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气候
B. 水文
C. 地貌
D. 土壤
影响陆地上生物分布最重要的因素是
答案:2 悬赏:7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05 03:03
- 提问者网友:最美的风景
- 2021-02-04 21:53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杯酒困英雄
- 2021-02-04 22:13
答案A
影响陆地上生物分布的因素很多,气候是影响生物分布,特别是影响植物分布最重要的因素,因为气候决定了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光照、热量和水分的数量条件。
影响陆地上生物分布的因素很多,气候是影响生物分布,特别是影响植物分布最重要的因素,因为气候决定了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光照、热量和水分的数量条件。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罪歌
- 2021-02-04 23:16
阳光 没有阳光,植物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也就不能生存下去。因此,阳光对植物的生理和分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陆生植物中,有些只有在强光下才能生长得好,如松、杉、柳、槐、小麦、玉米等;有些只有在密林下层的阴暗处才能生长得好,如药用植物人参、三七等。
阳光对动物的影响也很明显。阳光能够影响动物的体色。例如,鱼的身体的背面颜色较深,腹面却是白色,这就与阳光的照射有关系。阳光还能影响动物的生长发育。有人做过这样一个试验:把蚜虫培养在连续光照或连续无光照的条件下,所产生的个体大多没有翅;把蚜虫培养在光暗交替的条件下,所产生的个体大多有翅。
温度 宇宙中温度变化的幅度极大,但适于生物生存的温度范围却很窄。过热或过冷,都会使生物体的新陈代谢无法正常进行,甚至会使生物死亡。以动物为例来说,大多数动物生活在一2~50℃左右的温度范围内,如果环境温度超过了这个范围,很多动物就难以生存了。
温度与植物的分布有着密切的关系。苹果、梨等果树不能在热带地区栽种,这是由于受到高温的限制。柑桔不能在北方栽种,这是由于受到低温的限制。
温度对动物的形态有影响。有人发现,同一种类的哺乳动物,在寒冷地区生活的个体,其体型都比较大,但是尾、耳朵、鼻端等都较为短小,这样可以尽量减少身体的表面积,减少热量的散失。
温度对动物的生活习性也有明显的影响。在炎热的夏季,鸟类主要在清晨和黄昏较凉爽的时刻活动,中午就隐伏不动了。温度降低到24℃以下时,蚱蝉(俗称“知了”)就停止了鸣叫。冬天到来时,很多变温动物就要进入冬眠,如蛇、蜥蜴等。
水 一切生物的生活都离不开水。在组成生物体的成分中,大部分是水。植物体的含水量一般为60%~80%,有的高达90%以上。动物体的含水量也大致相似,例如,鱼的含水量为70%,人体的含水量,初生婴儿为72%,成人为65%。
对动物来说,缺水比缺少食物的后果更为严重。动物在没有食物的情况下生存的时间,要比没有水时生存的时间长。
一年中的降水总量和雨季的分布等,是限制陆生生物分布的重要因素。在干旱的沙漠地区,只有少数耐干旱的动植物能够生存;而在雨量充沛的热带雨林地区(如我国南部的海南岛等地),却森林茂密,动植物种类繁多。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