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格言?什么叫俗语?什么叫谚语?什么叫歇后语?
答案:3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18 00:29
- 提问者网友:我的未来我做主
- 2021-02-17 19:31
都要回答~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笑迎怀羞
- 2021-02-17 19:37
俗语,也称常言,俗话,这三者应该是同义词。俗语一词,已经普遍用作语言学的术语;常言一词,带有文言的色彩;俗话一词,则有口语的气息。
有的文章中偶尔也把俗语称作成语。俗语和成语都是汉语中的约定俗成的语言形式,二者关系密切。“约定俗成”这一成语,就包含着俗、成二字。但从学习的角度来看,它们还是各有特点的。试比较下列例句:
甲、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乙、弱肉强食
甲、多年的老歪树,直不起来了
乙、积重难返
甲、后长的牛角,比先长的耳朵长
乙、后来居上
甲、捡了芝麻,丢掉西瓜
乙、因小失大
甲、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
乙、分道扬镳
甲、前怕狼,后怕虎
乙、畏首畏尾
甲、打破砂锅问到底
乙、刨根问底
甲、王八看绿豆,对上眼儿
乙、一见锺情
以上各组例句,甲、乙意思相同,甲为俗语,乙为成语。俗语以形象为主体;成语以精练为特色。俗语多为完整的句子,长短不一,运用时可以变通;成语多为四个字的稳定结构,形式整齐。俗语流行于人民群众的口头上,文字上保持着通俗的特点;成语多用作书面语,文字上趋向典雅。从这一比较中,可以从主要方面作出界定:俗语是以形象为主体的通俗的口语,它的结构形式相对稳定,而在实际运用中可以灵活变通。
这是俗语的主要内涵,就外延来说,它跟成语难免有交错的情况。俗语虽然以形象为主体,但也不排除精练;成语虽然以精练为特色,但也不排除形象。成语虽然绝大多数是四字结构,但也有一些是由四个以上的字组成的;俗语句式虽然长短不齐,但也有少量是由四个字组成的。俗语虽然多为口语,但已广泛进入文学作品,甚至哲学、科技图书中也经常用到;而随着人们教育水准的提高,成语在口语中也经常使用。这样,俗语跟成语,就可能互相渗透,存在着交错现象。如:
①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形象,八个字,成语→俗语)
②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形象,八个字,成语→俗语)
③雪上加霜(形象,四字,俗语→成语)
④习惯成自然(精练,五字,俗语→成语)
⑤不敢越雷池一步(形象,精练,七字,俗语← →成语)
俗语是口语型的,成语是书面语型的。这些语例,兼有俗语和成语的某些特点,看来俗语辞典、成语辞典都可以收录,好在这种情况并不算多。
俗语和成语,有时候也可能互相转化,并同时存在。例如:
①板凳没焐热← →席不暇暖
②打老鼠又怕碰破玉瓶儿← →投鼠忌器
③火烧眉毛顾眼前← →燃眉之急
④鸡蛋碰石头← →以卵击石
⑤鸡飞蛋打一场空← →鸡飞蛋打
⑥拉完磨杀驴← →卸磨杀驴
⑦鲁班门前弄大斧← →班门弄斧
⑧没喝过墨水← →胸无点墨
⑨怕噎了嗓子不吃饭← →因噎废食
⑩什么病吃什么药← →对症下药
①①一网打尽满河鱼← → 一网打尽
俗语语句结构如果趋向整齐,就有可能转化为成语;成语如果增加形象化的成分,就有可能转化为俗语。俗语转化为成语,仍然可以保持它的形象性;成语转化为俗语,如果缺少形象,就要加以补充,往往转化为歇后语。(参见下文歇后语)俗语与成语,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俗语有俗语的优点;成语有成语的长处。俗语使得描写生动活泼,成语使得论述铿锵有力,都值得很好学习。
二,谚语和格言
有些图书把俗语、谚语并称为俗谚,把它们汇编在一起。汇编在一起是可以理解的,但二者并不相等。谚语只是俗语的一部分,它是一些总结知识经验,寓有思想意义的俗语。如:
①白酒红人面,黄金黑世心
②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③国家的事再小也是大的,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的
