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商品学作业,关于茶叶的论文(主要是茶叶属性)

答案:4  悬赏:8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5-08 17:42
  • 提问者网友:浪荡绅士
  • 2021-05-08 07:05
商品学的作业,关于茶叶的论文,商品学大家该明白怎么写了吧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由着我着迷
  • 2021-05-08 08:41

安康茶文化 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shanxly200606013.aspx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舍身薄凉客
  • 2021-05-08 11:13

试论我国茶叶商品的有效包装 梁 玮 山东大学管理学院 [摘 要]茶叶的包装设计是我国茶叶商品在世界市场上销售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从茶叶商品设计的基本要求出发,对 其包装材料、造型、色彩、图案、文字、文化意义和绿色环保设计等各方面进行论述,提出有效包装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茶叶包装 设计 有效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茶叶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 饮品,以其天然、营养、保健的品质特点正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 人们的青睐。作为象征我国传统文化的商品之一,茶叶的包装设 计十分重要。不完善的包装可能会使茶叶的色、香、味、形受到 损坏,更会影响茶叶在市场上的销售。为了实现茶叶长时间的贮 存和运输,促进其在世界市场上的销售,我国的茶叶商品需要进 行有效的包装。 一、茶叶包装设计的基本要求 我国的国家标准(GB/T4122.1-1996)对包装的定义为:“所 谓包装是指在流通过程中为保护产品、方便储存、促进销售,按 一定技术方法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等的总体名称,也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而采用容器、材料和辅助物的过程中施加一定 技术方法等的操作活动。”对于茶叶这种商品而言,包装的保护 和促进销售功能极为重要。既要选用适当的容器或材料并进行适 当处理以使茶叶与外界隔绝,保护茶叶的品质,又要美化、宣传 茶叶商品,增强市场竞争力。 茶叶是一种饮用商品,包装材料必须保证质量,合乎卫生标 准,外表美观大方,对消费者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因此,茶叶包 装应具备如下一些基本要求:1.茶叶包装要牢固、整洁、美观、 密封、无毒、无味;2.外包装应标明茶叶的类别、等级、批号、 毛重、净重、国名、厂名等;3.小包装应符合食品标签通用标准 的规定,标明茶叶品名、等级、净重、批号、生产日期、保存期 限、贮藏指南、品饮方法、产品标准代号、商标、代码、厂名、 厂址及联系电话等。茶叶符合包装的基本要求以后,要走出国 门,还需进行进一步的有效包装,让茶叶商品不仅是中国的,还 是世界的。 二、茶叶有效包装的具体设计 1.茶叶包装材料和造型设计 设计茶叶包装,首先要考虑的是所使用的材料和结构。茶叶 的属性决定了包装材料的选用会直接影响商品的整体质量。茶叶 包装一般宜选用结构精密,便于开启的材料。而独特的造型设计, 如果引起消费者的视觉愉悦,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茶叶的销售 量。把材料和结构结合起来考虑,可以借鉴传统的茶文化,设计 出美观别致的外型,同时注意结构的科学性和牢固性。我们通常 见到的包装多以筒形为主,在筒形中又以金属和纸材料为主。金 属筒一般采用镀锡钢板、铝板等材料,机械强度高,密封性好, 可长期保持内装物的质量,对于茶这样对水分具有高度灵敏性的 物品很适用,也便于储存和运输。纸筒虽然没有金属那样的张力, 但保存效果也比较好,且印刷图案十分方便,重量轻,可塑性强。 市场上的日常茶叶小包装常用的铝铂复合膜,防潮、阻氧、保香 性较好。此外还有用玻璃瓶、陶瓷等来做容器的包装方法,在造 型上还有多边形、茶叶状、竹筒状等有趣味的盒型。 2.茶叶包装的色彩、图形和文字设计 对于所有商品的包装来说,色彩都是最能吸引顾客眼球的因 素。色彩搭配得当,能间接的发掘出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茶叶商 品作为中国素净典雅的传统文化代表,包装用色要格外慎重。不 同的色彩要考虑不同茶叶本身带给消费者的感受。