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横渠四句的当代意义

答案:1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05 21:44
  • 提问者网友:最爱你的唇
  • 2021-02-05 14:35
横渠四句的当代意义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长青诗
  • 2021-02-05 15:23
问题一:“横渠四句”对我们的现实人生有何指导意义 1、“横渠四句”是张载的名言
“横渠四句”包括: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张载(1020-1077,字子厚)是中国北宋时期哲学家。祖籍大梁(今河南开封),生于长安(今陕西西安),后居郿县横渠镇(今陕西眉县横渠镇),曾在当地长期讲学,被人们尊称为横渠先生。
“横渠四句”体现了中国众多知识分子的思想境界和历史使命观。
2、“横渠四句”对当今知识分子现实人生的指导意义
用现代语言来说,“为天地立心”就是“学者要用精神力量(心)认清客观世界(天地)的本质和规律,为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确立坚实的理性基础。”
用现代语言来说,“为生民立命”就是“学者要关心人民的命运、反映人民的心声、消解人民的苦难,增进人民的福祉。”学术研究不能哗众取宠,要有利于广大老百姓安身立命和安居乐业。
用现代语言来说,“为往圣继绝学”就是“学者要批判地继承前人的学术成果,创造新的科学理论和实用技术,并通过宣传、教育和推广使人类文明不断延续下去。”
用现代语言来说,“为万世开太平”就是“学者要有崇高的社会理想,维护社会中积极的进步的因素,抨击社会中消极的落后的东西,并向人们指明通往美好未来的光明大道。”学术研究首先要有现实性的人文关怀,尽量避免给社会添乱;学术研究还要有前瞻性的理论视野,力求经得起历史考验。问题二:横渠四句的含义是什么? 横渠四句的含义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译文:为天地确立起生生之心,为百姓指明一条共同遵行的大道,继承孔孟等以往的圣人不传的学问,为天下后世开辟永久太平的基业。问题三:《横渠四句》的主旨是什么 北宋理学大师张载(1020-1078),理学创始人之一,与周敦颐、邵雍、程颐、程颢,合称“北宋五子”。字子厚,汉族,大梁(今河南开封)人,徙家凤翔郿县(今陕西眉县)横渠镇,人称横渠先生,他的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被当代哲学家冯友兰先生誉为“横渠四句”,言简意宏,一直被人们传颂不衰。虽时隔近千年,这四句话却依然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 为天地立心
对这句话的理解,各有千秋。而由于理解的不同,对读者的启发也就不完全一样。要深刻理解张载的思想以及宋明理学的主旨,才能洞悉其中的意蕴。宋明理学之“理”,实际上就是天地人生的根本规律,是对宇宙人生的终极关怀。理学家认为,“理”是万有之本体和主宰,所以,宋明理学家之“理”,相当于老子的“道”,也相当于《易经》的太极。
因此,“为天地立心”之“心”,就是“理”,就是自然根本法则,就是天道。这里用了拟人手法,天地本无心,没有主观意识,但是人有心,人心是人之主宰,天道是天地之主宰,故谓“天地之心”。
另外一个关键字是“立”,天地本有规律,不劳人为,但是天地之规律,也即天地之心,不是所有人能够轻易明了的。所以,圣贤们有必要将天地之心揭示出来,亮出来,以便世人认识她,遵循她,从而有望达至天下大同,开创太平盛世。
陆九渊、王阳明先生深刻指出,天地之心自在人心,心即理,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天心天理即良知,每个人只有致良知,知行合一,才会实现个人幸福,天下太平。
作为统治者,治理国家必须有合理的理论根据,不然,一切均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也就只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可久远,也无法实现将人民带至理想社会的初衷。明了天地之心,依据自然规律来治理国家,应该是一条颠簸不破的法则。
二、 为生民立命
关键在于理解“立命”。人人都有命,关键是人所有的这个命是什么状态,如果“命”被他人操控,不能自主,那么,这个命的质量就大打折扣。如古代奴隶,人身都可以被奴隶主随意标价买卖,还何以谈“立命”呢?所以,立命,就是让老百姓真正实现人格独立,充分享受做人的尊严。
要让老百姓活得有尊严,说到底,就是要把老百姓当人看。而只有按照每个人的本性去生活,才是活出了自我,才是把人当人看,而不是把人异化。所以,为生命立命,实际上就是引导人们明心见性,认识自我,遵从本性,听从内心的召唤,活出真实的自我,让个性得到最大的张扬。
作为统治者,能为生民立命,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真正让老百姓当家做主,不但要在物质财富上引导人民走向繁荣,还要从精神上设法提升老百姓的心灵层次,在政治上让百姓享有民主自由,在教育上引导人们认识自我,活出自我。如此,才是真正“为生民立命”。
三、 为往圣继绝学
关键在于“绝”字的理解。绝,有二义,一为很好的,一流的,比如“绝活”,就是一流的技艺,这里指古圣先贤的经典学问,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根本道理,在中国而言,就是由《易经》开示的道统;二是断裂了,意即这种学问因为历史等原因一度被中断,作为圣贤,应当传承绝学,服务众生。
圣学在中国历史上几经冲击,秦火是第一次,之后西汉接续,东汉末佛教东来,到唐深深影响中国人,自朝廷至百姓,韩愈等提倡古文运动,实质是复兴圣学道统,宋明理学家用自己的理解形成理学,清末西学东渐,圣学道统再度断裂,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后,一直到今天,圣学深深遭到误解、遏制,大大影响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生活。
今天,我们依然应当发掘传统之精粹,结合西方文化精华和社会实际,开创中华盛世。
四、 ......余下全文>>问题四: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什么人将之称为横渠四句?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北宋儒学家张载(字子厚,人称横渠先生)的名言。当代哲学家冯友兰将其称作“横渠四句”。问题五:张载的“横渠四句”究竟有何深意 为天地所立之心,就是使生之为人能够秉具博爱济众的仁者之心,和廓然大公的圣人之心。
“为生民立命”句,直接来源于孟子的“立命”的思想。《孟子?尽心上》。张载所标示的“为生民立命”,实即为“民吾同胞”来“立命”,其立命在于教,“修道之谓教”,此之谓也。
“为往圣继绝学”,所说的“往圣”,宋儒当然是指孔子、孟子所代表的先儒;“绝学”则是所弘扬之道学。其实在我们今天看来,完全可以泛指对传统文化精粹的弘扬。
“为万世开太平”。“太平”、“大同”等观念,是周公、孔子以来的社会政治理想。到北宋,以范仲淹、李觏等人为代表的政治家、思想家都提出过“致太平”的主张。张载不局限于当下的“太平”秩序,而是以更深远的视野展望“万世”的“太平”基业问题,这是他的不同凡响之处。对“四为句”的理解,不能脱离宋初的建国背景。赵宋统治者总结国家长期分裂的经验教训,为了重建社会秩序,确立了“以儒立国”的国策。在这种政策环境下,以张载等人为代表的北宋理学家的最大关怀,是为儒家所追求的理想秩序奠定永恒的精神基础,而不是认识“自然界的规律”。总之,“四为句”涉及社会和民众的精神价值、生活意义、学统传承、政治理想等内容。问题六:读"横渠四句"有感的作文 题干不清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