④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⑤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⑥金子碎了分量在
⑦靠山山倒,靠水水流
⑧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⑨墨是可以磨浓的
⑩男人有钱就变坏;女人变坏就有钱
①①人心齐,泰山移
①②咬人的狗是不露牙的
①③只要功夫深,铁尺磨成针
格言也总结知识经验,寓有思想意义。但仔细区分,仍稍有不同。格言所总结的知识经验主要是社会方面的,多属逻辑思维,是哲理性的语句,常出自名人名著;而谚语总结的知识经验不限于社会方面,也包括自然科学、生产实践(如农谚),它出自人民群众之口,多属形象思维,是文学性的语言。这种区别,应该把格言归入书面语一类,把谚语归入口语一类。但是,也难免有交错的情况。
甲,满招损,谦受益(书面语)
乙,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口语)
甲,有志者事竟成(书面语)
乙,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口语)
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书面语)
乙,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口语)
以上三组,严格地说,甲为格言,乙为谚语。但是,由于人们教育水准的提高,这些带有文言色彩的格言也进入了口语。我们只能尽可能地加以区分,而不得不承认,实际上存在一些交错现象
俗语中一部分为谚语,另一部分是描述性的语句,它们并没有总结知识经验,而只是表述一种情态。如:
①不认这壶酒钱
②不知道哪头炕热
③蝉曳残声过别枝
④横挑鼻子竖挑眼
⑤眉毛胡子一把抓
⑥起大早,赶晚集
⑦求爷爷,告奶奶
⑧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
⑨摇头不算点头算
⑩中看不中吃
①①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①②走了穿红的,来了穿绿的
这一部分语句是描述性的,跟总结知识经验的谚语不同,而又无确定的术语,现在只是笼统地称为俗语,实在有必要把它跟谚语区别开来,给它一个确定的名称。
有的图书称之为“惯用语”,但所涉及的语言现象,却是“俚语”,如:背靠背、开夜车、乱弹琴、磨洋工、冤大头,等等。笔者以前在《俗语五千条》的前言中,曾用“熟语”来称呼描述性的俗语。熟语这一术语的定义,也不十分明确,有的辞典又把它当作高于俗语、成语的术语来使用,而它本身又跟“俗语”的读音近似,某些方言区甚至就是同音词,作为术语,自身有不足之处。再三斟酌,觉得不如用“俚语”来代替。
俚语,这个术语有时跟俗语相混,俚俗并称。这个“俚”,跟“乡里”之“里”有关,望文生义,也就是里人(乡下人)的意思。俚语常指带有方言色彩的土语。既然它有时跟俗语相混,而“惯用语”实际上又多指俚语,不如就借用“俚语”一词,来专指这些描述性的俗语。
四,歇后语、俏皮话
歇后语、俏皮话,基本上是同义词。歇后语是语言学上的术语,俏皮话是口头上的称呼。
歇后语形式上是半截话(前半为形象或事例,后半为解释、说明),实际上是要把话说得更形象些,更具体些。因此,歇后语应该包括在俗语之内。不过,歇后语中的形象常常是漫画式的,带有戏谑调侃的色彩。它用种种修辞手段,对字、词、语、句(包括俗语本身)加以修饰,使之生动活泼。因而跟谚语、描述性俗语(改称俚语),又有些不同。如:
①水仙不开花,装蒜(修饰词)
②猫哭耗子,假慈悲(修饰词组)
③大水冲了龙王庙,自己人不认自己人(修饰句子)
④木匠戴枷,自作自受(修饰成语)
⑤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修饰俗语本身)
有些成语,为了增强形象性,往往会转化成歇后语。
①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②金弹子打鸟,得不偿失
③绿绸缎上绣牡丹,锦上添花
④磨道里走路,没头没尾
⑤螃蟹过河,七手八脚
⑥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⑦屎壳郎变知了,一步登天
⑧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⑨阎王爷出告示,鬼话连篇
