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共8分)材料一“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元·高明《琵琶记》材料二唐太宗在端门

答案:2  悬赏:4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29 01:37
  • 提问者网友:雨不眠的下
  • 2021-01-28 14:26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共8分)
材料一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元·高明《琵琶记》
材料二 唐太宗在端门看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引申为牢笼、圈套)中矣。”
——摘自北师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材料三 学者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说:“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是一大发明。这种制度 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于是有政治上社会对流的可能性。由此,官僚政治获得了非常大的弹性。”
请回答:
(1)以上三则材料与我国古代的哪一选官制度有关?(2分)该制度创立于哪一朝代?(2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该选官制度中常设的考试科目有哪些?(2分)当时人们普遍推重什么科的考试?(1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选官制度有何积极影响?(1分)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一秋
  • 2021-01-28 15:56
(答案→) 解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科举制度的准确记忆,依据材料中“勤学、文章、读书人”可判断出材料赞颂的是科举制,其创立于隋朝。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对科举制度相关史实的准确认识,回顾已学知识可知科举考试在贞观时,分为明经和进士两科,明经主要测试考生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唐朝的进士科最受重视。第(3)问,主要考查学生对科举制度影响的准确理解与认识,依据已学知识可知科举制度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扩大了官吏的来源,大批门第不高的庶族地主和知识分子,从而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旧脸谱
  • 2021-01-28 17:36
就是这个解释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