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陛下富有四海,安于清泰,忽驱逐旧臣,遂不省察乎?的翻译

答案:1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28 13:17
  • 提问者网友:寂寞撕碎了回忆
  • 2021-03-28 04:22
陛下富有四海,安于清泰,忽驱逐旧臣,遂不省察乎?的翻译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玩世
  • 2021-03-28 05:52
陛下享有四海的丰饶,安心于太平之世,突然 驱逐旧臣,最终还不醒悟吗?
语出《新唐书 列传第三十》,该部分翻译
韩瑗,字伯玉,京兆三原人.父名仲良,武德【武德(618年五月—626年十二月)唐高祖年号,也是唐朝的第一个年号】初年,参加制定律令,建议说:"根据周朝之律,官属三千,而秦、汉后约为五百.依照古律则繁杂,请求推崇宽厚简易之风,以表示立新(的决心)."因此采取《开皇律》【隋朝】中适用于当下的律令并确定下来.
韩瑗少时即具有高尚品行.学识广博,通晓官务.贞观年间,在兵部侍郎任上承袭爵位.永徽【永徽(650年正月—655年十二月),唐高宗李治第一个年号】三年,升迁为黄门侍郎.不久又担任同中书门下三品一职,监督修纂国史.又进职侍中,兼任太子宾客.废黜王皇后时,韩瑗揩拭着眼泪进言道:"皇后是陛下做晋王时先帝为您娶的,现今无罪就废黜,不是为社稷打算."皇帝没有采纳.第二天又上谏说:"君王立皇后,用来配合天地,象征日月.匹夫匹妇尚且知道挑选,何况是天子呢?《诗经》说:'赫赫宗周,褒姒灭之'.微臣读到此处,常常放下书本长叹不已,不曾料想在本朝亲自见证此种灾祸.宗庙恐怕要断绝了吧!"皇帝大怒,下诏将他拉了出去.褚遂良贬为潭州都督,第二年韩瑗上言道:"褚遂良受到先帝顾恤托付,忠心不二,以往议论政事,十分诚恳真切,怎肯让陛下落后于尧、舜而在史册中遭到玷辱呢?他被诽谤恶言中伤,有损陛下英明,也打击志士的锐气.况且褚遂良被贬以来,已过了两年,他的罪责也该抵消了.希望宽恕无辜者,以顺应众人的心意."皇帝说:"褚遂良的情况,朕知道了.他狂悖乖张喜欢违抗上意,朕责罚他,怎算有过错呢?"韩瑗说:"褚遂良是国家重臣.小人污人清白,罗织可致罪名.以前微子出走后,殷商接着就灭亡了;张华没死的时候,晋朝不至于大乱.陛下享有四海的丰饶,安心于太平之世,突然 驱逐旧臣,最终还不醒悟吗?"皇帝更加不听.韩瑗忧愤,自己上表请求辞官,皇帝没有批复.
显庆【唐高宗李治的年号】二年,许敬宗、李义府奏言韩瑗"让褚遂良当桂州都督,桂州是用兵要地,他们想借此图谋不轨."于是贬韩瑗为振州刺史,过了一年,韩瑗死,时年五十四岁.长孙无忌死,李义府等又奏言韩瑗和他私通谋逆,派遣使者去杀他;到了后,韩瑗已死,使者打开棺材检验察看后才回去.追加命令剥夺其官爵,抄了他的家,子孙流放到广州做官奴.神龙【神龙(705年正月—707年九月)是武则天和唐中宗李显的年号.神龙元年二月中宗复国号唐,沿用武则天“神龙”年号不改】初年,武后下遗诏恢复其官爵.自韩瑗与褚遂良相继死后,朝廷内外忌讳进言将近二十年.皇帝要造奉天宫,御史李善感才开始上疏极力谏言,时人很欣喜,称这是"凤鸣朝阳".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