歇后语良莠不齐,有些歇后语内容和形象,均不见佳,有一部分,甚至是语言垃圾,不宜滥用。有些常用的歇后语,形象较好,前后结合得比较紧密,已经跟谚语、描述性的俗语(俚语)近似。如:
①黄鼠狼看鸡,越看越稀(前为形象,后为解释,经验之谈→谚语)
②竹篮子打水,一场空(前为形象,后为解释,描述性俗语→俚语)
③芝麻开花,节节高(前为形象,后为解释,描述性俗语→俚语)
综上所述,谚语,俚语(描述性的俗语),歇后语,这三部分构成俗语的整体。俗语属于口语型的语句,与书面语型的成语、格言有所区别,它们是汉语的口语和书面语的两大系统。
谚语是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的固定语句,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教训的结晶。谚语虽然简单通俗,但反映的道理却非常深刻。
歇后语
歇后语,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智慧与趣味语言,也是民间爱用的一种语法。
歇后语是广大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象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象谜底,十分自然贴切。
例如:
一个巴掌打不响 -- <孤掌难鸣>;
懒婆娘的裹脚 -- <又长又臭>。
在一般的语言中。通常只要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
最早出现"歇后"这一名称的是在唐代。《旧唐书。郑綮列传》中就已提到过有所谓"郑五歇后体"(一种"歇后"体诗)。但它作为一种语言形式和语言表现,远在先秦时期就已出现了。如《战国策。楚策四》:"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意思是说,失了羊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太晚。这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最早的歇后语。
我们有理由认为,这是当时流行在民间的俗语,是出于一般人民的生活经验。这类古代的歇后语,虽然很少见于文字记载,但在民间流传相信是不少的。如钱大昕《恒言录》所载:"千里寄鹅毛,物轻人意重,复斋所载宋时谚也。"这类歇后语,直到今天还继续为人们所使用。
在研究歇后语的渊源时,有些语言学家和语言学专著还述及其它有关名称。如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将歇后语列入"藏词"格一节介绍;郭绍虞在《谚语的研究》中,指出歇后语源起于"射覆语"(类似猜谜的一种形式);另外一些书上又列出诸如"隐语"、"谜语"、"谚语"、"缩脚语"、"俏皮话"等名称。加以比较,大都揭示出其中一些共同之处和相异之点。关于歇后语的分类,向无定说。何况还有不少歇后语,一身兼有几种性质,要划分得十分科学,是比较困难的。为了便于查阅,我们将歇后语条目中凡带有谐音字的归入一类,其余的按照比喻部分的性质分为三类。
第一,谐音类。如:
空棺材出葬 - <目(木)中无人>
小葱拌豆腐 - <一清(青)二白>
这类歇后语,是利用同音字或近音字相谐,由原来的意义引申出所需要的另一个意义。这类歇后语,往往要转几个弯,才能领悟它的意思。因而也更饶有兴味。
第二,喻事类。如:
弄堂里搬木头 - <直来直去>
冷水发面 - <没多大长劲>
这类歇后语,是用实在的或想象的事情作比方。如果对设比事情的特点、情状有所了解,也自然能领悟后半截的"谜底"。
第三,喻物类。如:
秋后的蚂蚁 - <蹦达不了几天>
棋盘里的卒子 - <只能进不能退>
这类歇后语,则是用某种或某些物件作比方。了解设比物的性质,也就能领悟它的意思。
第四,故事类。如
楚霸王举鼎 - <力大无穷>
曹操吃鸡肋 -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这类歇后语,一般是引用常见的典故、寓言和神话传说等作比方。上述两例,只要知道项羽、曹操故事的,一般也能了然。
遇有交叉兼类情况的,则归入其特点更为明显的一类。如
纸糊的琵琶 - <谈(弹)不得>
这一歇后语兼喻物、谐音,现归入谐音类。
