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文武百官的官职

答案:2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09 10:46
  • 提问者网友:喧嚣尘世
  • 2021-03-09 05:29
作用要说出来 我给五分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舊物识亽
  • 2021-03-09 06:55
你指的是什么朝代我不知道。 先从介绍汉朝时期的三公九卿起吧。 三公分别为“太尉”“御史大夫”“丞相”(合称宰相)。 太尉是掌握国家军权的。丞相管理国家政务,御史大夫协助丞相并担任监察职务。另外,九卿中有“中尉”“廷尉”等,分别掌管中央军务与刑事大权。当时各个郡、县都有地方官员。 到明清时代,官位变的更为多样。分级也越来越明显。(一到七品)官职实在太多,这里介绍一些地方官,与前面所没有提到的。地方官依所管辖地区大小有:总督、提督、知州、知府、知县等。当时皇帝的身边出现了大学士这个官职,还有翰林(唐朝出现)等。 中国后妃的体制发始于周,形成于秦,自汉、唐、宋、元、明、清以降、历代多有增损,但大体仍不离周制。 周代的后妃制规定王者立后、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 对于皇帝的后妃,俗言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的提法,其实这只是一种泛泛之谈,皇帝后妃的编制历朝历代虽大略近似,然而在名目上和数量上并不相同。 以清代宫廷制度而言,宫闱制度的真正确立是在康熙皇帝的时候,规定皇后居中宫,主内治,以下皇贵妃一人,贵妃两人,妃四人,嫔六人,分居东西十六宫,佐皇后主内治,嫔以下还有贵人、常在、答应三级,俱无定数,随居东西各宫,勤修内职。清代后妃的来源,与历代不同之处在於,满族实行具有自己特色的「阅选秀女制度」,不仅皇帝的后妃要从秀女中挑选,被选中的秀女还要为皇子、皇孙栓婚,或为近支的宗室亲王、郡王指婚。能被选入宫的女子,又可分两种:由八旗户籍选出的称为「秀女」,地位较高,可选妃立后;由内务府包衣佐领下选出的则叫宫女,地位较低,仅供内廷使令,但宫女亦有机会晋升为妃嫔。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北方的南先生
  • 2021-03-09 07:33
所谓官,作为一个整体,有两方面的意思。其一是说权力所在之处,也就是官府。这是官字的本义。由本义引申为“管”,又引申为官员;可见,古代官字的范畴要比今天官字的范畴广,包括官员和官府两方面的内容。其二是说服务于君主。《说文解字》上解释:“官,吏事君也。”这个解释概括了官的性质,即位于君主之下,替君主办事的人。对于官制的概念,目前有不同解释。一种解释,官制是历朝君主设官建署的制度;另一种解释,官制还应包括官员的选拔、任免、调动、考课、奖惩、退休等内容。实际上,设官建署与官员的管理制度在古代有着明显的界线,二十四史中《百官公卿表》、《百官志》、《官氏志》、《职官志》都讲的是前者,而《选举志》才讲的是后者。 相关的各种选例,包括清浊有别、士庶有别、文武有别、官吏有别,都具有强烈的品位性质。后代好些品位性设置,都是此期发展起来的,例如重文轻武之制、流内流外之制等等。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