比如,绿茶口 感清新鲜爽,宜用青色、墨绿色相配;红茶口感强烈醇厚,宜用 醒目的红色、黄色做包装色彩;花茶口感清香味醇,宜用粉色、 紫色等华丽梦幻的色彩。同时,用色还要考虑到消费者的习俗和 欣赏习惯,因商品的档次、场合、品种、特性的不同而用不同的 色彩。 在图案设计方面,茶叶包装的图案应当针对消费者群体的特 点来定位,更好的体现出商品的内涵。在茶叶包装设计中,提取 国画的元素,以国画为主体图形,能收到良好的效果。现代茶包 装中有一部分采用的是山水国画。山水艺术深受道教佛教的影 响,于笔墨间体现着我国古代的哲学智慧,蕴含了我国茶道美学 的悠远玄妙。这样的图案于茶叶商品所要传递的文化内涵一脉相 承,既有美学价值,又体现了商品价值。在安徽黄山屯溪老街出 售的猴魁等茶叶,其包装主要是以表现黄山风光为内容的国画为 主体图形,取黄山得天独厚的优美风光为素材,将黄山的自然美 景与黄山的茶文化融化在国画的写意中,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另 外,茶叶包装还可以借助地方文化的特色,用隐意的图形增加包 装的感染力。如“云南高级礼品茶”的包装设计,借用了傣锦素 材,再取用最具西双版纳代表性的漫飞龙笋塔照片,使包装洋溢 着民族地区的乡土特色,古朴醇正。 在文字设计方面,中国的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具有很强的形 象美,是茶叶商品的首选。也可以不完全采用书法艺术的形式, 而是在其基础上加以局部变化。比如某品牌花茶的包装,在主要 文字中将“花茶”的“花”字上半部右边那一笔变成了中国水墨 淡彩画中花的造型,令人印象深刻。我们还可以从茶道、茶艺的 书面风格上找到书法文字特点运用到包装上去,但一定要注意文 字的可识别性。如果光追求文字的艺术性,却令消费者无法准确 识别文字,就与包装设计的初衷相违背了。 3.茶叶包装设计中的文化因素 茶文化的历史在我国源远流长。早在唐朝,我国就已开创了 世界上最早的茶学,茶逐渐超出了作为饮品解渴的范畴,融入了 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成为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因而,我 国的茶叶制造厂商在进行茶叶包装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文 化的因素,体现我们中华民族的特色。 首先要考虑地域文化因素。文化包括人类的各种活动,把地 域文化因素表现在设计中,可以是优美的地方风光的提炼,浓郁 的民俗风貌的概括,也可以是独特地方神话传说的抽象。能让人 从包装的图案、色彩等要素传达的信息中就能马上识别茶叶的品 种与产地。比如,进行原产于杭州的西湖龙井茶叶的包装设计时 就可充分运用来自西湖的各种传说、典故,凸显龙井茶的文化底 蕴,做到既流通了茶叶,又传承了文化。 其次要考虑不同茶种传递的文化品质。绿茶能传递清高淡雅 的感受;红茶则给人华丽高贵的感受;花茶能带来芳香保健的感 受。不同茶种的这些特别文化品质,在进行包装设计时要给予充 分考虑。如果把西湖龙井的包装设计得色彩浓艳、华丽高贵,偏 离了龙井茶特有的文化品质,不仅不会成为成功的包装设计,反 而会因为包装过分受到消费者的质疑。所以,茶叶包装设计作为 沟通商品和消费者的桥梁纽带,必须根据不同茶种代表的文化品 质,给消费者传达正确的商品特性。 4.茶叶的绿色包装设计 茶叶作为大众公认的一种纯天然的绿色饮品,在进行包装设 计时,也要传承其“绿色”气质,在包装设计中尽可能地体现 环保意识。环保意识首先体现在对包装材料的选择上。在考虑包 装保护茶叶品质的前提下,还要尽可能选择一些容易降解的、能 够重复利用、对环境不会造成污染的材料,比如竹类材料。纸袋 纸盒等材料虽然环保,但原材料紧缺,最好采用能多次重复利用 的替代品。在包装设计中还要考虑如何更好地节省耗材。比如 在袋泡茶的包装工艺上,瑞典、荷兰等国家生产的袋泡茶在其包 装袋上方居中位置切开一部分,滤袋的连接线用很小的钉书钉 牢,泡茶时,打开袋子一撕便成了吊标。而国内生产的袋泡茶 其吊标是单独加上去的,不如国外经济实惠。 三、结语 近年来,茶叶包装不断推陈出新。我国茶叶商品的包装设计 不仅要注重传统的外型、色彩、图案和文字等因素,还要注意文 化品位和市场相结合的理念,将环保元素融入包装中,体现中国 茶包装的独特风格。民族与文化的个性在一件商品中体现的越充 分,就越具世界性。中国的茶叶商品的有效包装终将走向全球化 之路。 参考文献: [1]李久来:浅谈茶叶包装设计中的三个问题[J].茶叶科学技 术,2006,(02) [2]中国茶叶网站 http://www.china-tea.org/ [3]贾丽丽 杨亚峰:茶叶包装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07,(11 [4]夏三鳌.论民族文化底蕴对茶叶包装的影响[J].中国包装 2006,(6) [5]陈满儒 舒祖菊 程晓毛:茶叶的绿色包装设计[J].中国包 装工业,2007,(8) [6]过 山:试谈茶叶包装设计[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2,(2

