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我国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什么??

答案:5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15 21:17
  • 提问者网友:萌卜娃娃
  • 2021-03-15 10:39
我国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什么??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几近狂妄
  • 2021-03-15 10:58
我国最早的考试制度是科举制度。
科举指分科举人或设科取士,约略同于贡举,起始于汉代;狭义的科举指进士科举,始于隋朝。
科举制的诸多特征是经历漫长的过程才逐渐形成的,但要定下一个起始年代,必有标志性的创制,而真正具有标志性意义且与历史上科举一词相符合的,只有隋炀帝创立进士科这一历史事件,从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进士科的创设,到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废除科举,科举制在中国历史上存在1300年之久。




扩展资料:
科举制度的产生背景:
秦朝以前,采用“世卿世禄”制度,后来逐步引入军功爵制。西周时,天子分封天下。管理天下由天子、诸侯、卿、士。依照血缘世袭。到了东周,有客卿、食客等。
到了汉朝。提拔民间人才。当时采用的是察举制与征辟制,前者是由各级地方推荐德才兼备的人才。由州推举的称为秀才,由郡推举的称为孝廉。
魏文帝时,陈群创立九品中正,由特定官员,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间人才,分为九品录用。晋、六朝时沿用此制。九品中正是察举的改良,主要分别是将察举,由地方官改由任命的官员负责。
但是,魏晋时代,士族势力强大,常影响中正官考核人才,后来甚至所凭准则仅限于门第出身。于是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不但堵塞了从民间取材,还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4b893e5b19e31333431346366让士族得以把持朝廷取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科举制度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等灯
  • 2021-03-15 14:28
§1-1课程评价理论的建立与发展简单了解考试、教育测量与课程评价的发展历史及其重要事件,可以让我们“以史为鉴”,更好地理解相关概念,开展课程评价活动。 一、 中国考试制度对课程评价的贡献1. 中国是考试制度的发源地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中国是考试的故乡,是考试制度的发源地。据有关文献记载,我国在进入“文明时代”之后,学校即已出现。《孟子》一书中说到:“夏日校,殷日序,周日庠,学者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这里的校、序、庠都是指学校。学校要衡量士子的学习成绩和文化知识水平,需要考试。任官要判别智愚,也要通过考选。无论是学校育才,还是政府选官,都要有一定的标准和方法来判断优劣、智愚。于是,在西周时期就建立了“考校”与“考选”制度。现在学者一般认为,考试制度在西周已见端倪,西周选士是我国考试制度的萌生阶段①。在我国最早的教育专著《学记》中,记载了距今三千多年前的西周时期的教育制度和考试制度,其曰:“古之教育,家有塾,学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返,谓之大成。”这段话的大意是说:古代的教育制度,20户人家设一私塾,500户的县设一学堂,12500户的行政区设学校,国都设大学。大学每年招收学生,每隔一年考查一次,第一年考查学生分析课文的能力和志趣;第三年考查学生的专业思想是否巩固,同学之间能否相亲相助;第五年考查学生的知识是否广博,对教师是否敬爱;第七年考查学生研究学问的本领和识别朋友的能力,合格的就叫做“小成”。到第九年,学生对于学业已能触类旁通,他们的见解行动已能坚定不移,这就叫做“大成”。 可见,早在3000多年前的西周社会,学校教育就初步建立了考试评价的内容、标准和程序的框架。学校通过对士子的“考核”,将优秀者一级一级地往上报,直至“献贤能之书于王”。从士以下“选”出来的“贤”者与“能者”,可授予官职,这是“乡学”。至于中央的“国学”,虽然都是贵族子弟,但也要通过“考校”。方能分出高低级别,“因其才而用之”。总之,西周社会发展具有重教、尚贤、选士、授官等特点,孕育出早期的考试评价制度,它对后来的学校考试、用人考试。特别是对科举考试制度的建立,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社会处于大变革、大动荡的时代,原来的“考校”任官制度也逐渐被破坏。就教育而言,学在官府也渐被打破,私家讲学之风盛行。而私人设教,注重于平日的考察,所以大教育家孔子对他的弟子,尤其是“七十二贤人”,哪个品行最好,哪个学业最好,哪个长于聚敛,哪个长于外交,哪个长于斗勇,他都了如指掌。就任官制度而言,除了一部分官位仍然从国家或地方办的学校中加以“考核选拔”外,相当一部分官位是通过向社会“择善而用之”。何者为善?在《国语·齐语》中述及齐桓公用人的标准,即“有居处好学,慈孝于其父母,聪慧贤仁,发闻于乡里者”,号召大夫们把这类人“举荐”出来。由此可见,春秋战国时期在选官制度与评价人才标准方面,不像西周时期那样有普遍的“考校”制度,但“学而优则仕”的思想,仍然是存在的社会事实。此外,我们看到,春秋战国时期国家在人才评价方面,较侧重于对士子的日常考察,其评价人才的标准似乎更加道德化与多元化。 两汉时期,我国的考试制度正式建立。汉代的“察举制”,是一种承前启后的任官制。所谓“察举”,就是察其贤能,举以授官。由此而产生所谓“对策”和“射策”两种e79fa5e98193e58685e5aeb931333335313133策试(考试)方法。策试一般是“上书言事”和“口试、答辩”相结合。“射策”是事先出好多道题目,由学生随机抽取一道加以作答。“对策”一般是根据主考官提出的一个问题,用笔试方式加以作答,有时也用“口试”方式加以进一步考察。不过,在西汉时期,举“孝廉”则不要策试即可授官。到了东汉时期,举“孝廉”也要加笔试,即先“举”后“试”,以观其能。然而,两汉时期的学校已具相当规模。多数官办的学校设有各种考试科目,考得好的可“补官”或进一步深造,考得差的“留级”,有的还要“补考”。据《文献通考·太学》中记载,汉代有一时期学校及社会盛行考试,不仅太学和郡国学里的学生要考试,就是太学里的老师——博士,也是要事先通过一定方式的考试评价后方能选用,即所谓“始试而后用,盖欲其为人之师范,则不容不先试其能否也”②。
