒙恬逐出黄河河套地区以及河西走廊地区,西汉前期强大起来,屡次进犯边境。对西汉政权造成了强大的威胁。并控制西域。后为西汉武帝所败,退居漠北分裂为五部。汉元帝时,于五部呼韩邪和亲。后在东汉时分裂为南北匈奴,南匈奴投降汉朝(有观点认为是谈和),北匈奴在西迁后消失在中国的古籍中。 南匈奴在五胡十六国时期建立了前赵政权。
匈奴影响了当时的中国的历史进程,《史记》、《汉书》均留有些记载。
近代西方主流历史学家一般认为中原以北的匈奴人,是一些喜欢以马征战与结盟的混合游牧民族,但只是民族集团而非同种族群。问题三:匈奴是什么意思 匈奴的起源与发展介绍 匈奴是一个国家的名称,代表匈奴族人建立的政权。匈奴也代表历史上的一个游牧民族。因此我们说匈奴的时候,既是指匈奴人,也指匈奴国家。世界史上的匈奴的祖先在欧亚大陆的北部地区生活。中国历史记载里的匈奴是中国北部的游牧民族。
匈奴雕像
匈奴国是古代蒙古沙漠和草原上生活的游牧民族建立的。这个民族大约在公元前3世纪时兴起的,最强盛的时期是在秦汉时期。秦始皇时期,蒙恬将匈奴从河南地区驱逐了出去。汉武帝后,经过多次的战败,匈奴势力被瓦解,南匈奴开始向汉朝屈附,北匈奴往西方迁移,往中亚迁移,甚至进入了欧洲。
留下来的南匈奴和汉族通婚,逐渐被汉化,匈奴族后来和汉族融合,并且在汉族的领土范围建立了政权。成吉思汗,忽必烈都是匈奴后裔。往西迁移的匈奴至今在欧洲,中亚留下很多足迹。匈奴的后裔也遍布在其中。匈奴人有其特别的面部特征和风俗习惯。匈奴信奉萨满。穿衣习惯和中国相反,是把衣襟别在左腋下,披散头发。
匈奴这个词是个名称,代表了许多的意思。匈奴现在已经消失了,只有他们的后裔族人还散落在世界各地。先秦时代的匈奴被我们称为古匈奴,秦汉时期的匈奴主要是北方的游牧民族。到现代我们把这些有着和匈奴相似特征的人们称为匈奴后裔,他们有和匈奴相近的语言系统,风俗习惯和文化等。
古代北方的游牧民族匈奴到现在已经消失了,据说匈奴后裔分布在欧亚大陆,匈牙利,土耳其,甚至日本都有匈奴后裔的影子,蒙古族是匈奴的直系后裔。
匈奴形象图
关于匈奴起源,司马迁记载的是匈奴祖先和夏同,也就是一样是黄帝的子孙后代,在商场时叫淳维的逃至了北方地区,并且在那里生存了下来,他的子孙后代逐渐繁衍成了匈奴一族。
也有学者研究称先秦时期的各种异族记载,比如鬼方,狄,戎,混夷等历史资料里出现的少数名族记载都统称为前期匈奴的名称。
但是也有人提出了不同的意见,认为在秦汉以前,那些异族的名称是属于不同的种族,比如羌族,羌族和匈奴完全不一样,还有人甚至认为先秦时期的北方少数民族并不是匈奴,匈奴应该是西部草原上的游牧民族。
如果匈奴最早的祖先和我们一样是从黄帝后代夏后裔繁衍出来的,那么夏后代逃至北方地区的话,至少在漫长的繁衍里也融合了北方原本就存在的其他少数民族,最后混杂为匈奴族。先秦时期,各种异族名称代表的少数民族,至少有一部分是匈奴的前身,另一些可能是突厥鲜卑乌桓等族的祖先。北部少数民族和西方草原上的游牧民族是一样的吗?从当时环境来看。西部草原的游牧民族肯定是另外存在的,至于匈奴族应该是杂合了这两个部族,最后逐渐演化出了匈奴族。
一百多年来,世界上考古界的重大成果为研究古代匈奴历史提供了许多资料,也用真实的材料证明古代匈奴留下的各种痕迹。这些改变的时间和地区能够让我们逐渐清晰的看到匈奴最早的兴起和建立的国家的领土范围,还有随着时间的变化,匈奴版图的缩小,变动及最后的融合消失。
匈奴地图
通过分析研究匈奴国的兴衰,以及对其他朝代地区民族的的影响,将对整个北方民族的研究有着很重要的参考意义。
古匈奴是从北野的夏后裔分化出来的。司马迁史记里有记载资料,根据这个资料,把先秦的北部民族,商,周,春秋战国时期都有不同的名称的这些都统称为古匈奴。因此那时候的匈奴地图范围大概就是中国夏至战国的边界以北地区。范围大概包括了阴山,山西陕西,河北北部那一带。史记里记载,战国时期匈奴与秦赵燕三国交界,在阴山地带,还有主要在漠南长城一带活动。古匈奴在那时起建立了政权,到秦始皇时期,古匈奴由于内乱和天灾,国力衰弱,蒙恬把匈奴从黄河河套地区赶走,汉朝时期,鲜卑,汉,以及周边的其他少数民族不断进攻。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分,北匈......余下全文>>问题四:“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是什么意思?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意思是匈奴还没有被我们打败,人民依然深受其苦,作为国家高级将领,怎么能有家呢?问题五:终教匈奴心惊胆战的意思 苏武 父亲苏建,曾经几次跟随名将卫青北击匈奴,后来做过代郡太守。当时的官僚制度规定,父亲做官的,其子可以先从品级较低的郎官入仕做官。苏武也是先任郎官,然后逐步升迁。 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拜中郎将。当时中原地区的汉朝和西北少数民族政权匈奴的关系时好时坏。公元前100年,匈奴政权新单于即位,汉武帝为了表示友好,派遣苏武率领一百多人,带了许多财物,出使匈奴。
不料,就在苏武完成了出使任务,准备返回自己的国家时,匈奴上层发生了内乱,苏武一行受到牵连,被扣留下来,并被要求背叛汉朝,臣服单于。 最初,单于派人向苏武游说,许以丰厚的奉禄和高官,苏武严辞拒绝了。
匈奴见劝说没有用,就决定用酷刑。当时正值严冬,天上下着鹅毛大雪。单于命人把苏武关入一个露天的大地窖,断绝提供食品和水,希望这样可以改变苏武的信念。时间一天天过去,苏武在地窖里受尽了折磨。渴了,他就吃一把雪,饿了,就嚼身上穿的羊皮袄。过了好几天,单于见濒临死亡的苏武仍然没有屈服的表示,只好把苏武放出来了。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傲气稳了全场
  • 2021-12-23 14:12
这个问题我还想问问老师呢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