你好,我有相关论文资料(博士硕士论文、期刊论文等)可以对你提供相关帮助,需要的话请加我,7 6 1 3 9 9 4 5 7(扣扣),谢谢。

  • 2楼网友:猎心人
  • 2021-05-08 10:28
这个网站非常多,www.lw54.com
  • 3楼网友:第四晚心情
  • 2021-05-08 09:34

你看这个好不好:

【内容提要】唐宋时期,我国茶叶生产得到了快速发展,生产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愈来愈多的农户专门从事茶叶生产,规模大、需雇工经营或租佃经营的大茶园也出现了。这与当时商业资本的积累壮大并投资于茶叶、粮食、布帛等贸易密切相关,商业资本有助于茶园户完成茶叶再生产,即使在榷茶条件下,商业资本对茶叶生产仍起到了间接作用。但商业资本尝试向茶叶生产渗透的努力遇到了许多障碍,茶叶生产中资本主义因素的成长受到了封建政府的抑制。 【关 键 词】唐宋/茶园户/榷茶/茶叶生产/商业资本 【正 文】 我国的茶叶生产历史悠久。但生产发展缓慢,茶业只是传统农业的附庸而已。进入唐代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勃兴,茶业经济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期。自唐代中叶以降,南方地区不仅大量农户兼营茶业,而且愈来愈多的农户专门从事茶叶生产,茶叶生产专业化水平日益提高,规模较大,需雇工经营或租佃经营的大茶园也出现了。唐宋茶叶生产发展迅速,与当时商业资本的积累壮大并投资于茶叶、粮食、布帛等贸易活动是密切相关的。唐宋茶叶生产欣欣向荣,商业资本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拟在论述唐宋时期茶叶生产发展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具体情况深入剖析商业资本在茶叶生产中的作用以及商业资本向茶叶生产领域的艰难渗透情况,由此分析商业资本在传统社会中的特点及其局限性和我国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方向发展的艰难历程。 一、 唐宋茶叶生产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汉代,我国已有了茶叶生产,在四川地区还出现了茶叶贸易。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兴起了许多茶叶种植和加工的基地。〔1 〕江南兴起尚茶风习。但这一时期我国商品经济衰退,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甚为微弱,即使偶有交换,也多为物物交易,商品交换中使用货币的情况较少,北方地区尤甚。北方广大地区尚无饮茶风气,北方茶叶市场尚未形成,阻碍了茶叶的商品化进程。因此,汉魏六朝的经济结构尚无力容纳茶叶生产的向前发展。 入唐以后,我国经济重心继续南移,南方经济力量增强,为茶叶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隋代开通的大运河,使南北经济文化交流较为便利,南方饮茶之风北传,北方地区的人们开始喜欢饮茶啜茗,影响甚至及于塞外少数民族,他们也逐渐嗜茶。北方的茶叶市场遂逐渐形成并不断扩展,这就加速了茶叶商品化过程,南方农户开始大量种植茶树。由于茶叶是古代社会中重要的经济作物,从事茶叶生产的农户与种植稻麦的农户不同,他们是从事以出卖茶叶为目的的生产,而不仅仅是出售多余的产品。因此,这类农户已兼具商品生产者的功能了。 唐代中期以后,南方广大农户充分利用当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大量栽培茶树。因为茶树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农谚中有“一个茶芽七粒米”之说。并且茶树是多年生作物,生长具有长期性和连续性,可以一次种植多次收获,只要采摘得当,其栽培经济年限可达五、六十年甚至更长,可获得长时间的经济效益,“千茶万桐,一世不穷”,对改变农民经济状况极为有利。南方地区多丘陵山地,农户可以在房前屋后、丘陵坡地广泛栽种。高山丘陵地带,不宜栽种稻麦,却是理想的茶叶产地。“高山多雾出名茶”、“平地有好花,高山有好茶”,由于高山丘陵之地云雾弥漫,自然条件好,所产茶叶质量优,价高利厚,因而南方丘陵山地广泛栽种茶树。