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公孙仪不受鱼】求公孙仪不受鱼的文言文的翻译和字的注释

答案:2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26 14:25
  • 提问者网友:你给我的爱
  • 2021-01-26 07:25
【公孙仪不受鱼】求公孙仪不受鱼的文言文的翻译和字的注释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野慌
  • 2021-01-26 08:44
【答案】 【原文】  公孙仪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仪子不受.其弟子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虽嗜鱼,此不必致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此明夫(fú)恃人不如自恃也;明于人之为己者不如己之自为也.(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公仪休相鲁而嗜鱼,一国献鱼,公仪子弗受,其弟子谏曰:“夫子嗜鱼,弗受何也?”答曰:“夫唯嗜鱼,故弗受.夫受鱼而免于相,虽嗜鱼,不能自给鱼,毋受鱼而不免于相,则能长自给鱼.”此明于为人为己者也.9选自《淮南子·道应训》
  【注释】
    1 公孙仪:春秋时鲁穆公的相,《史记·循吏列传》作公仪休.复姓公孙,名仪.
    2 相鲁:做鲁国宰相.相:做宰相.
    3 公仪子:对公孙仪的尊称.
    4 尽:都
    5 夫子:古代对成年男子的尊称.
    6 下人:迁就他人.
    7 枉:违法曲断.
    8 即:假如.
    9 给:供给.
    10 一:全.
    11 谏:规劝.
    12 唯:只因为.
    13 既无:若不.
    14 弟子:学生.
    15 嗜:喜欢,喜爱.
    16 之:代词,代公孙仪.
    17 弟子:学生.
    18 嗜:十分喜欢.
    19 既无:若不.
    20 受:接受.
    21 故:所以.
    22 虽:虽然.
    23 尽:都.
    24 色:脸色
  【译文】  公孙仪做鲁国的宰相,并且特别喜欢吃鱼,全国都的人都争相买鱼来献给他,公孙仪先生却不接受.他的弟子劝他说:“您喜欢吃鱼而不接受别人的鱼,这是为什么?”他回答说:“我正因为爱吃鱼,我才不接受.假如收了别人献来的鱼,一定会有迁就他们的表现;有迁就他们的表现,就会歪曲和破坏法律;歪曲和破坏法律就会被罢免相位.虽然(我)爱吃鱼,这些人不一定再送给我鱼,我又不能自己供给自己鱼.如果不收别人给的鱼,就不会被罢免宰相,尽管爱吃鱼,我能够长期自己供给自己鱼.”公孙仪懂得依靠别人不如依靠自己.
  公孙仪①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仪子不受.其弟子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②受鱼,必有下人③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虽嗜鱼,彼必不能常给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注释:①公孙仪:《史记·循吏列传》作公仪休,春秋时鲁穆公的相.②即:假如.③下人:迁就他人.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枉于法,则免于相免:避免.
  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 尽:都.
  其弟子谏曰…… 谏:下对上规劝.
  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唯:正因为.
  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3.公孙仪为什么将“受鱼”与“枉法”联系在一起?这表现了公孙仪什么样的思想性格?
  答案:
  1.A (免——被罢免 )
  2.这是明白了依靠别人不如依靠自己的道理啊!(意思对即可.评分点:明、恃)
  3.有道理.公孙仪认为接受了别人送的鱼,就欠了人情,顾虑到人情,执法就有失公正.这表现了公孙仪清醒自律、廉洁奉公的思想性格.(意思接近即可)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春色三分
  • 2021-01-26 09:20
这下我知道了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