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女儿面临高考压力大,怎么办?

答案:4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03 09:44
  • 提问者网友:献世佛
  • 2021-04-02 20:34
女儿面临高考压力大,怎么办?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摆渡翁
  • 2021-04-02 21:12
释放压力方法:
“停一下”法
针对焦虑的心理压力,可用三个暗语提示自己,即“停”、“看”、“选择”。“停”就是在你倍感内心焦虑、惶恐时,暗示自己:停一下!慢下来!给自己一点时间察觉;“看”就是“看”究竟是什么让你这么害怕、担心,对自己进行深入地了解,看清问题的本质;“选择”,是要维持原样——依旧匆忙呢,还是进行新的选择——温柔地呵护自己!
请求原谅法
解除人际沟通困难的妙招是:当心烦意乱、说话容易带“刺”,与同学伤了和气时,坦诚是化解冲突和尴尬的有效措施。如,可对对方讲,这段时间我的心理压力特大,所以心情也不太好,假如我的话有让你觉得不舒服的地方,请你原谅等等之类的话。大多数学生只要听了这肺腑之言,一定会感动的。那么,对你的“出格”行为,就不会太过计较了,因为人毕竟是有情感的高等动物。
最佳绩效法
有的同学有精神衰弱、记忆力下降的现象,这可能是用脑不健康使然。长期以固定姿势看书,没有放松脑的习惯,不当的学习模式等等,均会对脑及身心健康埋下隐患。具体策略是,找出你一天里最佳的“效率时间”,也就是专家们说的“品质时间”来学习,在这个时段里“产出”将会是最大的。在高三阶段,同学们还容易出现一种“躯体疲劳症状”。就是自己蛮有斗志的,也不怎么觉得累,但无论怎么看书就是装不进去了,头脑呆滞一样,这个时候就是你的大脑给你发出警告信号,说明你应该休息疲惫的大脑了,学会休息,对提高大脑的记忆绩效有很好的帮助,而最有益的休息就是适当的体育锻炼了。
陪伴自己法
当警觉到自己的心境低落时,首先,不要批评谴责,而要接纳真实的自己,静静地陪着自己,聆听自己内在的声音,问问自己到底怎么啦,是不是受到了委屈,或是需要被人了解、尊重、认可?…当你能关照到自己的内在时,改变就在那一刻发生了。其实,成长也许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难。
音乐疗法
这也好操作,即在你感到身心疲惫时,先停下来,坐在椅子或平躺于床上,选择一首自己平常喜欢的、轻松的、能够引人向上的音乐,如“神秘园”、喜多郎的作品等,让自己的不快思绪静静地随音乐飘散,使自己快乐起来。
知音倾诉法
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三五知己,“一个好汉三个帮”,有了朋友的帮助,郁闷压抑的也会很快快乐起来。觉得自己憋闷时,找一知己,诉说衷肠,关键是对方能倾听你的苦恼,而不需要为你出任何主意或办法,只要对方说“听你说”就够了。对着他(她)一口气把你所有的委屈和苦闷全部说出来,这样,心情就会好得多了。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痴妹与他
  • 2021-04-02 23:34
你搜搜 开能教育 edu.cn看看,他们网站上有个高考减压的专题很不错。
  • 2楼网友:行路难
  • 2021-04-02 22:44
你女儿的目标是什么?她的成绩处于哪个位置?
如果你女儿成绩很好,想考重点大学,那么你不能给她压力,相反你要告诉她能争取考进重点是最好的,如果考不进,读个二本也不错,毕竟工作了是偏重于专业的,不是看大学的。而且二本也是属于比较好的大学,虽然不如重点,,但是做为高考的目标也足够了,没必要去为难自己。
如果你女儿在二本三本线上徘徊,那就可以告诉她二本三本都一样,只是学费有差异而已,文凭是没区别的。
如果你女儿在三本专科线上徘徊,你可以告诉她,专科可以专升本的,毕业后也可以读函授升本科的,在工作上专升本和本科没什么区别。
如果你女儿在最低分数线上徘徊,那么你就告诉她,不需要压力,考不出就去工作好了,三四年的工作经验胜过三四年的大学教育。
当然能考就尽量往高处考,但是压力不要太大。
  • 3楼网友:孤老序
  • 2021-04-02 22:35
随着高考时间的逐渐临近,学生们的心弦绷得一天比一天紧,处于应激状态。适度的应激,可使人们精神振奋,注意力集中,学习效率提高,但长期过度的应激却适得其反。轻者表现为:精力不集中、易疲劳、食欲下降、失眠等。重者还可出现心烦气躁、胸闷、头昏头疼,注意力涣散、精神萎靡不振,也有身体某器官或组织发生疾病者,如严重的痤疮、脱发、女性的月经紊乱等。可见,过度紧张、焦虑,会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习生活。那么如何缓解考生的紧张、焦虑情绪,轻松面对考试压力呢?
