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从文自传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8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2-24 01:40
  • 提问者网友:且恨且铭记
  • 2021-12-23 09:03
阅读下面的传记,完成16―18小题。(15分)从文自传 沈从文我的心总是为一种新鲜声音、新鲜颜色、新鲜气味而跳。我得认识本人生活以外的生活。我的智慧应当从直接生活上吸收消化,却不需要一本好书一句好话上学来。似乎就只这样一个原因,我在学塾中,逃学记录点数,在当时便比任何一人都高。二十年后我“不安于当前事务,却倾心于现世光色,对于一切成例与观念皆十分怀疑,却常常为人生远景而凝眸”,这份性格的形成,便当溯源于小时在私塾中逃学的习惯。自从逃学成习惯后,我除了想方设法逃学,什么也不再关心。有时天气坏一点,不便出城上山里去玩,逃了学没有什么去处,我就一个人走到城外庙里去。本地大建筑在城外计三十来处,除了庙宇就是会馆和祠堂。空地广阔,因此均为小手工业工人所利用。那些庙里总常常有人在殿前廊下绞绳子,织竹箪,做香,我就看他们做事。有人下棋,我看下棋。有人打拳,我看打拳。甚至于相骂,我也看着,看他们如何骂来骂去,如何结果。从我家中到那个新的学塾里去时,路上我可看到针铺门前永远必有一个老人戴着极大的眼镜,低下头来在那里磨针。又可看到一个伞铺,大门敞开,做伞时十几个学徒一起工作,尽人欣赏。又有皮靴店,大胖子皮匠,天热时总腆出一个大而黑的肚皮用夹板上鞋。又有剃头铺,任何时节总有人手托一个小小木盘,呆呆地在那里尽剃头师傅刮脸。又可看到一家染坊,有强壮多力的苗人,端在凹形石碾上面,站得高高的,手扶着墙上横木,偏左偏右地摇荡。又有三家苗人打豆腐的作坊,小腰白齿包花帕的苗妇人,时时刻刻口上轻声唱歌,一面引逗缚在身背后包单里的小苗人,一面用放光的红铜勺舀取豆浆。我还必须经过一个豆粉作坊,远远的就可听到骡子推磨隆隆的声音,屋顶棚架上晾满白粉条。我还得经过一些屠户肉案桌,可看到那些新鲜猪肉砍碎时尚在跳动不止。我还得经过一家扎冥器出租花轿的铺子,有白面无常鬼,蓝面阎罗王,鱼龙轿子,金童玉女。我就喜欢看这些东西,一面看一面明白了许多事情。若在四月落了点小雨,山地里田塍上各处都是蟋蟀声音,真使人心花怒放。在这些时节,我便觉得学校真没有意思,简直坐不住,总得想方设法逃学上山去捉蟋蟀。有时没有什么东西安置这小东西,就走到那里去,把第一只捉到手后又捉第二只,两只手各有一只后,就听第三只。我总还可以想方设法把第三只从泥土中赶出,看看若比较手中的大些,即开释了手中所有,捕捉新的,如此轮流换去,一整天方捉回两只小虫。有时逃学又只是到山上去偷人家园地里的李子枇杷,主人拿着长长的竹竿大骂着追来时,就飞奔而逃,逃到远处一面吃那个赃物,一面还唱山歌气那主人。总而言之,就认为这种事比学校里的游戏还有趣味。可是只要我不逃学,在学校里我是不至于像其他那些人受处罚的。我从不用心念书,但我从不在应当背诵时节无法对付。许多书总是临时来读十遍八遍,背诵时节却居然琅琅上口,一字不遗。也似乎就由于这份小小聪明,学校把我同一般同学一样待遇,更使我轻视学校。家中不了解我为什么不想上进,不好好地利用自己聪明用功,我不了解家中为什么只要我读书,不让我玩。我自己总以为读书太容易了点,把认得的字记记那不算什么希奇。最希奇处应当是另外那些人,在他那份习惯下所做的一切事情。为什么骡子推磨时得把眼睛遮上?为什么刀得烧红时在水里一淬方能坚硬?为什么雕佛像的会把木头雕成人形,所贴的金那么薄又用什么方法做成?为什么小铜匠会在一块铜板上钻那么一个圆眼,刻花时刻得整整齐齐?这些古怪事情实在太多了。我生活中充满了疑问,都得我自己去找寻解答,我要知道的太多,所知道的又太少,有时便有点发愁。就为的是白日里太野,夜间我便做出无数希奇古怪的梦。这些梦直到将近二十年后的如今,还常常使我在半夜里无法安眠,即把我带回到那个“过去”的空虚里去,也把我带往空幻的宇宙里去。结果能逃学时我逃学,不能逃学我只好做梦。16.文本中有一段关于传主在私塾里一字不漏地背诵的文字,这段文字在本传中有什么作用?(4分) 17.作者说:“我的智慧应当从直接生活上吸收消化,却不需要一本好书一句好话上学来。”对作者的这一说法,你是否也赞同?(5分) 18.文本中,传主写了逃学过程中的许多人与事。请分两点给予概括,并说明为什么要写这些人与事。(6分)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北方的南先生
  • 2021-12-23 10:41
16.答案:这段文字反映了传主的天资甚好,私塾的教育已不能满足传主的求知欲。本传通过这段文字,交代了传主“逃学”的主要原因。(4分。“天资甚好”1分,“私塾不能满足求知欲”1分,“交代原因”2分。)17.示例:(1)赞同。传主在私塾中除了学会背诵,就再也没学到其他什么有用的东西。相反,他的性格的形成,他日后文学创造所取得的成就,却全得益于小时侯的“逃学”。是“逃学”让传主广泛涉猎了社会和人生。(2)不全赞同。生活确是人生智慧的主要源泉之一,但好的书同样也是人生智慧的源泉,可见,作者的看法有失偏颇。(5分。观点明确,1分;分析合理,2分;结合文本,2分。)18.答案:①享受生活的乐趣;②吸纳人生的知识。传主在文中说:“二十年后我‘不安于当前事务,却倾心于现世光色,对于一切成例与观念皆十分怀疑,却常常为人生远景而凝眸’,这份性格的形成,便当溯源于小时在私塾中逃学的习惯。”在文本中写这些人与事,正是要交代传主性格形成和日后取得成就的原因。(6分。内容归纳4分,每点2分;原因分析2分。)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零点过十分
  • 2021-12-23 12:21
我检查一下我的答案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