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答案:2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15 16:42
  • 提问者网友:你挡着我发光了
  • 2021-02-15 06:04
【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街头电车
  • 2021-02-15 07:38
【答案】 一、指导思想:
  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性活动.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三、教材分析:
   1、知识方面,划分为四个教学单元:
  《生物与环境》单元,通过对绿豆种子发芽和生长,蚯蚓的选择的研究生物的生存和非生物环境的关系.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生态群落中生物之间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并通过对生态瓶的制作、观察,探究生态群落中生物和生物、生物和非生物相互依存的关系.通过这些典型事例的分析,认识到保护大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光单元引领学生们观察光的传播特点及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运用,接着指导学生认只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阳光下物体得到的热与受到的光照强弱有关系.也与物体本身的性质有关系.最后通过制作太阳能热水器结实合运用相关知识.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单元教学内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认识地球表面总的地形地概貌,以及河流、海洋、山脉、高原等地形及特点;二是地形地貌变化及发生原因.让学生知道是地球内部的运动,是太阳、流水、风、冰川、波浪等自然力共同作用形成和重塑了地球的外表.
  运动和力单元内容光焕发分为四部分,让我们了解重力、弹力、反冲力,让学生用这些力作动力使小车运动起来,并研究动力的大小与小车运动的关系.第二部分学习测量力的太小,认识力的单位,为研究摩擦力大小做好技能准备.第三部分认识摩擦拭力,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一些因素,研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第四部分动手实践,设计和制作一个小车.
  2、能力方面
  实验能力:实验操作方法,对比实验,模拟实验.
  思维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想象能力,推理能力,制作能力,创造能力.
  3、德育方面
  (1)通过讲述我国的珍稀生物,我国古代在天文科学方面的成就,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通过自然知识的教学使学生体会到自然变化是有规律的,人可以了解自然,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
  (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和创造精神.
  教学重点:
  从上学期开始,学生对实验非常感兴趣,但往往停留在表面,而不去研究内在.所以本学期的重点是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难点:
   各单元都要求学生亲身经历过程,这一过程也将延续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如何引导学生展开主题研究,进行饶有兴趣的研究,是本学期的难点.
  四 、相关措施
  1、根据自然学科的特点和高年级学生的特点,自然课仍然要加强直观,重视课本上的图画和实践操作.
  2、重视指导学生认识各种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变化规律和原因.
  3、不同的课型用不同的教学思路.如探究各种自然变化规律,原因的采用“问题――观察实验――思考――结论――应用”或”“问题――假设――观察实验――结论――应用”的结构;以培养学生技能为主的课多采用“认识构造,原理,方法――分步操作――反复练习”的结构.
  4、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加强与生活生产社会的联系.
  5、注意发展儿童智力,培养能力.
  6、注意与其它年级其它学科之间的联系.
  五 基本活动: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六、教学进度:
  周次 起讫月日 教学内容 教时 执行情况
  1 8月30日至
  9月6日 1.1种子发芽的实验
  1.2种子发芽的实验
   2
  2 9月10日至
  9月14日 1.3观察绿豆芽的生长
  1.4蚯蚓的选择
   3
  3 9月16日至
  9月20日 1.5食物链和食物网
  1.6做一个生态瓶
  1.7改变生态瓶 3
  4 9月22日至
  9月26日 1.8维护生态平衡
  2.1光和影
  2.2阳光下的影子 3
  5 10月1日至
  10月5日 国庆节放假
  6 10月6日至
  10月12日 2.3光是怎么传播的
  2.4光的反射 3
  7 10月15日至
  10月19日 2.5光与热
  2.6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2.7做个太阳能热水器 3
  8 10月22日至
  10月26日 2.8评价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
  3.1地球表面的地形 3
  9 10月22日至
  11月2日 3.2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
  3.3坚硬的岩石会改变模样吗
   3
  10 10月22日至
  11月2日 3.4土地壤中有什么
  3.5雨水对土地的侵蚀
   3
  11 11月5日至
  11月9日 3.6什么样的土地容易被侵蚀
  3.7河流对土地的作用
   3
  12 11月12日至
  11月16日 3.8减少对土地的侵蚀
  4.1我们的小缆车
   3
  13 11月19日至
  11月23日 4.2用橡皮筋作动力
  4.3像火箭那样驱动小车 3
  14 11月26日至
  11月30日 4.4测量力的大小
  4.5运动与摩擦力 3
  15 12月3日至
  12月6日 4.6滑动与滚动
  4.7运动与设计 3
  16 12月10日至
  12月14日 4.8设计制作小赛车 3
  17 12月16日至
  12月21日
  18 12月24日至
  12月26日
  19 12月31日至
  1月4日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妄饮晩冬酒
  • 2021-02-15 08:45
谢谢了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