歇后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浓郁的生活气息,幽默风趣,耐人寻味,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
有的文章中偶尔也把俗语称作成语。俗语和成语都是汉语中的约定俗成的语言形式,二者关系密切。“约定俗成”这一成语,就包含着俗、成二字。但从学习的角度来看,它们还是各有特点的。试比较下列例句:
甲、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乙、弱肉强食
甲、多年的老歪树,直不起来了
乙、积重难返
甲、后长的牛角,比先长的耳朵长
乙、后来居上
甲、捡了芝麻,丢掉西瓜
乙、因小失大
甲、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
乙、分道扬镳
甲、前怕狼,后怕虎
乙、畏首畏尾
甲、打破砂锅问到底
乙、刨根问底
甲、王八看绿豆,对上眼儿
乙、一见锺情
以上各组例句,甲、乙意思相同,甲为俗语,乙为成语。俗语以形象为主体;成语以精练为特色。俗语多为完整的句子,长短不一,运用时可以变通;成语多为四个字的稳定结构,形式整齐。俗语流行于人民群众的口头上,文字上保持着通俗的特点;成语多用作书面语,文字上趋向典雅。从这一比较中,可以从主要方面作出界定:俗语是以形象为主体的通俗的口语,它的结构形式相对稳定,而在实际运用中可以灵活变通。
这是俗语的主要内涵,就外延来说,它跟成语难免有交错的情况。俗语虽然以形象为主体,但也不排除精练;成语虽然以精练为特色,但也不排除形象。成语虽然绝大多数是四字结构,但也有一些是由四个以上的字组成的;俗语句式虽然长短不齐,但也有少量是由四个字组成的。俗语虽然多为口语,但已广泛进入文学作品,甚至哲学、科技图书中也经常用到;而随着人们教育水准的提高,成语在口语中也经常使用。这样,俗语跟成语,就可能互相渗透,存在着交错现象。如:
①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形象,八个字,成语→俗语)
②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形象,八个字,成语→俗语)
③雪上加霜(形象,四字,俗语→成语)
④习惯成自然(精练,五字,俗语→成语)
⑤不敢越雷池一步(形象,精练,七字,俗语← →成语)
俗语是口语型的,成语是书面语型的。这些语例,兼有俗语和成语的某些特点,看来俗语辞典、成语辞典都可以收录,好在这种情况并不算多。
俗语和成语,有时候也可能互相转化,并同时存在。例如:
①板凳没焐热← →席不暇暖
②打老鼠又怕碰破玉瓶儿← →投鼠忌器
③火烧眉毛顾眼前← →燃眉之急
④鸡蛋碰石头← →以卵击石
⑤鸡飞蛋打一场空← →鸡飞蛋打
⑥拉完磨杀驴← →卸磨杀驴
⑦鲁班门前弄大斧← →班门弄斧
⑧没喝过墨水← →胸无点墨
⑨怕噎了嗓子不吃饭← →因噎废食
⑩什么病吃什么药← →对症下药
①①一网打尽满河鱼← → 一网打尽
俗语语句结构如果趋向整齐,就有可能转化为成语;成语如果增加形象化的成分,就有可能转化为俗语。俗语转化为成语,仍然可以保持它的形象性;成语转化为俗语,如果缺少形象,就要加以补充,往往转化为歇后语。(参见下文歇后语)俗语与成语,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俗语有俗语的优点;成语有成语的长处。俗语使得描写生动活泼,成语使得论述铿锵有力,都值得很好学习。
二,谚语和格言
有些图书把俗语、谚语并称为俗谚,把它们汇编在一起。汇编在一起是可以理解的,但二者并不相等。谚语只是俗语的一部分,它是一些总结知识经验,寓有思想意义的俗语。如:
①白酒红人面,黄金黑世心
②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③国家的事再小也是大的,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的
④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⑤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⑥金子碎了分量在
⑦靠山山倒,靠水水流
⑧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⑨墨是可以磨浓的
⑩男人有钱就变坏;女人变坏就有钱
①①人心齐,泰山移
①②咬人的狗是不露牙的
