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送程龙峰郡博致仕序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7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2-28 04:53
  • 提问者网友:疯孩纸
  • 2021-12-27 19:4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送程龙峰郡博致仕序

(明)王慎中

嘉靖二十三年,制[注]当黜陟天下。百司庶职报罢者凡若干人。而吾州儒学教授程君龙峰,名在有疾之藉,当致其事以去。

程君在学,方修废起坠,搜遗网失,以兴学成材为任。早作晏休,不少惰怠,耳聪目明,智长力给。非独其精爽有余,意气未衰,至于耳目之所营注,手足之所蹈持,该涉器数,而周旋仪等,纤烦劳惫,莫不究殚胜举。不知司柄者奚所考而名其为疾也。

黜陟之典,固将论贤不肖,以驭废置。人之有疾与否,则有名下焉。贤不肖之论,非可倚此为断也,况于名其为疾者,乃非疾乎!人之贤不肖,藏于心术,效于治行,其隐微难见,斤形似易惑,故其论常至于失实。非若有疾与否,可以形决而体定也。今所谓疾者,其失若此;则于贤不肖之论,又可知矣!此余所以深有感也。

又有异焉。古者宪老而不乞言。师也者,所事也,非亊人也。所谓以道得民者是也。责其筋力之强束,课其骸骨之武健,是所以待狼局冗司之末也。

程君之僚,与其所教诸生,皆恨呈君之去,谓其非疾也。余故论今之失,而及古之宜,使知程君虽诚有疾,亦不可使去也。

君去矣,敛其所学,以教乡之子弟,徜徉山水之间,步履轻翔,放饭决肉,矍烁自喜。客倘有讶而问者:“君胡无疾也?”聊应之曰:“昔者疾,而今愈矣。”不亦可乎?

[注]制:指皇帝的命令。

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制当黜天下 陟:提拔

B. 于治行 效:表现

C. 其骸骨之武健 课:考核

D. 皆程君之去 恨:怨恨

2.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 兴学成材为任 还矢先王,而告成功

B 则有名 以予故,咸以愚辱

C则贤不肖之论 其身也,则耻师焉

D其所教诸生 此无他,民同乐也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儒学教授程龙峰耳聪目明,意气未衰,工作卖力,有点伤病但已痊愈,上司却把他当做病人,罢免了他的学官职务。

B. 文章对当时社会的官吏制度作了尖锐的指摘,黜陟之典的标准应是贤或不肖而不是身体状况,何况程龙峰本身无病。

C. 按照古代敬老尊师的传统,程龙峰即使真的有病,也不该受这样的待遇,老师毕竟是凭借懂得道理而获得人们尊重。

D. 国子监博士程龙峰的上司借口程有病,让他“致仕”了,作者写了这篇别开生面的赠序来送别,议论透彻,文字畅快。

4. 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早作晏休,不少惰怠,耳聪目明,智长力给。(4分)

(2)君去矣,敛其所学,以教乡之子弟;徜徉山水之间,步履轻翔,放饭决肉,矍铄自喜。(6分)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詩光轨車
  • 2021-12-27 20:49
【答案】

1.D

2.B

3.A

4.(1)(每天)很早起来(工作)很睡觉,没有一点懒惰松懈;耳聪目明,智慧增长,体力充沛。 (画线处各1分,大意1分)

(2)程君离职后倾尽(用尽)你的所学,来教育家乡的年轻人。在山水之间徜徉步履轻快敞开肚子吃饭吃肉精神抖擞,自得其乐。 ( 6分 ,每小句1分)

【解析】

1.恨—遗憾

2.语气词,不译/代词,它。A.介词,把;C.介词,对于;D.连词,和。

3.“有点伤病但已痊愈”错,程君没有生病。

4.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考点,能力层次为D,侧重“鉴赏评价”能力的考核

嘉靖二十三年,按照皇帝命令在全国罢免、提拔官员。各官府许多官员被宣布免去官职,而我泉州儒学教授程龙峰,名字列在生病的官员名册上,应当交还官职离任。

程君在学术上,正在对已经荒废的事情加以整治,把趋于衰落的事业振兴起来。他到处寻找、搜罗散失的文献,把振兴学术、培养人才作为自己的责任。(每天)很早起来(工作)很晚睡觉,没有一点懒惰松懈;耳聪目明,智慧增长,体力充沛。不仅精壮爽朗有余,意志和情绪没有衰减,而且耳目之所专注的地方,手足之所接触的地方,都全面考察形形色色的礼器,普遍接触各种各样的礼仪,事情细小而繁多,工作勤劳而疲困,无不研究得很完尽、做得很彻底的。不知掌权的人是怎么考察的说他有病啊!

罢免、提拔的制度,本来是考察贤能与否,以决定免退不贤者和进用贤者。人有病与否,却是有原因的。考察贤能与否,不能依此作为根据,何况说他有病,竟然不是真的有病啊!人贤能与否,藏在思想深处,表现在任期间办事的成绩上,其奥妙难以发现,而表面上相似,容易迷惑人,所以考察常常出现失实。不像有病与否,可以从形体外表上断定。现在所谓有病(与否),其考察的错误尚且如此,那么对于贤能与否的考察,就可以知道了!这就是我深有感触的原因啊。

还有让人奇怪的。古代尊重老人而不要求说好话。作为老师,是要大家去侍奉他,而不是要他来侍奉大家。这就是所说的他是用道理得到人民的好感和拥护。(现在)要求他筋骨强壮,考核他体力武勇,这就是他一直待在多余无用的杂流官员之末的缘故啊。

程君的同事,和他所教的学生,都为程君的离开感到遗憾,说他没有病。我特意考察当今的错误,而提到古代合宜的道理,让人知道程君即使真的有病,也不应该让他离开啊。

程君离职后,倾尽(用尽)你的所学,来教育家乡的年轻人。在山水之间徜徉,步履轻快,敞开肚子吃饭吃肉,精神抖擞,自得其乐。倘若有客人惊讶地问起:“您怎么没病啊?”姑且回答他:“过去有病,现在已经好了。”不也是可以的么?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时间的尘埃
  • 2021-12-27 22:17
收益了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