  • 2楼网友:大漠
  • 2021-03-15 14:22
中国最早的考试制度是科举制度。 科举制,又称科举、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士子应举,原则上允许‘投牒自进’,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长官特别推荐,这一点是科举制最主要的抄特点,也是与察举制最根本的区别。 科举制改善了之前的用人制度,彻底打破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的垄断;“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部分社会中下层有能力的读书人进入社会上层,获得施展才智的机会。袭但后期从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了应考者,使许多人不讲求实际学问,束缚思想。 在中国,科举制从隋朝(一说唐朝)开始实行,直至清光绪卅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世界上最后一届科举考试结束于1919年的越南阮朝),前后经历一千三百余年,成为世界延续时间最长的选拔人才的办法。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科举考场为江南贡院,占地超过30余万平方米。另辟有的中国科zhidao举博物馆是中国唯一反映中国科举考试制度为内容的专业性博物馆,也是中国科举制度中心、中国科举文化中心和中国科举文物收藏中心。
  • 3楼网友:怙棘
  • 2021-03-15 12:51
一、中国最早的考试制度是隋朝开始的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读书人参加国家人才选拔考试的制度。它是从隋朝以后的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代开始实行,到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度为止。 二、科举制度的特征636f70797a6431333363376433: 1.从文化渊源上来看,科举制度是儒家所崇尚的“大一统”政策和精英治国的思想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 2.从选才方式和原则来看,科举制度以考试为核心,分设科目,面向广大读书人的公开考试,在某种程度上有着公平竞争,择优录取的原则。 3.就其发展轨迹和功能变迁而言,科举制度经历了创立、发展、鼎盛与衰亡的历史进程。出现了明显的阶段性特点。随着历史和社会的发展,科举制度逐渐为国家选取良才的通途蜕变为人才成长的桎梏。 4.从经历时间来看,科举制从隋朝开始到清末废除,期间将近1300年的历史,极大的影响了我国古代文化思想发展历程,也影响了知识分子的思想演变。 三、科举制度的意义: 1.科举制度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它冲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起到了抑制门阀的作用; 2.科举制扩大了官吏的来源,大批门第不高的庶族地主和知识分子,通过科举考试参加了政权,“大着登台阁,小者任郡县”; 3.科举制把读书、考试、做官紧密联系起来,从而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4.科举取士把选拔人才和官吏任命的权利,从地方豪门士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
  • 4楼网友:西岸风
  • 2021-03-15 11:11
我国最早的考试制度是科举制度。 科举制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e799bee5baa6e58685e5aeb931333431346337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1300年。科举考试必须要过童试、乡试、会试、殿试、朝考、散馆六关。 扩展资料 科举萌发于南北朝时期, 随着士族门阀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兴起,魏晋以来选官注重门第的九品中正制已无法继续下去。创建于隋朝,自隋唐科举制度确立以来,平民通过读书考试获取入仕机会,基本就是靠科举。 隋文帝即位以后,废除九品中正制。据史载,开皇三年正月,隋文帝曾下诏举“贤良”。应为开皇七年(587年),又令京官五品以上,总管、刺史,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 科举考试的内容主要是八股文。八股文主要测试的内容是经义,《诗》《书》《礼》《易》《春秋》,五经里选择一定的题目来进行写作。 题目和写作的方式都是有一定格式的。八股文中有四个段落,每个段落都要有排比句,有排比的段落,叫四比,后来又叫八股。八股文在当时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到一个人能不能升官,能不能科举考试中进士升官。 所以在小说中说:“当今天子重文章,足下何须讲汉唐。”“汉”是指汉代的文章,“唐”指的是唐诗,汉代的文章也好,唐代的诗歌也好,都不如当今皇帝所看重的八股文,八股文在当时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当时的人们都一门心思地扑在八股文上,只有八股文章才能敲开科举考试的大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科举制度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