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筷子中的文化》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2-24 16:02
  • 提问者网友:椧運幽默
  • 2021-12-23 16:35
《筷子中的文化》朱启新①古人称筷子为“箸”,这个专称自商代一直沿用至宋末,到了明代才逐渐称“箸”为筷子。如明人陆荣《椒周杂记》载,吴中民间行船时忌说“住”,因箸同“住”音(“住”,慢),所以要把“住”改为“快”,“箸”便叫成“筷子”了。以后,一些读书人也渐称“箸”为“筷”。②用筷历史,已有3000多年,早在商代,纣王已用象(牙)箸。在长期的使用中,根据考古资料提供的信息,既有器形的变化,也有制作质地的不同。③筷子的器形,最初,两头同样粗细。先秦时期乃至汉初的“箸”,都是上下一般粗细,分不出手握的筷头和夹食的筷足。(已知)最早的铜筷出自云南一墓中,整体圆柱形,长约20多厘米,属春秋晚期。安徽出土的一批东周青铜器中也有铜筷一双,细长方形,残长23厘米,宽4毫米。及至宋代,筷子的粗细又有了变化。四川发现的一座宋代窖藏出土的一双铜筷,长24厘米,筷首与筷足,粗细已很分清了。④古代的箸,长短并无定制,约20厘米左右。形体有方有圆,其径一般在4厘米左右,最粗不会超过6厘米,比今日用筷要细——古人之箸用来夹羹汤中的菜。《礼记 曲礼》说:“羹之有菜者用挟(即“箸”),其无菜者不用挟。”夹羹内的菜,分量不多也不重,不同今日要夹大块食物,或者用劲撕裂食物。箸之细径不碍使用。⑤制箸材料,通常采用竹、木。此外尚有铜、玉、骨、银等。最广泛使用的是竹制和木制。筷子作为我国文化特征之一,源远流长。各地也都有名筷生产,如北京的雕琢玉筷,成都的刻花竹筷,杭州的天竹圆头筷,广州的乌木筷和象牙筷……真是很美。⑥筷子挺直,宁折不曲。唐玄宗李隆基特赐给宰相宋碌一双金筷,以表彰他的秉性耿直如筷。明代程良规的《咏竹箸》诗,写得也很有意思:“殷勤问竹箸,甘苦乐先尝。滋味他人好,尔空来往忙。”此诗语句通俗,热情讴歌了筷子默默为他人奉献的精神。 (有删改)1.文章第二段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2.第三段括号里的“已知”能删除吗?为什么?(3分) 3.文章结尾处引用明代程良规的《咏竹箸》诗,有什么作用?(2分)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妄饮晩冬酒
  • 2021-12-23 17:38
1.列数字、举例子。具体准确地说明我国筷子的历史悠久。2.不能去掉,“已知”是“目前所知道”的意思,起限制作用;写出了现在所知道最早的铜筷是出自云南一墓中,不包含未知的情况; “已知”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3.形象的写出筷子默默为他人奉献的精神,增添了文章的文化内涵,同时也体现出说明文语言生动形象的一面。(回答两点,即可得2分)【解析】1.试题分析:“已有3000多年”是列数字,“纣王已用象(牙)箸”是举例子。考点:说明方法理解。点评:本题不难,文字信息提示明确。列数字和举例子是说明文常用的说明方法,所要注意的是,年份有两种表达方式,一各是年数,如“3000多年”,这是列数字,一种是“年份”,比如“1898年……”之类,就不是例数字,而是举例子。2.试题分析:历史上很多事情无记载,无记载不能说不存在,所以说明时要准确的说明情况,用“已知”之类的限制性词语来限定。考点: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点评:本题不难,在说明文教学中老师常讲解的问题,学生比较熟悉。说明文是真实地科学地介绍知识的文体,准确,是说明文的要求。语言的准确表现在表述问题要符合客观实际。3.试题分析:根据“殷勤问竹箸,甘苦乐先尝。滋味他人好,尔空来往忙”诗的内容理解说明文的生动性。考点:说明文中描写语言。点评:本题不难,最后一般文字的意义容易理解。说明文不仅要求科学性真实性,有时也不乏生动性,用一些描述性语言,增加说明文的举趣味性。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三千妖杀
  • 2021-12-23 18:02
我明天再问问老师,叫他解释下这个问题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