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游记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2-26 20:19
- 提问者网友:凉末
- 2021-12-25 21:39
太湖游记文/钟敬文 终于到了“湖山第一”的惠山了。登起云楼,楼虽不很高,但上下布置颇佳,不但可以纵目远眺,也很使人感到幽逸的情致。 天下第二泉,这是一个多么会耸人听闻的名词。泉旁环以石,上有覆亭,近亭壁上有“天下第二泉”署额。另外有乾隆御制诗碑一方,矗立泉边。我不禁想起这位好武而且能文的满人皇帝。他巡游江南,到处题诗制额,平添了许多古迹名胜,也是怪有趣味的事情。 为了路径的顺便,我们逛了一下锡山。山顶有龙光寺,寺后有塔。但我们因怕赶不及回苏州,没有走到山顶便折回了。这样的匆匆,不知山灵笑我们否? 梅园,是无锡一个有吸引力的名胜。当我们刚到园门时,我们的心是不期然地充满着希望与喜悦了。循名责实,可以晓得这个园里应该有着大规模的梅树。可惜来得太迟了,“万八千株芳不孤”的繁华,已变成了“绿叶成荫于满枝”!然而又何须斤斤计较于失时之感叹呢?园里的桃梨及其他未识名的花卉,正纷繁地开着红白蓝紫诸色花朵,继续着梅花装点春光的工作。 走上招鹤亭,脑里即刻联想到孤山的放鹤亭。李君说,在西湖放了的鹤,从这里招了回来。我幽默一笑。至此,我紧张烦扰的心,益发豁然开朗了。口里无意识地念着昔年读过的“放鹤亭中一杯酒,楚山馨馨水鳞鳞”的诗句,与其说是清醒了,还不如说是沉醉忘形更来得恰当些吧。 离去管社山麓,乘着小汽船渡登鼋头渚。渚在充山麓,以地形像鼋头得名。这时,桃花方盛开,远近数百步,红丽如铺霞缀锦,春意中人欲醉。渚上多奇石,突兀俯偃,形态千般。我们在那里徘徊顾望,四面湖波,太阳照射水面,银光朗映,如万顷玻璃,又如一郊晴雪。 我默然深思,忆起故乡汕埠一带的海岸,正与此相似。昔年在彼间教书,每当风的清晨,月的良夜,往往一个人徒步海涯,听着脚下波浪的呼啸,凝神遥睇,意兴茫然,又复肃然。直等到远雾云涛几变或月影已渐渐倾斜,才回到人声扰攘的校舍去。事情是几年前的了,但印象却还是这样强烈地保留着。 当我们从管社山麓坐上车子,将与湖光作别的时候,我的离怀是怎样比湖上的波澜还要泛滥啊。(选自《现当代散文精选》,有删改)思考:1.这篇游记散文,依次写了有关太湖的哪些景观?________________2.文中巧妙地设置一些“遗憾”,给读者留下想像余地,文中有哪些遗憾?________________3.未能在梅园看到满目梅花的诱人风光,但作者却无半点“失时之感叹”,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4.“我的离怀是怎样比湖上的波澜还要泛滥啊。”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________________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由着我着迷
- 2021-12-25 23:12
答案:解析: 1.依次写了惠山、天下第二泉、锡山、梅园、管社山麓等风景名胜。 2.逛锡山,没能到山顶龙光寺一游;游梅园,没有看到“万八千株芳不孤”的繁华。 3.尽管过了时节,但梅园里百花锦簇的桃梨及其他未识名的花卉缤纷开放,梅花过后的梅园仍然充满无限风光。 4.作者由太湖的山川美景、历史人文,引发丰富的想像,又追忆徒步海涯的往事,内心激发的情感如同湖水波澜,写出自然风光对人心情的影响,表达了作者对美好风光的依恋。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过活
- 2021-12-25 23:18
和我的回答一样,看来我也对了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