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修水县黄沙镇的简介
答案:2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04 07:40
- 提问者网友:半生酒醒
- 2021-03-03 18:04
江西省修水县黄沙镇的简介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拾荒鲤
- 2021-03-03 18:35
新农村建设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冷風如刀
- 2021-03-03 19:56
黄沙镇位于修水县东南部,是修铜线的第一站,距县城19公里,总面积205平方公里,人口2.1万,辖12个村、1个居委会。境内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土地肥沃、林木茂盛、矿产丰富。全镇共有耕地面积3.8万亩、山林28万亩、水域面积0.8万亩,是赣西北地区的林业大镇、产业强镇、工业重镇。
一、地理位置
黄沙镇位于修水县东南部,版土面积211.66平方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114°37′—114°49′,北纬28°52′—28°59′。东西长21公里,南北宽16公里。东邻黄坳乡,南连何市镇,西靠征村乡,北与义宁镇相接。距县城18.5公里,是除程坊乡之外我县版土面积最大,山林面积最宽的乡镇。
二、历史沿革
黄沙解放前叫黄沙桥,属安乡十三都,解放后名称未变。然而修水以东地区有黄沙港、黄沙桥,为便于记忆,就把黄沙港改为黄港,黄沙桥改为黄沙,现黄沙镇由原黄沙桥乡与汤桥乡合并而成。
三、自然条件
黄沙镇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具有东亚季风特色,四季分明,气候复杂多变,日照偏少,云雾,温差悬殊,雨量充沛,但时空分布不均,无霜期较长,气象灾害频繁,尤以旱涝灾害为主。植被稀疏,森林覆盖率高,水资源丰富。全镇属中低山丘陵地貌,土壤以红壤和黄棕壤为主,有机质丰富,土层浅薄。
四、人口
1996年为2万,2008年为2.2万,集镇人口也由原来700人增加到1800人,全镇共有农业户数4678户,农业人口2.032万。
五、地形地貌及主要资源
我镇境内以海拔985米的板尖为最高山,山峦叠嶂;中部山丘林立,俗有“八山半水一分田”之称,地形较为复杂。
主要资源
林地资源:全镇林业用地面积为227578亩,其中有林面积为208416亩,占林地总面积的91.6%,疏林面积8606亩,占3.78%,灌木林面积15795亩,占6.9%。未成林面积20116亩,用材林面积165346亩,新炭林面积13335亩,竹林面积456亩,经济林面积4183亩。
农业资源:全镇水稻面积1.83万亩,蚕桑面积0.2万亩,每年产茧1300担,其中养蚕大户20户,全镇茶叶大户10户,特色种养户10户。
矿产资源:全镇主要分布有瓷土矿、铝土矿、地热资源等。
牧业资源:全镇有养猪大户20户,生猪存栏8000头,出栏7000头;养牛大户5户,牛存栏1800头;养羊大户12户,存有山羊3000头;家禽大户20户。
副业情况:黄沙镇副业收入除少许人员经营木材生意外,大都是以外出务工创收为主。全镇外出务工人员达4000人,重点分布在浙江、广东、福建等沿海地带。
渔业情况:石咀有渔种场一所,全镇重点利用池塘、水库养鱼,养鱼大户12户。
六、主要农作物面积、产量和本镇的特产情况
