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闽南话的源头是哪里?

答案:4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03 16:40
  • 提问者网友:回忆在搜索
  • 2021-04-03 09:16
闽南话的源头是哪里?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长青诗
  • 2021-04-03 09:50
亦即本土闽南语。漳州和泉州是语言学范畴内所指的各种闽南方言的发源地,所有的闽南方言,其源头都是漳州话和泉州话。漳、泉方言内部有些许差异,主要是音韵系统方面微有区别,但相互之间有严格地对应关系;语法及用词则基本一致。明清以来出现的厦门话和台湾话(两者高度接近),都是直接由漳、泉各县(市)方言混合而成,均体现了亦漳亦泉、不漳不泉的特点。基于此,厦门话和台湾话亦被国内外人士视为典型的闽南话。闽台片的的闽南话内部较为统一。东南亚的福建话也就是指闽台片的闽南语。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像个废品
  • 2021-04-03 12:30
往古是泉州府城音为标准,后来一阵仔是漳州话,无偌久改成偏泉个厦门话,以后可能是偏漳个台湾优势腔。
  • 2楼网友:轮獄道
  • 2021-04-03 11:17
一提到闽南话的代表语,大家都会说是厦门话,从今天来讲,确实如此,但从闽南方言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来看,闽南方言的标准音却有一个演变过程。
闽方言,又称闽语,俗称“福佬话”。按其语言特点大致可分为5个方言片:闽南方言、闽东方言、闽北方言、闽中方言和莆仙方言。其中,使用人口最多、通行范围最广的闽方言当属闽南方言,其被称为全国八大方言之一(八大方言指北方语、吴语、粤话、闽南话、闽北话、客家话、赣语、湘语)。不仅包括福建省内以泉州、漳州、厦门三市为中心的各个县市,而且福建省以外各地通行的闽方言,基本上也属于闽南方言。
在福建省内,除厦漳泉三地市外,讲闽南语的还有龙岩地区的龙岩市、漳平县;三明地区的大田县和尤溪县的一部份。在外省传播闽南话最广的当然是台湾省,另外,广东省东部的12个县市(汕头、潮州、澄海、饶平、南澳、揭阳、揭西、普宁、惠来、潮阳、陆丰、海丰等,以及惠东、丰顺、大埔等县的一部分);海南岛的14个县市(海口、琼山、文昌、琼海、万宁、陵水、三亚、崖县、琼中、屯昌、定安、澄迈、昌江、东方)(少数民族地区除外);雷州半岛的5个县市(湛江、遂溪、廉江、海康、徐闻);主要通行粤方言的中山市和阳江、电白等县的部分区、乡也说闽南方言。以上地区约占广东全省面积的1/3。除台粤两省外,说闽南语的还有浙江省南部泰顺、苍南、洞头、玉环等县的大部分和平阳县西部的少数地区,以及舟山群岛普陀、嵊泗县的一部分地区;江西省东北角的玉山、铅山、上饶、广丰等县的少数地方;广西省中南部桂平、北流等县的少数地方;江苏省宜兴、溧阳等县的少数地方;以及东南亚各国的许多侨胞也使用闽南方言。据不完全统计,海内外操闽南方言的人将近6000万,这在汉语众多方言中是很突出的,不愧为全国八大方言之一。1977年,美国发射“旅行者”号宇宙飞船,在其镀金唱片上,录制了全球60种主要语言,闽南话即是其中之一。
正宗的闽南方言,当然是福建的厦漳泉三地区。而说到早期闽南方言的代表语,并不是厦门话,而是泉州话和漳州话。台湾闽语学者张光宇认为:“闽南话的核心地区,在福建南部旧属泉州府和漳州府两地。这两处的闽南话可以说是闽南话的故乡,闽南话的总源头。大致说来,闽江以北的闽南话出自泉州府;闽粤边界以南(如广东东北潮州、汕头及沿海村镇)的闽南话出自漳州府。”而如今成了闽南方言的代表语厦门话其实是由漳、泉话混合生成的,即所谓的“半漳半泉厦门腔”。从台湾的闽南语分布情况也可见一斑。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张振兴教授对台湾的闽南话有相当的研究,他认为“在地理分布上,北部台北、基隆和鹿港、淡水一带,南部高雄至恒春沿海一线主要是通行泉州腔;中部嘉义、南投一带和东北部宜兰、罗东、苏沃等地主要是通行漳州腔;而西部台南、台中、以及东部新城、花莲一带,泉漳腔交错分布的情况则很复杂,经常分不清哪一种是主要的,哪一种是次要的。但总的来说,‘泉州腔’略占优势”。由此可见,厦门腔根本不存在,或者说没什么影响。
