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儿童蠕虫入侵是怎么回事

答案:2  悬赏:4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23 06:41
  • 提问者网友:愿为果
  • 2021-03-22 10:47
儿童蠕虫入侵是怎么回事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过活
  • 2021-03-22 12:24
新生儿、幼儿蠕虫寄生虫感染
11-14 09:05 来源:丁香园   作者:步步非烟
1. 病例回顾:贫血貌伴黑便男童

EB 是一个出生于印度农村的 10 个月龄大婴儿,足月产但体貌小于胎龄儿。体征贫血貌,有 1 个月的黑便病史。无发热,喂养良好。

EB 的母亲 29 岁,孕 4 产 4。上次妊娠早产,早产儿在出生当天死亡。EB 的母亲几乎没怎么去过医院,孕期也没有接受过产检。据其回忆,之前被诊断过贫血。她的另外两个孩子发育不良。

查体结果:依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生长发育标准,EB 的身高和体重都低于正常范围的 3 个百分位数;明显贫血貌和心动过速,双肺呼吸音清,腹软而无触痛。

化验结果:黑便,大便潜血阳性;全血细胞计数结果显示,血红蛋白 6.2g/dl,白细胞总数 58000/mm3,嗜酸性粒细胞 42%,血小板计数正常;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肝酶及胆红素水平均正常;疟原虫薄血涂片和厚血涂片均未发现疟疾证据。

Medscape 网站对该病例可能病因给出 5 个备选答案,进行投票调查。按照得票比例由多到少依次为十二指肠钩虫(54%)、蛔虫(23%)、埃及血吸虫(15%)、鞭虫(7%)和班氏丝虫(2%)。

正确答案是 EB 感染了十二指肠钩虫。

2. 蠕虫感染概述

上述依次列举了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 5 种蠕虫感染性疾病。其中,只有钩虫病可导致这样严重的贫血。

虽然钩虫病在年龄较大的儿童人群中更为常见,但是也有像 EB 这样婴幼儿感染的报道。该病例经过胃镜检查最终发现了钩虫证据。患儿经过阿苯达唑治疗后贫血、黑便和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均有好转。

概括来讲,“蠕虫”一词是指蠕虫类寄生虫,可分为扁形动物和线形动物 2 个门。扁形动物门进一步分成绦虫纲和吸虫纲。

蠕虫病是整个亚洲、撒哈拉以南非洲和美洲的一个重大公共健康威胁。据估计,全世界有超过十亿人感染至少 1 种蠕虫,许多人还同时合并 2 种或更多的寄生虫。其中,多数感染者来自世界上最贫困和最脆弱的群体。

经济学家 Paul Collier 称这一人群为“处在社会底层的十亿人”。由于该人群能获得的医疗、卫生和干净的水资源匮乏,使得这一群体更易感染寄生虫病。

Medscape 传染病系列对几种蠕虫感染如何影响世界上“最脆弱的群体”——新生儿和幼儿进行一一探讨。

3. 钩虫病

第一个病例显示,无论是 EB 还是他的母亲都具有钩虫感染的表现。寄生人体的钩虫主要为十二指肠钩虫和美洲钩虫 2 种。

十二指肠钩虫常见于地中海、中东部分地区和亚洲;美洲钩虫多见于美洲、撒哈拉以南非洲和亚洲部分地区。据统计,世界各地约有 7.4 亿 -13 亿人感染钩虫。

钩虫虫卵常见于受粪便污染的土壤中,虫卵在土壤中孵化;幼虫发育为丝状蚴(感染期蚴),具有明显的向温性,当其与人体皮肤接触并受到体温的刺激后,虫体活动力显著增强,经毛囊、汗腺口或皮肤破损处主动钻入人体,在侵入皮肤处留下充血斑点或丘疹,奇痒无比。

钩蚴钻入皮肤后,在皮下组织移行并进入小静脉或淋巴管,随血流经右心至肺,穿出毛细血管进入肺泡;此后,幼虫穿透肺泡向上移行至咽,随吞咽活动经食管、胃到达小肠,在小肠内发育成熟形成口囊,成虫借口囊内钩齿咬附在十二指肠肠壁粘膜上。

一旦咬附成功,钩虫可释放抗凝肽和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导致宿主贫血、营养不良等症状。一只蠕虫平均每天可消耗宿主 0.3-0.5ml 血液。

重症感染者因此每天损失大量血液引起贫血和蛋白丢失,导致营养不良和全身水肿。在流行区生活的居民,常见同时感染多种蠕虫,从而加速了营养的流失。

钩虫生活史示意图

4. 产前蠕虫感染与新生儿健康

一般来说,儿童寄生虫感染比婴幼儿多见。然而,孕妇感染则是比较常见的,因此可进一步影响到新生儿的健康。正如前文中提到的 EB 病例那样,其母亲就有过贫血病史和早产史。

钩虫引起的宿主缺铁性贫血对孕期、哺乳期或月经期妇女影响尤其严重,因为这些特殊时期妇女对铁的需求较平日有所增加。

孕期缺铁性贫血是胎儿宫内生长受限、低出生体重儿、早产和新生儿铁储备量低下的已知危险因素。若早产儿或低出生体重儿出生在资源贫乏地区,则更明显增加了新生儿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此外,最近一项体内证据显示,慢性蠕虫感染可诱导调节性 T 淋巴细胞和促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同时减少了 TH1 细胞因子的产生(机体对疫苗发生免疫应答的必需因子);另有研究显示,人体接种卡介苗和霍乱疫苗前服用阿苯达唑,可提高疫苗的接种成功率。

由此提示,慢性寄生虫感染可钝化疫苗的免疫效力。而出生前或幼儿期发生蠕虫感染,则会减弱机体对疫苗的免疫反应,增加后期感染的易感性。

出生前暴露于寄生虫可以出现类似的后果。虽然真正的淋巴丝虫病垂直传播是罕见的,但是宫腔内暴露于寄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鸠书
  • 2021-03-22 12:55
??……是身体吗?那就是没吃干净……蠕虫追答还是说电影?……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