黄沙镇是传统的产粮大镇,全镇水稻面积为1.83万亩,年产稻谷6500吨;种植玉米1350亩,年产玉米1270吨;种豆类2600亩,年产达190吨;蔬菜2400亩,年产蔬菜2300吨。
七、工农业生产主要指数
2000年为6500万元 2001年为7000万元
2002年为7300万元 2003年为7700万元
2004年为8360万元 2005年为8580万元
2006年为8700万元 2007年为8900万元
2008年为9000万元
八、乡镇企业(包括个体私营企业)发展状况及主要企业介绍
黄沙有装机总量达4370千瓦的彭桥、神潭崖、油岭、富坪、大坪水电站;有年产值500万元的山谷精制米厂;有年产值500万元的塑胶制品厂;有年产值1000万元的胶合板厂;有年产值800万元的石咀、李村瓷土开发基地;有年产值300万元的细木板厂;有年产值2000万元的汤桥温泉秀水山庄。
九、交通事业发展情况
黄沙过去运输及外出靠肩挑背磨,现在修铜公路横穿黄沙,交通状况有了明显改善,基本达到村村通公路,四界都与外乡镇接通。东面黄-李-岭硬化路面贯通,与黄坳塘排村交接;南面汤-瑶公路全面贯通,与黄坳乡接通;西面黄-石陂-何市田铺接通;北面与义宁镇、县城联通,交通极为方便。
十、文教卫生发展情况
全镇有中学1所,在职教职工40人,退休12人,学生300余人;小学10所,在职教职工56人,退休42人,学生1096人。教学条件也大大改善,全镇没有一所学校是危房。
全镇有卫生所1处,医生13人,合作医疗室13处,医师52人。
十一、集镇建设情况
解放前黄沙桥只有一条正街,73年被洪水冲毁,后重新修建。现在靠修铜公路即集镇两旁和黄李公路两旁分别建立有农民街和工业街,农民街全长约1公里,工业街全长约0.5公里;集镇街道两旁进行了绿化、美化,安装了路灯,一眼望去宽阔、整洁。
十二、居民生活变化情况
全镇彻底改变了人民的居住条件。黄沙镇有移民点14处:彭桥(白洋埚、老街);李村(桥头);泉源(枫树坳、住家背);汤桥(许家段);下朗田(金盆里、垄峺上);长坑(下段);付家铺(百箩丘、付家铺)黄沙桥(小河背);下高丽(肖坪里);居委会(大坪),搬迁库区和山区群众 人;自然村庄通过“六改四普及”,基本达到走的是水泥路,喝的是自来水,用的是卫生厕,住房、猪栏环境全面进行了整改;家家户户都用上了彩电、冰箱、洗衣机;电话、手机有90%的家庭和人员普及,同时,还普及了沼气、太阳能。农民人均收入达1700元,人民生活发生了根本变化。
十三、旅游资源状况
境内自然景观丰富,有油岭千年红豆杉群,汤桥地热温泉,板尖古刹,大坪客家风韵生态农家等。
人文景观和古迹方面:汤桥属帝师万承风故里,保留有汤桥石桥、石桥下有温泉;瑶村村有余姓祖坟,全国余姓之人都从瑶村长毛发迹,每年有不少人前来祭扫;黄沙上坪陈、叶两姓和睦相处,同心协力共祖堂;付家铺村的高丽、李村村的烟坳上石,敖岭保存有明、清时代的石拱桥;油岭平天寺保留有石塔等古迹。此外,岭斜箔竹自然村景区业已向游客开放,古朴的村落每天都能吸引不少县内外的游客前来观光、摄影、写生。
旅游规划发展方面:旅游发展总方针是“三区一带”。目前,汤桥秀水山庄项目已启动,前期投入已达壹仟多万元,计划建成投资超亿元、占地面积二百五十余亩的休闲旅游场所。未来还要建设油岭动植物生态园,石咀生态观光旅游区。
十四、乡镇发展的方向及规划