①③只要功夫深,铁尺磨成针
格言也总结知识经验,寓有思想意义。但仔细区分,仍稍有不同。格言所总结的知识经验主要是社会方面的,多属逻辑思维,是哲理性的语句,常出自名人名著;而谚语总结的知识经验不限于社会方面,也包括自然科学、生产实践(如农谚),它出自人民群众之口,多属形象思维,是文学性的语言。这种区别,应该把格言归入书面语一类,把谚语归入口语一类。但是,也难免有交错的情况。
甲,满招损,谦受益(书面语)
乙,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口语)
甲,有志者事竟成(书面语)
乙,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口语)
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书面语)
乙,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口语)
以上三组,严格地说,甲为格言,乙为谚语。但是,由于人们教育水准的提高,这些带有文言色彩的格言也进入了口语。我们只能尽可能地加以区分,而不得不承认,实际上存在一些交错现象
俗语中一部分为谚语,另一部分是描述性的语句,它们并没有总结知识经验,而只是表述一种情态。如:
①不认这壶酒钱
②不知道哪头炕热
③蝉曳残声过别枝
④横挑鼻子竖挑眼
⑤眉毛胡子一把抓
⑥起大早,赶晚集
⑦求爷爷,告奶奶
⑧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
⑨摇头不算点头算
⑩中看不中吃
①①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①②走了穿红的,来了穿绿的
这一部分语句是描述性的,跟总结知识经验的谚语不同,而又无确定的术语,现在只是笼统地称为俗语,实在有必要把它跟谚语区别开来,给它一个确定的名称。
有的图书称之为“惯用语”,但所涉及的语言现象,却是“俚语”,如:背靠背、开夜车、乱弹琴、磨洋工、冤大头,等等。笔者以前在《俗语五千条》的前言中,曾用“熟语”来称呼描述性的俗语。熟语这一术语的定义,也不十分明确,有的辞典又把它当作高于俗语、成语的术语来使用,而它本身又跟“俗语”的读音近似,某些方言区甚至就是同音词,作为术语,自身有不足之处。再三斟酌,觉得不如用“俚语”来代替。
俚语,这个术语有时跟俗语相混,俚俗并称。这个“俚”,跟“乡里”之“里”有关,望文生义,也就是里人(乡下人)的意思。俚语常指带有方言色彩的土语。既然它有时跟俗语相混,而“惯用语”实际上又多指俚语,不如就借用“俚语”一词,来专指这些描述性的俗语。
四,歇后语、俏皮话
歇后语、俏皮话,基本上是同义词。歇后语是语言学上的术语,俏皮话是口头上的称呼。
歇后语形式上是半截话(前半为形象或事例,后半为解释、说明),实际上是要把话说得更形象些,更具体些。因此,歇后语应该包括在俗语之内。不过,歇后语中的形象常常是漫画式的,带有戏谑调侃的色彩。它用种种修辞手段,对字、词、语、句(包括俗语本身)加以修饰,使之生动活泼。因而跟谚语、描述性俗语(改称俚语),又有些不同。如:
①水仙不开花,装蒜(修饰词)
②猫哭耗子,假慈悲(修饰词组)
③大水冲了龙王庙,自己人不认自己人(修饰句子)
④木匠戴枷,自作自受(修饰成语)
⑤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修饰俗语本身)
有些成语,为了增强形象性,往往会转化成歇后语。
①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②金弹子打鸟,得不偿失
③绿绸缎上绣牡丹,锦上添花
④磨道里走路,没头没尾
⑤螃蟹过河,七手八脚
⑥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⑦屎壳郎变知了,一步登天
⑧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⑨阎王爷出告示,鬼话连篇
歇后语良莠不齐,有些歇后语内容和形象,均不见佳,有一部分,甚至是语言垃圾,不宜滥用。有些常用的歇后语,形象较好,前后结合得比较紧密,已经跟谚语、描述性的俗语(俚语)近似。如:
①黄鼠狼看鸡,越看越稀(前为形象,后为解释,经验之谈→谚语)
②竹篮子打水,一场空(前为形象,后为解释,描述性俗语→俚语)
③芝麻开花,节节高(前为形象,后为解释,描述性俗语→俚语)
