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恰到好处】《恰到好处》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28 08:23
  • 提问者网友:呐年旧曙光
  • 2021-01-28 00:49
【恰到好处】《恰到好处》阅读答案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往事埋风中
  • 2021-01-28 02:08
【答案】 善于描写一个人的美,莫如宋玉,他在《登徒子好色赋》里是这样描写“东家之子”的美:“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东家之子的美,真是“恰到好处”,稍为多一点,或稍为少一点,就不美,俺们不管做什么事都需要“恰到好处”,京戏著名演员演出,总讲究不瘟不火,优秀的歌手在热情地歌唱时,情真又能自持,工人炼钢需注意火候,做政治工作要掌握分寸,一句话:“过”与“不及”都不好,“不及”就是“不够”,许多人都了解这是不好的,或者说这是“不够好”,“过”就是“过火”,“过火”,却往往容易被认为好,说这是“深”、“透”,是“彻底”,难道不好吗?其实过头,常常把好事做成坏事,事情做得过一分,就会走向反面,失眠不好,睡觉睡得着就好;但睡觉过多就可能变成懒汉,劳动好,但劳动过累,就要妨碍健康,而对健康过于注意的人,又常常会造成精神上的一种负担,老是疑心自己有病,结果反而把身体搞坏,列宁说过:“只要向前多走一小步——看来仿佛向同一方向前进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错误,”这话讲得多么深刻,写到这里,有人会问:“依你说,一个漂亮的姑娘,个儿要高,又不能太高,脸要白,又不能太白;要白里透红,又不能太红,什么事都要不长不短,不快不慢,不多又不少,那岂不是变成折衷主义吗?孔夫子讲过:过犹不及,你的说法很像儒家的中庸之道,”我说:不是折衷主义,折衷主义是按自己的主观,把长和短、快和慢、多和少加起来被二除的东西,自己以为“恰到好处”,其实是一种主观上的想象,我说的“恰到好处”,也不是中庸之道,中庸之道的“过”与“不及”,是按孔子所说的标准来衡量的,俺们常说办事要恰如其“分”,这“分”也就是标准的意思,孔夫子认为的“分”和俺们的不同,马克思主义者对“过”与“不及”有自己的标准,那就是客观的实践的标准,这个客观的标准就是实事求是,就是从实际出发,按事物本身的规律做事,要经过实践的检验,寻找这个客观标准,就要下番调查研究功夫,认真走群众路线;而且要善于在实际行动中小结出经验来,只有这样,才能精确地判断什么情况是“过”,什么情况是“不及”,才能使俺们的工作做得“恰到好处”.1、本文主要观点是?2、开头以【东家之子】入题,有何好处?3、第④段作者议论“过”与“不及”,着重议论的是___,着重议论这方面是因为___4、作者首先针对一些人的疑问,把___与___作了区别,然后阐明____,最后告诉人们___.5、你认为哪一段更适合做③段事实论据.材料…………为什么?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人類模型
  • 2021-01-28 03:27
回答的不错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