黄沙镇地处赣西北的丘陵地带,交通比较便捷,而且具有优越自然资源,良好的气候条件,较好的地理位置。规划以交通线为依托,把全乡镇有机地联系成一个网络,并加强其对外联络功能,特别是与邻县靖安、铜鼓、武宁、上高等县的联系,利用优越的地理条件,规划为三个不同等级的发展轴,其中沿修铜线公路为第一发展轴,利用这个发展轴,可以主要发展竹木加工业、果树和林业、观光生态农业等;第二发展为向黄坳、武宁等东方向的发展轴,可沿该轴发展旅游业、养殖业、粮食加工等行业;第三发展轴为往西向何市等方向,沿轴可着重发展林业、养殖、蚕桑等,带动一批行政村镇的发展。以此为依据,黄沙镇镇村建设的发展趋势为集镇主要沿胶板厂方向和黄沙镇中学这两个方向发展。远景规划可把整个城镇向西南规划为一河两岸的格局,结合河岸的整治和风景规划,使整个城镇掩映于碧水繁花之中。新农村建设规划也主要依托公路网络,结合扶贫移民,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合理布局、科学发展。
一、地理位置
黄沙镇位于修水县东南部,版土面积211.66平方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114°37′—114°49′,北纬28°52′—28°59′。东西长21公里,南北宽16公里。东邻黄坳乡,南连何市镇,西靠征村乡,北与义宁镇相接。距县城18.5公里,是除程坊乡之外我县版土面积最大,山林面积最宽的乡镇。
二、历史沿革
黄沙解放前叫黄沙桥,属安乡十三都,解放后名称未变。然而修水以东地区有黄沙港、黄沙桥,为便于记忆,就把黄沙港改为黄港,黄沙桥改为黄沙,现黄沙镇由原黄沙桥乡与汤桥乡合并而成。
三、自然条件
黄沙镇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具有东亚季风特色,四季分明,气候复杂多变,日照偏少,云雾,温差悬殊,雨量充沛,但时空分布不均,无霜期较长,气象灾害频繁,尤以旱涝灾害为主。植被稀疏,森林覆盖率高,水资源丰富。全镇属中低山丘陵地貌,土壤以红壤和黄棕壤为主,有机质丰富,土层浅薄。
四、人口
1996年为2万,2008年为2.2万,集镇人口也由原来700人增加到1800人,全镇共有农业户数4678户,农业人口2.032万。
五、地形地貌及主要资源
我镇境内以海拔985米的板尖为最高山,山峦叠嶂;中部山丘林立,俗有“八山半水一分田”之称,地形较为复杂。
主要资源
林地资源:全镇林业用地面积为227578亩,其中有林面积为208416亩,占林地总面积的91.6%,疏林面积8606亩,占3.78%,灌木林面积15795亩,占6.9%。未成林面积20116亩,用材林面积165346亩,新炭林面积13335亩,竹林面积456亩,经济林面积4183亩。
农业资源:全镇水稻面积1.83万亩,蚕桑面积0.2万亩,每年产茧1300担,其中养蚕大户20户,全镇茶叶大户10户,特色种养户10户。
矿产资源:全镇主要分布有瓷土矿、铝土矿、地热资源等。
牧业资源:全镇有养猪大户20户,生猪存栏8000头,出栏7000头;养牛大户5户,牛存栏1800头;养羊大户12户,存有山羊3000头;家禽大户20户。
副业情况:黄沙镇副业收入除少许人员经营木材生意外,大都是以外出务工创收为主。全镇外出务工人员达4000人,重点分布在浙江、广东、福建等沿海地带。
渔业情况:石咀有渔种场一所,全镇重点利用池塘、水库养鱼,养鱼大户12户。
六、主要农作物面积、产量和本镇的特产情况
黄沙镇是传统的产粮大镇,全镇水稻面积为1.83万亩,年产稻谷6500吨;种植玉米1350亩,年产玉米1270吨;种豆类2600亩,年产达190吨;蔬菜2400亩,年产蔬菜2300吨。
七、工农业生产主要指数
2000年为6500万元 2001年为7000万元
2002年为7300万元 2003年为7700万元
2004年为8360万元 2005年为8580万元
2006年为8700万元 2007年为8900万元
2008年为9000万元
八、乡镇企业(包括个体私营企业)发展状况及主要企业介绍
