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关于月亮的古诗词和鉴赏

答案:1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8-15 03:26
  • 提问者网友:黑米和小志
  • 2021-08-14 10:54
关于月亮的古诗词和鉴赏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我住北渡口
  • 2021-08-14 11:04

  月夜
  诗人:杜甫 朝代:唐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赏析】
  公元七五五年,安禄山勾结史思明在范阳起兵发动叛乱.第二年六月九日潼关失守,十三日唐玄宗仓皇逃到了四川.七月唐肃宗李亨即位,杜甫在投奔唐肃宗路上被叛军抓住,因为官小,看他破衣啰唆,就把他撵出了军营.回到住处以后,看到城中破堪的样子,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因为强烈地思念妻儿,写下了这首名作.
  诗人望月想念家中的妻子,充满了深情也满怀忧虑与辛酸.这无尽的思念与盼望能双照泪干的愿望正揭示了离乱带给人们的痛苦.这首诗描写形象,情深意切.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这是月夜怀人之作,情深意永,细腻入微.起句高华浑融,历来被人传诵.望月念远,相思难眠,梦中相逢,都是人世间常有的情景,诗人委委道来,亲切感人.《增定评注唐诗正声》引郭云:清浑不著,又不佻薄,较杜审言《望月》更有余味.《唐诗刊选脉会通评林》云:通篇全以骨力胜,即'灭烛'、'光满'四字,正是月之神.用一'怜'字,便含下结意,可思不可言.
  鉴赏:
  此诗乃望月怀思的名篇,写景抒情并举,情景交融.诗人望见明月,立刻想到远
  在天边的亲人,此时此刻正与我同望.有怀远之情的人,难免终夜相思,彻夜不眠.
  身居室内,灭烛望月,清光满屋,更觉可爱;披衣出户,露水沾润,月华如练,益加
  陶醉.如此境地,忽然想到月光虽美却不能采撷以赠远方亲人,倒不如回到室内,寻
  个美梦,或可期得欢娱的约会.
  诗的意境幽静秀丽,情感真挚.层层深入不紊,语言明快铿锵,细细品味,如尝
  橄榄,余甘无尽.“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为千古佳句,意境雄浑豁达.
  把酒问月①[1]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②,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③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④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⑤,月光长照金樽里.[2]
  作品鉴赏
  这是一首应友人之请而作的咏月抒怀诗.全诗十六句,每四句一换韵.悠悠万古,长存不变的明月,是永恒时空里的奇迹,常常引起人类的无限遐思.前两句以倒装句式统摄全篇,以疑问句表达了诗人的这种困惑,极有气势.诗人停杯沉思,颇有几分醉意,仰望苍冥发问道:这亘古如斯的明月,究竟是从何时就存在的呢?这一对宇宙本源的求索与困惑,实际上是对自身的生命价值的思索和探寻,“停杯”二字生动地表现出他的神往与迷惑糅杂的情态.三四句写出了人类与明月的微妙关系.古往今来,有多少人想要飞升到月中以求长生不老,但皆是徒然,而明月却依然用万里清辉普照尘世,伴随着世世代代繁衍生息的人们.两句写出了明月既无情又有情、既亲切又神秘的人格化的特性,蕴含着诗人向往而又无奈的复杂心境.“皎如”两句极写月色之美.浓重的云雾渐渐消散,月亮皎洁得有若悬挂在天际的明镜,散射出清澄的光辉,照临着朱红色的宫门.诗人以“飞镜”为譬,以“丹阙”、“绿烟”为衬,将皎洁的月光写得妩媚动人,光彩夺目.“但见”二句,借明月的夜出晓没来慨叹时光流逝之速.明月在夜间从东海升起,拂晓隐没于西天云海,如此循环不已,尘世间便在其反复出没中推演至今.两句中既表达了对明月踪迹难测的惊异,也隐含着对人们不知珍惜美好时光的深沉叹惋.
  “嫦娥”两句驰骋想象,就月中的白兔、嫦娥发问,是诗人的第二次问月.白兔在月中年复一年地捣着药杵,嫦娥在月宫里孤独地生活着,到底谁来陪伴她呢?在对神物和仙女寂寞命运的同情中,流露出诗人自己的孤苦高洁的情怀.“今人”两句,在回环唱叹中抒发人生有限而宇宙无穷的慨叹.“今人不见古时月”,实际是在说“今人不见古时人”;“今月曾经照古人”意味着“古月依然照今人”.明月万古如一,而人类世代更替,今人只能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可贵的生命倏忽即逝.结尾四句收束上文,进一步表达对宇宙和人生的思索和感慨.古往今来的无数人们,都已流水般地相次逝去,面对着空中同一个永恒的明月,或许都曾有过相似的感慨吧!我只希望在唱歌饮酒的时候,皎洁的月光能长照杯中,使我能尽情享受当下的美好人生.人是一棵苇草,但却是一棵能思想的苇草.诗人有感于明月长存而人生短暂,人类无法改变这一自然规律,因此就更应当珍惜今生的点滴光阴,在瞬间把握永恒.结句虽暗含及时行乐之意,但总的基调仍然是积极向上的,展现了诗人旷达自适的宽广胸怀.
  全诗感情饱满奔放,语言流畅自然,极富回环错综之美.诗人由酒写到月,又从月归到酒,用行云流水般的抒情方式,将明月与人生反复对照,在时间和空间的主观感受中,表达了对宇宙和人生哲理的深层思索.其立意上承屈原的《天问》,下启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情理并茂,富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5]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