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谏太宗十思疏魏徵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7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03 11:37
  • 提问者网友:我的未来我做主
  • 2021-01-03 02:22
诗文阅读鉴赏 谏太宗十思疏 魏徵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望国之治,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奔车朽索,其可忽乎?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以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 下列句中加点字词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望国之治 治:安定,太平 B.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当:承担,主持 C.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 休:休养,休息 D.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克:能够 下列各组中加点字词意义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B. 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缇骑按剑而前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C. 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D.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⑴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 ⑵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本文成为封建时代的君臣宝鉴,是因其鲜明地提出守成时期居安思危、防微杜渐的治国思想。第一、二段在论述这一思想时运用了什么方法,请结合文本分析。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等灯
  • 2021-01-03 03:48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⑴用严酷的刑罚监督百姓,用威风怒气来吓唬百姓。(注意“董”的解释和“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状语后置) ⑵选拔有才能的人而后任用他,挑选好的意见而后听从它。(注意“简”的解释) 【小题4】比喻论证:第一段借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只是妄想的比喻,说明人君不考虑“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却想获得长治久安是不可能的。 正反对比论证:人君未得天下时,忧患深重,能团结臣民、竭诚待下,终于得到天下;但得天下后,难免踌躇满志、纵情傲物,对百姓滥用刑威,最终百姓积怨,天下岌岌可危。一正一反间,论证了“居安思危”的重要性。(一种论证方法2分,两种3分) 解析: 【小题1】休:美好,福祉 【小题2】(A项而:表转折/表修饰; B项以:表修饰/介词,因为; C项所:所字结构/表被动; D项之:取消句子独立性) 【小题3】略 【小题4】略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長槍戰八方
  • 2021-01-03 04:36
这个解释是对的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