黄沙有装机总量达4370千瓦的彭桥、神潭崖、油岭、富坪、大坪水电站;有年产值500万元的山谷精制米厂;有年产值500万元的塑胶制品厂;有年产值1000万元的胶合板厂;有年产值800万元的石咀、李村瓷土开发基地;有年产值300万元的细木板厂;有年产值2000万元的汤桥温泉秀水山庄。
九、交通事业发展情况
黄沙过去运输及外出靠肩挑背磨,现在修铜公路横穿黄沙,交通状况有了明显改善,基本达到村村通公路,四界都与外乡镇接通。东面黄-李-岭硬化路面贯通,与黄坳塘排村交接;南面汤-瑶公路全面贯通,与黄坳乡接通;西面黄-石陂-何市田铺接通;北面与义宁镇、县城联通,交通极为方便。
十、文教卫生发展情况
全镇有中学1所,在职教职工40人,退休12人,学生300余人;小学10所,在职教职工56人,退休42人,学生1096人。教学条件也大大改善,全镇没有一所学校是危房。
全镇有卫生所1处,医生13人,合作医疗室13处,医师52人。
十一、集镇建设情况
解放前黄沙桥只有一条正街,73年被洪水冲毁,后重新修建。现在靠修铜公路即集镇两旁和黄李公路两旁分别建立有农民街和工业街,农民街全长约1公里,工业街全长约0.5公里;集镇街道两旁进行了绿化、美化,安装了路灯,一眼望去宽阔、整洁。
十二、居民生活变化情况
全镇彻底改变了人民的居住条件。黄沙镇有移民点14处:彭桥(白洋埚、老街);李村(桥头);泉源(枫树坳、住家背);汤桥(许家段);下朗田(金盆里、垄峺上);长坑(下段);付家铺(百箩丘、付家铺)黄沙桥(小河背);下高丽(肖坪里);居委会(大坪),搬迁库区和山区群众 人;自然村庄通过“六改四普及”,基本达到走的是水泥路,喝的是自来水,用的是卫生厕,住房、猪栏环境全面进行了整改;家家户户都用上了彩电、冰箱、洗衣机;电话、手机有90%的家庭和人员普及,同时,还普及了沼气、太阳能。农民人均收入达1700元,人民生活发生了根本变化。
十三、旅游资源状况
境内自然景观丰富,有油岭千年红豆杉群,汤桥地热温泉,板尖古刹,大坪客家风韵生态农家等。
人文景观和古迹方面:汤桥属帝师万承风故里,保留有汤桥石桥、石桥下有温泉;瑶村村有余姓祖坟,全国余姓之人都从瑶村长毛发迹,每年有不少人前来祭扫;黄沙上坪陈、叶两姓和睦相处,同心协力共祖堂;付家铺村的高丽、李村村的烟坳上石,敖岭保存有明、清时代的石拱桥;油岭平天寺保留有石塔等古迹。此外,岭斜箔竹自然村景区业已向游客开放,古朴的村落每天都能吸引不少县内外的游客前来观光、摄影、写生。
旅游规划发展方面:旅游发展总方针是“三区一带”。目前,汤桥秀水山庄项目已启动,前期投入已达壹仟多万元,计划建成投资超亿元、占地面积二百五十余亩的休闲旅游场所。未来还要建设油岭动植物生态园,石咀生态观光旅游区。
十四、乡镇发展的方向及规划
黄沙镇地处赣西北的丘陵地带,交通比较便捷,而且具有优越自然资源,良好的气候条件,较好的地理位置。规划以交通线为依托,把全乡镇有机地联系成一个网络,并加强其对外联络功能,特别是与邻县靖安、铜鼓、武宁、上高等县的联系,利用优越的地理条件,规划为三个不同等级的发展轴,其中沿修铜线公路为第一发展轴,利用这个发展轴,可以主要发展竹木加工业、果树和林业、观光生态农业等;第二发展为向黄坳、武宁等东方向的发展轴,可沿该轴发展旅游业、养殖业、粮食加工等行业;第三发展轴为往西向何市等方向,沿轴可着重发展林业、养殖、蚕桑等,带动一批行政村镇的发展。以此为依据,黄沙镇镇村建设的发展趋势为集镇主要沿胶板厂方向和黄沙镇中学这两个方向发展。远景规划可把整个城镇向西南规划为一河两岸的格局,结合河岸的整治和风景规划,使整个城镇掩映于碧水繁花之中。新农村建设规划也主要依托公路网络,结合扶贫移民,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合理布局、科学发展。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