文献中多有“茶山”出现,甚至诗人也把茶山作为抒情描述的对象。如李嘉yòu祐在《送陆士伦宰义兴》中云:“浅疏通野寺,绿茗盖春山”;〔2 〕杜牧在《题茶山》中赞美了宜兴的茶山:“山实东吴秀,茶称瑞草魁”;〔3 〕郑谷则吟出了:“夜船归草市,春步上茶山”〔4〕的诗句。唐宋诗文中取材茶山者甚多, 此不胪列。山区植茶,茶山相接,成为唐宋时期开发利用山区的独特形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唐中叶以降,因商品经济发展,土地买卖频仍,均田制走向崩溃,租庸调制随之瓦解。唐德宗建中元年,两税法因宰相杨炎首倡在全国推行,规定了“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5〕的纳税原则, 据财产多少征收货币或以实物折纳。这一税制为宋政府所继承,以钱定税的原则得以延续。因此,随着土地制度、赋税制度的变更,广大农民的经营自主权不断扩大,客观上为栽种茶树提供了方便。而两税法则加强了农民与市场的联系,但是,“钱者,桑地不生铜,私家不敢铸,业于农者何以得之?”〔6 〕农民为了取得货币必须将自己的产品投放市场,而当时市场上最受欢迎的商品便有茶叶。并且茶叶的价格远远高于粮食作物,从事茶叶生产比种稻植麦更有利可图。自唐代起,许多农户把用于粮食生产的部分资源转移到茶叶生产上,茶叶生产成为一部分农户的重要副业。于是,唐宋时期,南方地区出现了众多兼营茶业的农户。他们在种植粮食作物的同时兼种茶树制茶投放市场以完纳赋役,补贴家用,维持简单的再生产。唐代时,“益昌民多即山树茶,利私自入”〔7〕, 即以茶叶生产作为副业。宋代兼营茶业的农户数量更多。范成大诗云:“背上儿眠上山去,采桑已闲当采茶”〔8〕,指的即是兼营茶业的农户。 另《续资治通鉴长编》云:“又有百姓岁输税者,亦折为茶,谓之折税茶”〔9〕;太平兴国八年,宋政府因许多民间旧茶园荒废,特规定:“当以茶代税而无茶者,许输他物。”〔10〕显然,交纳“折税茶”和“以茶代税”的农户与“岁课作茶输租,余则官悉市之”〔11〕的茶园户是有区别的,前者是兼营茶业的农户当无疑义。正因如此,宋政府不断调整赋税制度,以适应兼营茶业农户的生产实际,规定可以用茶叶折税。兼营茶叶生产的不仅有个体小农,也有部分地主。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曾在庐山附近建有茶园;〔12〕唐人李翱曾记载地主王野人“植茶成园,犁田三十亩以供食,”〔13〕是一个既有粮食生产又有蚕桑等生产同时兼营茶业的地主。兼营茶叶生产的农户其茶叶产量不会很多,但积腋成裘,聚积起来的数量是很大的。 由唐至宋,茶叶生产的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许多兼营茶叶生产的农户向专门从事茶叶生产的方向迈进。迟至唐中叶,农业领域中已涌现出了一批茶叶生产专业户,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数量不断扩大,分布区域在不断扩展。唐代文献对此已多有记载。唐武宗开成五年十月盐铁司奏文有云:“伏以江南百姓营生多以种茶为业”〔14〕,又唐人张途说祁门县一带“千里之内,业于茶者七八矣。由是给衣食、供赋役悉恃此”;〔15〕李商隐说泸州一带“作业多仰于茶茗,务本不同于秀麦”,〔16〕茶业已上升到本业地位。宋代,茶园户队伍不断壮大,茶区扩展到了平原田地,出现了茶树排挤水稻的现象,以四川地区最有代表性。史称“蜀之茶园,皆民两税地,不殖五谷,唯宜种茶,……民卖茶资衣食,与农夫业田无异”。〔17〕宋代植茶既可折税又能出售获利,因而南方农户植茶蔚然成风,争相仿效。鄂州崇阳县“民不务耕织,唯以植茶为业”。〔18〕太平兴国初年,张咏到该地任地方官,为避免以后受榷茶之弊,下令拔茶植桑,“民以为苦”。〔19〕其后官府榷茶,鄂州其他各地茶园户或失业或贫困不堪,独崇阳县以缣纳税,免遭其害,生活安定富足。因而崇阳之民,对张咏殊为感激。足见宋人对从事茶叶生产热情之高涨。“夫南国土疆,山泽连接,远民习俗,多事茶园,上则供亿赋税,下则荐活妻子,营生(又)[取]给,更绝他们”,〔20〕越来越多的农户以茶业为生。宋政府对发展茶叶生产也颇为重视。在淮南蕲、黄、庐、舒、光、寿六州,官府设置了十三个山场,成立了专门的茶叶经济区。“六州采茶之民皆隶焉,谓之园户。岁课作茶输租,余则官悉市之。其售于官者,皆先受钱而后入茶,谓之本钱。”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