一、对症处理
1、肌肉放松训练:以坐或躺,保持身体舒适的位置。闭眼或注视某一固定物,每组肌肉紧张5秒钟,然后慢慢放松保持10秒钟,再做第二次或下组肌群的练习,注意体验紧张和放松的不同感觉,从以下9组肌群按序完成。握拳曲腕、屈肘耸肩、曲项皱眉、闭眼咬牙、下巴贴胸、拱背挺胸、吸气缩胸、收腹提臀、伸腿跷趾。简言之,从手到头再至脚,依次紧张放松。此方法简单、方便,每天坚持,大有益处。
2、想象疗法:每天以舒适的体位(坐或躺)闭目遐想15—20分钟。如想象自己双脚踏在松软、温暖的沙滩上,带着海腥味儿的微风轻拂着我的脸庞,椰子树在轻轻地摇曳……
3、其他:如倾诉、运动、高歌、大吼、击沙袋、撕纸、哭……
二、对因处理
1、抛弃完美主义
“我总想每天早晨5点钟起床,锻炼身体后背英语单词,可坚持不了三天,就做不下去了,我真恨我自己,恨自己没有毅力,什么也干不成。”
这位考生就是完美主义的思维方式。其思维轨道是过高的目标→极易失败→更高的目标→再次失败→自信心惨遭打击。我们不妨这样来做,制定较低较容易实现的目标→成功或完成→自信→更高的目标→更自信。比如本例,从推迟一小时起床做起。
“对于每一次考试甚至每一次课堂回答问题,我都特别紧张。我总担心自己做不好,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不如意,怕别人超过自己。所以答题总是思前想后,反复掂量,犹豫不决。结果是越想做好却越做不好,我真是太追求完美了。”
明明是缺乏自信,没有勇气,惧怕失败的逃避,却道是追求完美。这实际上是人的一种自我掩饰、自我平衡的心理倾向。如果说没有自信,没有勇气,惧怕失败,人往往很难自我接受,更不愿意他人认同。而完美主义呢,说起来就好听多了,追求完美常被认为是成功者的素质。实质上这是不能悦纳自己,自卑的表现。他们总是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如何把别人比下去。对自我评价完全依赖于外在的评价,总想得到别人的赞美。这如何谈得上自信,只能和自我谴责,不快乐相伴行。如果理解了这些,在正确认识自己的基础上接受自己,悦纳自己,才能摆脱不必要的紧张和不安,减少心理冲突。
2、认识心理活动的主观与客观
“我无法集中精力学习,总是上课开小差,看到其他同学都在全神贯注地听课,我更加着急,越着急就越不能集中精力。复习时看到后面忘了前面,看了好几遍也记不住。每天坚持学到深夜,可学习成绩还是上不去。我怎么这么笨?”
考生的痛苦源于不清楚自我心理现象中的主、客观性。误认为自我心理的东西都是应该主观负责的。实际上心理的东西并非都是主观的,许多心理现象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理解了这一点,就不会强行去控制它,而是去主动适应它。只有调整好自我内心的天平,尊重客观现实,不怨天尤人,才能积极地面对生活的挑战。
3、正确的归因
有的学生常把第一次没考好,说成是因为老师出题太偏,超出了复习范围。第二次没考好,认为是讨厌的同桌干扰自己,考试发挥失常。第三次没考好,原因找到了自己身上,但承认是由于粗心,没看清,而不是能力不行等等。
心理学把自身出现的某种事实和后果进行原因解释称为“归因”。有人倾向于把积极的结果归于自己内因,把消极结果归于外因。这源于人们对自我心理或自尊进行保护的下意识。但是,长久下去,会为自己背上一个装满虚荣的包袱,造成内心的紧张不安。我们认为对某一事实的归因,应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坦然面对你必须面对的。若是内因就不要往外因上推,这样才有利于自己学习的进步和问题的解决。
该吃就吃,该睡就睡~做点简单的题来提高自己的信心~~~出门就说我要高考了,听的人都会敬畏3分~~~
我就是这样过来的~~~~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