泉州方言则是早期闽南方言的代表,之所以压倒漳州方言,这只能说是经济实力决定的,正象厦门方言现在能成为闽南话的代表语,道理是一样的。泉州是闽南开发最早、同时也是福建开发较早的地区。早在唐代,泉州的经济已经十分繁荣,据有关历史资料记载,泉州当时位居其他五个州府(福州、建宁、延平、汀州和漳州)之首。宋元以来,泉州更成为闽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泉州刺桐港海外交通贸易达到鼎盛时期,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并列为世界第一大港,并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必然使泉州方言具有权威性,不断地影响着漳州和闽南各地的方言土语。以泉州音为标准音的梨园戏这一闽南最古老的剧种和南音这一著名的古老曲艺,从诞生起到21世纪的今天,都没有因为闽南标准音由泉州话转换成厦门话而受到影响,泉州人黄谦编写于清嘉庆年间的韵书《香音妙悟》一直被当作闽南各地韵书的蓝本。由此可见,泉州音在历史上的影响有多大。
闽南标准音的转换同样和经济主导地位的转换休戚相关。明清以来,海患频频,统治阶级因噎废食,对付海寇往往采取封海、断绝海外交通贸易等闭关锁国的自杀性做法,泉州经济自然是一落千丈。厦门原是隶属于泉州府同安县的一个小渔村,明初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才开始在岛上筑城寨,置卫所,城名“厦门”,卫所称“巾左所”。厦门话也只是介于泉漳之间的一个少数人使用的土语,正如前面讲的“半漳半泉厦门腔”。可历史给了厦门经济发展的机遇,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还只是一小渔村的厦门被开辟为五个通商口岸之一,从而取代泉州,逐渐发展成闽南对外贸易的中心,进而成为闽南政治、文化的中心。厦门话也因此逐渐扩大影响,最终取代了泉州音,成为闽南话的代表语。
  • 3楼网友:三千妖杀
  • 2021-04-03 10:34
闽南话的源头是早期中古汉语(上古汉语混合侗泰语族的吴语) 搜索“上古汉语配音封神榜
百度搜索“中古汉语”视频,中古汉语和闽南语文读大多一致
亦即本土闽南语。漳州和泉州是语言学范畴内所指的各种闽南方言的发源地,所有的闽南方言,其源头都是漳州话和泉州话。漳、泉方言内部有些许差异,主要是音韵系统方面微有区别,但相互之间有严格地对应关系;语法及用词则基本一致。明清以来出现的厦门话和台湾话(两者高度接近),都是直接由漳、泉各县(市)方言混合而成,均体现了亦漳亦泉、不漳不泉的特点。基于此,厦门话和台湾话亦被国内外人士视为典型的闽南话。闽台片的的闽南话内部较为统一。一提到闽南话的代表语,大家都会说是厦门话,从今天来讲,确实如此,但从闽南方言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来看,闽南方言的标准音却有一个演变过程。
闽方言,又称闽语,俗称“福佬话”。按其语言特点大致可分为5个方言片:闽南方言、闽东方言、闽北方言、闽中方言和莆仙方言。其中,使用人口最多、通行范围最广的闽方言当属闽南方言,其被称为全国八大方言之一(八大方言指北方语、吴语、粤话、闽南话、闽北话、客家话、赣语、湘语)。不仅包括福建省内以泉州、漳州、厦门三市为中心的各个县市,而且福建省以外各地通行的闽方言,基本上也属于闽南方言。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