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致命的母爱(刘墉)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8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2-25 21:51
  • 提问者网友:做自己de王妃
  • 2021-12-24 23:17
致命的母爱 (刘墉) 敌兵冲进民宅,以枪口对准男主人的胸膛,命令女主人拿出仅存的食物,并占据了他们唯一的房间。
夜深了,精被力竭的敌兵纷纷睡去,月光洒进窗口,照在浑身泥沙、满脸倦容的敌兵身上。“都是人子啊!才十七八岁,还不完全懂事呢!在家恐怕还要母亲提醒他多穿衣服的孩子,孩子,一股母爱和同情油然从心底升起,“夜里多冷,那孩子的军毯居然滑落了!”
女主人缓缓站起,轻步走到敌兵身边,惟恐自己的脚步会惊醒那年轻人的故乡梦。
“你的梦里或许正有着疼爱你的母亲呢!”女主人弯下身,拾起军毯为年轻人盖上。
突然,那敌兵张开双眼,吃惊地浑身震动,如同野兽般怒吼,明晃晃的刺刀穿透了女主人的胸膛,滴血的刀尖在月光下闪着寒光。
接着又一声枪响,冲过去援救的男主人,也倒在了血泊中。
“这女人居然想暗算我!”年轻的敌兵喃喃地抽出刺刀,“妈啊!幸亏我被惊醒,也幸亏您在梦中保护,否则我就再也看不见您了!”
1.是什么促使女主人给敌兵盖上军毯?

2.如果不写女主人因给敌兵盖军毯招来杀身之祸,而是写女主人仇恨侵略者,趁敌兵熟睡之际,不声不响地杀死敌兵,艺术效果有什么不同?

3.文章结尾有什么意味?

4.你认为女主人该不该给侵略者盖军毯?为什么?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怀裏藏嬌
  • 2021-12-25 00:19
1.抑制不住的母爱本能和善良的心2.如果情节按后者发展,体现的是女主人的英勇和壮烈,读来还不至于震撼人心;本文则采用对比的手法,让崇高的母爱在滴血的刀尖下毁灭了,演绎了又一出《农夫和蛇》的故事,这就制造了极大的反差,深刻地揭示了主题,控诉了泯灭人性的战争,令读者的心无法平静。 3.敌兵杀错了人却还暗自庆幸自己,他深爱着自己的母亲,却亲手毁灭了另一个正爱着他的“母亲”。他的自语令人心痛,耐人寻味:是罪恶的战争使人的灵魂扭曲、人性泯灭,是战争撕碎了这温馨的人间至情,使神圣的母爱遭到无情的践踏。 4.答“该”(理由可以是“母爱的伟大”之类)与“不该”(理由可以是“对侵略者不可心慈手软”之类)均可。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风格不统一
  • 2021-12-25 01:50
收益了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