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果蝇体表硬而长的毛称为刚毛,一个自然繁殖的直刚毛果蝇种群中,偶然出现了一只卷刚毛雄果蝇。(1)已知控制刚毛性状的基因不在性染色体的同源区,卷刚毛性状是如何产生和遗传的?对此,有一种

答案:2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01 16:02
  • 提问者网友:战皆罪
  • 2021-01-31 17:42
果蝇体表硬而长的毛称为刚毛,一个自然繁殖的直刚毛果蝇种群中,偶然出现了一只卷刚毛雄果蝇。
(1)已知控制刚毛性状的基因不在性染色体的同源区,卷刚毛性状是如何产生和遗传的?对此,有一种假说认为这是亲代生殖细胞中X染色体上的基因发生了显性突变(隐性基因突变为显性基因),请尝试再写出两种假说: 。
(2)若已知这只卷刚毛雄果蝇与直刚毛雌果蝇杂交,F1的表现型全部为直刚毛,F1雌雄果蝇交配,F2的表现型及比例是直刚毛雌果蝇:直刚毛雄果蝇:卷刚毛雄果蝇=2∶1∶1,并且控制刚毛形态的基因不在常染色体上。据此事实来推断,最合理的假说是  。
依据这一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并利用现有实验材料,设计一个最简单的验证实验。实验设计的思路是
 
  。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孤独的牧羊人
  • 2021-01-31 19:08
(答案→) 解析:(1)直刚毛果蝇种群中,偶然出现卷刚毛雄果蝇,可能是基因发生突变也可能是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果是基因突变应发生在生殖细胞中,可能是X染色体,也可能是常染色体,基因可能是显性,也可能是隐性,可从以上几分析。(2)根据题意,卷刚毛雄果蝇与直刚毛雌果蝇杂交,F1 全部直刚毛,说明卷刚毛是隐性性状;F 1雌、雄果蝇随机交配,F 2 的表现型及比例是直刚毛雌果蝇∶直刚毛雄果蝇∶卷刚毛雄果蝇=2∶1∶1,与性别有关,说明是位于X 染色体上的隐性突变。证明是位于X 染色体上的隐性突变。可选择F1中直刚毛雌果蝇与F2中卷刚毛雄果蝇进行交配。如果直刚毛雌果蝇:直刚毛雄果蝇:卷刚毛雌果蝇:卷刚毛雄果蝇=1:1:1:1,则证明假说正确。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渡鹤影
  • 2021-01-31 19:42
你的回答很对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