综上所述,谚语,俚语(描述性的俗语),歇后语,这三部分构成俗语的整体。俗语属于口语型的语句,与书面语型的成语、格言有所区别,它们是汉语的口语和书面语的两大系统。
谚语是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的固定语句,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教训的结晶。谚语虽然简单通俗,但反映的道理却非常深刻。
歇后语
歇后语,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智慧与趣味语言,也是民间爱用的一种语法。
歇后语是广大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象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象谜底,十分自然贴切。
例如:
一个巴掌打不响 -- <孤掌难鸣>;
懒婆娘的裹脚 -- <又长又臭>。
在一般的语言中。通常只要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
最早出现"歇后"这一名称的是在唐代。《旧唐书。郑綮列传》中就已提到过有所谓"郑五歇后体"(一种"歇后"体诗)。但它作为一种语言形式和语言表现,远在先秦时期就已出现了。如《战国策。楚策四》:"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意思是说,失了羊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太晚。这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最早的歇后语。
我们有理由认为,这是当时流行在民间的俗语,是出于一般人民的生活经验。这类古代的歇后语,虽然很少见于文字记载,但在民间流传相信是不少的。如钱大昕《恒言录》所载:"千里寄鹅毛,物轻人意重,复斋所载宋时谚也。"这类歇后语,直到今天还继续为人们所使用。
在研究歇后语的渊源时,有些语言学家和语言学专著还述及其它有关名称。如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将歇后语列入"藏词"格一节介绍;郭绍虞在《谚语的研究》中,指出歇后语源起于"射覆语"(类似猜谜的一种形式);另外一些书上又列出诸如"隐语"、"谜语"、"谚语"、"缩脚语"、"俏皮话"等名称。加以比较,大都揭示出其中一些共同之处和相异之点。关于歇后语的分类,向无定说。何况还有不少歇后语,一身兼有几种性质,要划分得十分科学,是比较困难的。为了便于查阅,我们将歇后语条目中凡带有谐音字的归入一类,其余的按照比喻部分的性质分为三类。
第一,谐音类。如:
空棺材出葬 - <目(木)中无人>
小葱拌豆腐 - <一清(青)二白>
这类歇后语,是利用同音字或近音字相谐,由原来的意义引申出所需要的另一个意义。这类歇后语,往往要转几个弯,才能领悟它的意思。因而也更饶有兴味。
第二,喻事类。如:
弄堂里搬木头 - <直来直去>
冷水发面 - <没多大长劲>
这类歇后语,是用实在的或想象的事情作比方。如果对设比事情的特点、情状有所了解,也自然能领悟后半截的"谜底"。
第三,喻物类。如:
秋后的蚂蚁 - <蹦达不了几天>
棋盘里的卒子 - <只能进不能退>
这类歇后语,则是用某种或某些物件作比方。了解设比物的性质,也就能领悟它的意思。
第四,故事类。如
楚霸王举鼎 - <力大无穷>
曹操吃鸡肋 -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这类歇后语,一般是引用常见的典故、寓言和神话传说等作比方。上述两例,只要知道项羽、曹操故事的,一般也能了然。
遇有交叉兼类情况的,则归入其特点更为明显的一类。如
纸糊的琵琶 - <谈(弹)不得>
这一歇后语兼喻物、谐音,现归入谐音类。
歇后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浓郁的生活气息,幽默风趣,耐人寻味,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污到你湿
- 2021-02-17 21:31
1.名人说的叫格言
2.古人说的叫俗语
3.流传至今的叫谚语
4.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像谜面的为比喻语,后一部分像谜底的为解说语.
