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疫苗中为什么要添加甲醛?
- 提问者网友:饥饿走向夜
- 2021-07-19 11:27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第幾種人
- 2021-07-19 12:00
甲醛据我所知是起到灭活作用。就像原先狂苗生产就用甲醛灭活,目前国内通过地鼠肾细胞培养的狂犬病疫苗还是用甲醛灭活的,其他vero细胞生产狂苗的厂家都用β-丙内酯(BPL)。另外提供以下资料:
灭活是指破坏病原体的生物学特性,但尽可能避免影响其免疫原性或破坏血清中补体活性的过程。
常用的灭活剂有甲醛、β-丙内酯(BPL)或其他有效灭活剂。
甲醛是一种有强烈刺激性的致癌物质。其既可作用于病毒含氨基的核苷酸碱基(如A,G,U),又可作用病毒壳蛋白。作用于病毒壳蛋白时,易使蛋白质发生交联或病毒颗粒聚集,不能再作用于壳蛋白内的核酸。这样,病原体蛋白的抗原性会遭到严重破坏,并可能有病原体存活;用甲醛灭活时间长,一般需要在37-39℃处理24h以上或更长时间。并且灭活的效果易受温度、pH、浓度、是否存在有机物、病原体的种类和含氮量等因素影响,在研究中应引起注意;残留的游离甲醛,若随疫苗注入机体后,会产生制激性反应。
而β-丙内酯(BPL)在国外已广泛用于各种疫苗的灭活。它是一种杂环类化合物(C3H4O2),沸点155℃,常温下是无色粘稠状液体,对病毒具有很强的灭活作用。作用机理:作用于病原体DNA或RNA,改变病毒核酸结构达到灭活目的,而不直接作用于蛋白。1. 特点:直接作用于病毒核酸,保持免疫原性,强灭活效果。β-丙内酯(BPL)直接与病毒核酸作用,而不作用于壳蛋白,不破坏病原体的免疫原性。2. 极易水解,无残留,并且水解产物无毒无害。大剂量β-丙内酯(BPL)虽是一种致癌物,但极易水解,在37℃水浴水解2h后消失,其水解为无毒性的人体脂肪代谢产物β-羟基丙酸 。另外,由于其能在疫苗液体中完全水解,不必考虑在成品疫苗中的残留。3. 灭活时间短,缩短了疫苗的生产周期。37℃仅需2小时β-丙内酯即可完全水解,灭活时间短,从而显著地缩短了疫苗生产周期,提高了经济效益。总之,β-丙内酯(BPL)作为疫苗灭活剂,可直接作用于核酸,对病毒的灭活能力很强;不破坏病毒的血凝素抗原, 保持病毒良好的免疫原性;其水解产物对机体无害,接种反应轻。故早在1984年就被选作狂犬灭活疫苗的灭活剂正式使用,现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疫苗。
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另外;
甲醛含有一个醛基,能和蛋白质的ε氨基交联,在免疫组化中就用它进行固定,严格上将它对蛋白质产生一定的变性作用,但是相对于其它SDS等离子性去污剂来说,其变性作用比较小,能够保留大部分抗原性。
甲醛灭活菌体后,应该产生两种免疫原:一类是天然的抗原,即未被甲醛破坏的抗原;另一类是被甲醛破坏后形成的新抗原。
这样想恐怕就不难理解。
- 1楼网友:底特律间谍
- 2021-07-19 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