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北史·郭祚传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2-24 12:49
  • 提问者网友:骑士
  • 2021-12-23 13:1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郭祚,字季佑,太原晋阳人,魏车骑将军淮弟亮之后也。少孤贫,姿貌不伟,乡人莫之识。有女巫相祚后当富贵。祚涉历经史,习崔浩之书,尺牍文章见称于世。弱冠为州主簿,刺史孙小委之书记。孝文初,举秀才,对策上第,拜中书博士。转中书侍郎,迁尚书左丞,长兼给事黄门侍郎。祚清勤在公,夙夜匪懈,帝甚赏之。从南征,及还,正黄门。车驾幸长安,行经渭桥,过淮庙,问祚曰:“是卿祖宗所承邪?”祚曰:“是臣七世伯祖。”帝曰:“先贤后哲,顿在一门。”祚对曰:“昔臣先人以通儒英博,唯事魏文。微臣虚薄,遭奉圣明,自惟幸甚。”因敕以太牢祭淮庙,令祚自撰祭文。祚承禀注疏,特成勤剧。百官夕饮清徽后园。孝文举觞赐祚及崔光曰:“郭祚忧勤庶事,独不欺我。崔光温良博物,朝之儒秀。不劝此两人,当劝谁也?”其见知若此。孝文崩,咸阳王禧等奏祚兼吏部尚书。宣武末年,迁左仆射。先是,梁将康绚遏淮,将灌扬、徐。祚表曰:“萧衍狂狡,擅断川渎,役苦人劳,危亡已兆。宜敕扬州选一猛将,遣当州之兵,令赴浮山,表里夹攻。”朝议从之。于时领军于忠恃宠骄恣,崔光之徒,曲躬承接。祚心恶之,乃遣子太尉从事中郎景尚说高阳王雍,令出忠为州。忠闻而大怒,矫诏杀祚。祚达于政事,凡所经履,咸为称职,每有断决,多为故事。名器既重,时望亦深,一朝非罪见害,远近莫不惋惜。灵太后临朝,遣使吊慰,追复伯爵。谥文贞公。(节选自《北史·郭祚传》)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夙夜匪懈,帝甚赏之匪:同“非”,不 B.车驾幸长安,行经渭桥幸:宠幸 C.先贤后哲,顿在一门顿:全,都 D.每有断决,多为故事故事:先例,旧制 2.以下各组句子中,划线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因敕以太牢祭淮庙/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B.崔光温良博物,朝之儒秀/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C.于时领军于忠恃宠骄恣/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D.乃遣子太尉从事中郎景尚说高阳王雍/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3.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郭祚有才干,二十岁时就担任州里的主簿,掌管书牍记录。后在朝廷为官,颇受孝文帝赏识。 B.魏车骑将军郭淮的弟弟是郭祚的七世伯祖,经过其庙时,孝文帝赐他用太牢祭祀,并亲自撰写祭文。 C.梁将康绚拦截淮水淹灌扬州、徐州,郭祚认为这样做力役艰苦、人民辛劳,危亡的征兆已显露,应派扬州将士内外夹击。 D.孝文帝时,崔光也受恩宠,但后来却逢迎权臣于忠。郭祚因图谋调于忠到州中任职,最终遭来杀身之祸。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少孤贫,姿貌不伟,乡人莫之识。(3分) ▲ ▲ (2)祚涉历经史,习崔浩之书,尺牍文章见称于世。(3分) ▲ ▲ (3)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4分) ▲ ▲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摆渡翁
  • 2021-12-23 14:30
【答案】1.C2.D3.B4.(1)年少时父母去世,孤独贫困,身材不魁梧,家乡人不认识他。(2)郭祚涉猎(或广泛阅读)经籍史册,学习崔浩的书法,书信文章被世人称道。(3)越过其他国家而把远地(郑国)当作边邑,您知道这是很困难的。怎么要用灭郑来给邻国(晋国)增加(土地)呢? 【解析】1.幸:帝王亲临2.A.于是,就/通过;B.助词,的/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C.介词,在/表被动;D.于是,就3.所经过的是郭淮庙,郭淮是郭祚的七世伯祖,并非孝文帝亲自撰写祭文4.本题主要考查文言文翻译,注意这些词的意思:(1)“孤”、“伟”各1分,“莫之识”为宾语前置句,1分;(2)“涉历”、“书”各1分,“见称于世”为被动句,1分;(3)“鄙”、“焉”“陪”各1分;句意正确1分。附文言文参考译文:郭祚字季佑,是太原晋阳人,是曹魏车骑将军郭淮的弟弟郭亮的后裔。年少时父母去世,孤独贫困,身材不魁梧,家乡人不认识他。有个女巫给郭祚看相说他今后将要富贵。郭祚涉猎经籍史册,学习崔浩的书法,书信文章被世人称道。成年后任州主簿,刺史孙小委任他掌管书牍记录。孝文帝初年,被推举为秀才,在朝廷回答策问列在上等,被任命为中书博士。改任中书侍郎,升尚书左丞,长兼给事黄门侍郎。郭祚为官清廉勤奋,日夜不懈怠,皇帝十分赏识他。随从南征,等到返回,任黄门侍郎。皇帝前往长安,路过渭桥,经过郭淮庙,询问郭祚说:“他是你所继承的祖先吗?”郭祚说:“是臣下的七世伯祖。”皇帝说:“先代贤人后代英才,都出自一个家族。”郭祚回答说:“臣下的先人通儒英博,仅侍奉魏文帝。微臣渺小浅薄,遇到圣明天子,自己感到荣幸至极。”皇帝于是下令用太牢祭祀郭淮庙,命郭祚亲自作祭文。郭祚奉命注释登录,特别辛勤劳累。百官晚上在清徽后园宴饮,孝文帝举杯赏赐郭祚和崔光说:“郭祚忧虑辛劳各项事务,惟独不辜负我。崔光温和善良博识多智,是朝中的儒士精英。不奖励这两人,该奖励谁呢?”他就是如此地受到知遇。孝文帝逝世,咸阳王元禧等人上奏郭祚兼吏部尚书。宣武帝末年,升任左仆射。在这以前,梁国将领康绚拦截淮水,将要淹灌扬州、徐州。郭祚上奏疏说:“萧衍狂妄狡猾,擅自截断河流,力役艰苦人民辛劳,危亡的征兆已显露。应该命令扬州挑选一员猛将,派遣该州的兵士,命他们赶往浮山,内外夹攻。”朝廷商议听从他的建议。在这时,领军于忠仗恃宠信骄横恣意,崔光之流,曲意逢迎。郭祚心中厌恶于忠,就派遣儿子太尉从事中郎景尚游说高阳王元雍,让他调于忠到州中任职。于忠听说后大怒,假称诏令杀死郭祚。郭祚通达政事,凡所任职位,都很称职,他的好多有所决断之事,多有旧制可循。地位既高,声望也广,突然之间无罪被杀,远近之人无不惋惜。灵太后临朝听政,派人吊祭慰问,追复他的伯爵。谥号为文贞公。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风格不统一
  • 2021-12-23 15:05
正好我需要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