- 2楼网友:煞尾
- 2021-02-17 21:03
谚语: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人不亏地皮,地不亏肚皮。
人不缺地的工,地不缺人的粮。
人不在大小,马不在高低。
人到四十五,正是出山虎。
人多出韩信,智多出孔明。
人多出正理,谷多出好米
人多智谋广,柴多火焰高。
人各有能有不能。
人各有心,物各有主。
人合心,马合套。
人哄地皮,地哄肚皮。
人活七十稀,请教不为低。
人急投亲,鸟急投林。
人家夸,一朵花;自己夸,人笑话。
人敬有的,狗咬丑的。
人老眼昏,鹰老爪钝。
人怕饿,地怕荒。
人怕话多,活怕人做。
人怕没脸,树怕没皮
人怕伤心,树怕剥皮。
人怕信心齐,虎怕成群。
人强人欺病,人弱病欺人。
人勤病就懒,人懒病就勤。
人勤地长苗,人懒地长草。
格言:
1、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2、造物之前,必先造人。
3、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冯两努——香港著名推销商)
4、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5、若不给自己设限,则人生中就没有限制你发挥的藩篱。
6、赚钱之道很多,但是找不到赚钱的种子,便成不了事业家。
7、蚁穴虽小,溃之千里。
8、最有效的资本是我们的信誉,它24小时不停为我们工作。
9、绊脚石乃是进身之阶。
10、销售世界上第一号的产品——不是汽车,而是自己。在你成功地把自己推销给别人之前,你必须百分之百的把自己推销给自己。
11、即使爬到最高的山上,一次也只能脚踏实地地迈一步。
12、积极思考造成积极人生,消极思考造成消极人生。
13、人之所以有一张嘴,而有两只耳朵,原因是听的要比说的多一倍。
14、别想一下造出大海,必须先由小河川开始。
15、有事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16、你的脸是为了呈现上帝赐给人类最贵重的礼物——微笑,一定要成为你工作最大的资产。
17、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
18、世上并没有用来鼓励工作努力的赏赐,所有的赏赐都只是被用来奖励工作成果的。
19、即使是不成熟的尝试,也胜于胎死腹中的策略。
20、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都看到某种忧患。
21、出门走好路,出口说好话,出手做好事。
22、旁观者的姓名永远爬不到比赛的计分板上。
23、上帝助自助者。
24、怠惰是贫穷的制造厂。
25、莫找借口失败,只找理由成功。(不为失败找理由,要为成功找方法)
歇后语:
阿斗的江山——白送
阿斗式的人物——没能耐
阿二吹笙——滥竽充数
阿二当郎中——没人敢请
阿二满街串——吊儿郎当
阿哥吃面——瞎抓
阿婆留胡子——反常
阿庆嫂倒茶——滴水不漏;点滴不漏
挨鞭子不挨棍子——吃软不吃硬
挨打的狗去咬鸡——拿别人出气
挨打的乌龟——缩脖子啦
挨刀的鸭子——乱窜
挨了巴掌赔不是——奴颜媚骨
挨了棒的狗——气急败坏
挨了打的鸭子——乱窜
挨了刀的肥猪——不怕开水烫
挨了刀的皮球——瘪了
挨了霜的狗尾巴草——蔫了
挨着火炉吃海椒(辣椒〕——里外发烧
矮梯子上高房——搭不上言(檐)
矮子穿高跟鞋——高也有限
矮子打狼——光喊不上
矮子放风筝——节节高;节节上升
矮子放屁——低声下气
矮子观光——随声附和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