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材料和淮河流域水系图,回答下列问题(36分):
材料一:根据2002年公布的全国遥感普查资料,淮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3.08万km²,主要分布在淮河上游的桐柏山区、大别山区等地区。
材料二:据调查测定,淮河流域流失的土壤大部分粒径小于0.5mm,一场暴雨过后,土壤中粒径1.2mm的沙砾增加1.0~3.6%,土壤有机质损失19.5~36.4%。上个世纪80年代山丘区农耕地每公顷施用的化肥仅十几公斤,现在为了维持产量每公顷施用五百公斤左右。
材料三: 淮河流域水系图
(1)据图说明淮河流域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分析M地形成降水峰值中心的原因(12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述淮河流域严重的水土流失对当地土壤和水文的影响(14分)。
(3)根据材料三从上、下游和南、北两岸角度比较淮河水系的特点(10分)。特点: 自东南向西北递减(2分) ;大部分地区的年降水量在600mm-1000mm之间(2分);山地地区多,平原地区少(2分)。
根据材料和淮河流域水系图,回答下列问题(36分):材料一:根据2002年公布的全国遥感普查资料,淮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3.08万km²,主要分布在淮河上游的桐柏山区、大别山
答案:2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03 20:38
- 提问者网友:姑娘长的好罪过
- 2021-02-03 00:13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白昼之月
- 2021-02-03 00:55
(答案→)特点: 自东南向西北递减(2分) ;大部分地区的年降水量在600mm-1000mm之间(2分);山地地区多,平原地区少(2分)。 解析:(1)本题考查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淮河流域降水量的分布特点是自东南向西北递减,大部分地区的年降水量在600mm-1000mm之间,山地地区多,平原地区少。峰值位于M地区,M为大别山地区,且靠近长江中下游,江淮准静止锋滞留的时间长;山地地区受夏季风的影响,多地形雨。(2)本题考查水土流失的危害。水土流失对土壤的影响:水土流失带走大量的土壤粘粒,造成土壤质地粗化,蓄水能力降低;水土流失带走大量的有机质,土壤肥料下降;施用大量的化肥,土壤板结。对水文的影响:水土流失严重,河流的含沙量增大,大量的泥沙在中下游河湖中沉积,容易形成地上河和地上湖,泄洪能力下降,洪涝灾害频繁。(3)本题考查河流的水系特征。河流水系特征从支流及其分布方面描述。淮河流域上游为山区,水系发育,支流众多;下游地势平缓,大小湖泊星罗棋布,水网交错,渠道纵横。淮河南岸支流短小,北岸支流长且相对多。整体呈羽状水系。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佘樂
- 2021-02-03 01:57
这下我知道了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