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的姓氏是什么?
答案:4 悬赏:7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8-10 14:29
- 提问者网友:伴风望海
- 2021-08-10 05:57
中国最早的姓氏是什么?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轻雾山林
- 2021-08-10 06:55
如果你是让大家脑筋急转弯那答案就是:本善(人之初性本善)。
如果你确实想了解历史那答案就是:姬、姜、妫、姒、公孙、轩辕。
如果你确实想了解历史那答案就是:姬、姜、妫、姒、公孙、轩辕。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山有枢
- 2021-08-10 10:14
公孙
- 2楼网友:痴妹与他
- 2021-08-10 09:17
上古帝王黄帝传说中称轩辕氏。姓公孙,生于轩辕之丘,故称为轩辕氏。
炎帝,传说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又称赤帝、烈山氏,一说即神农氏(或神农氏的子孙)。
- 3楼网友:煞尾
- 2021-08-10 08:29
已知最早的姓氏:姬、姜、妫、姒。
中国最早的姓无从考究。况且上古时期姓氏观念不是很明确,有可能部落称号都可能作最早的姓氏。
中国人在三皇五帝以前(距今约五千年前),就有了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姓氏。秦朝以前,姓和氏是含意不同、各有所指的两个单字。姓字的古形字是“人”和“生”组成的,意为人所生,因生而为姓。秦国刻石《诅楚文》中,始见姓字为“女”字和“生”字的组合字,这一字形最终被汉代人许慎定形,成为会意字。氏字的出现,早在甲骨文中就有。清代文字学家朱骏声在其名著《说文通训定声》中,释“氏”字本意为木本,是植物之根,为象形字,后来被转注为姓氏的氏,取木之根本之意。
夏商周三代,姓的社会职能是代表有共同血缘关系的种族的称号,而氏则是从姓中派生出来的分支。《通鉴外纪》说,“姓者,统其祖考之所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姓起源较早,形成后也较为稳定;氏起源较晚并不断发生变化。《国语·周语》载:“姓者,生也,以此为祖,令之相生,虽不及百世,而此姓不改。族者,属也,享其子孙共相连属,其旁支别属,则各自为氏。”总之,姓为氏之本,氏由姓所出。商周以前,姓用以区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说。氏用以区别贵贱,贵者有氏,而贫贱者有名无氏。氏同而姓不同,婚姻可通;同姓不可通婚。
姓产生于原始氏族社会。若干氏族组成一个原始部落,部落内各氏族又独立存在,同时,各氏族之间又有着密切的婚姻联系,姓就作为识别和区分氏族的特定标记符号应运而生。中国最早的姓都带有女字,如姬、姜、妫、姒等,可以推断早在母系氏族时期,姓已经形成,是由母权制社会中妇女的地位所决定的,其作用就是便于通婚与鉴别子孙后代的归属。同姓内部禁止婚配,异姓氏族之间可以通婚,子女归母亲一方,以母姓为姓。
氏最早在原始社会晚期形成。黄帝时已有“胙土命氏”。随着氏族制度的解体和阶级社会、国家制度的形成,出现了赏赐封赠土地以命氏的习惯。继而,氏之源起,形成滥觞,出现以各种形式得氏的现象。至此,姓和氏本意的属性分野,实质上已不太明显。
姓氏的形成原由,主要有以下几类:一、以居住地名、方位、封国命氏。如赵、西门、郑、苏等。二、以古姓命氏、如任、风、子等。三、以先人名或字命氏。加皇甫、高、刁、公、施等。四、以兄弟行次顺序为氏。如伯、仲、叔、季等。五、以职官名称命氏。如史、仓、库、司徒、司寇、太史等。六、以职业技艺命氏。如巫、屠、优、卜等。七、以祖上谥号为氏。如戴、召等。八、古代少数民族与汉族大融合,借用汉字单字为氏。如拓跋氏改为元氏、叱卢氏改为祝、关尔佳氏改为关、钮祜禄氏改为钮等。九、因赐姓、避讳改姓氏。如李唐王朝赐给立有大功的大臣们以李姓、朱明王朝赐以朱姓;汉文帝名刘恒,凡恒性因避讳改为常氏。晋朝帝王祖上有司马师,天下师姓皆缺笔改为为帅氏。十、因逃避仇杀改姓。如端木子贡后代避仇改沐姓,牛姓避仇改牢姓等。姓氏起源的形式很多,同姓异源或异姓同源,等等,情况十分复杂。并且随着岁月在不断发展,不断出现新的姓氏。例如给孩子取名时,取男女双方两个单音姓合成复姓,又为姓氏“家族”增添了新的成员
西汉时期,姓和氏的区别分野已经微乎其微。司马迁作《史记》时,干脆把姓氏混为一谈,成为不可分割的同一属姓了。所以,清初学者顾炎武在《田知录》中说:“姓氏之称,自太史公始混而为一,《本纪》于秦始皇则曰,姓赵氏,于汉高祖则曰,姓刘氏,是也。”公元六二七年,唐太宗有个吏部尚书高士廉,把民间的“姓”记录下来,写成一本书《氏族志》,颁布天下,作为当时推举贤能作官,或撮合婚姻的依据。《百家姓》是公元九六零年北宋的时候写的,里面一共收集了单姓四百零八个,复姓三十个,一共四百三十八个。发展到后来,总数据说有已达五千个,但是实际常见的,只有一千个左右。
根据最新的统计,单是姓张的,就有一亿人,这恐怕是世界上最大的姓了吧。一九七七年史学家李栋明,在《东方杂志》上发表过一篇有关“姓”的论文,文中指出:华人最大的十个姓是:张、王、李、赵、陈、杨、吴、刘、黄、周。这十个姓占华人人口百分之四十,约四亿人。第二大的十个姓是:徐、朱、林、孙、马、高、胡、郑、郭、萧。占华人人口百分之十以上。第三大的十个姓是:谢、何、许、宋、沈、罗、韩、邓、梁、叶。占华人人口百分之十。接下来的15个大姓是:方、崔、程、潘、曹、冯、汪、蔡、袁、卢、唐、钱、杜、彭、陆。加起来也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十。换句话说,在中国十亿人口中,
中国最早的姓无从考究。况且上古时期姓氏观念不是很明确,有可能部落称号都可能作最早的姓氏。
中国人在三皇五帝以前(距今约五千年前),就有了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姓氏。秦朝以前,姓和氏是含意不同、各有所指的两个单字。姓字的古形字是“人”和“生”组成的,意为人所生,因生而为姓。秦国刻石《诅楚文》中,始见姓字为“女”字和“生”字的组合字,这一字形最终被汉代人许慎定形,成为会意字。氏字的出现,早在甲骨文中就有。清代文字学家朱骏声在其名著《说文通训定声》中,释“氏”字本意为木本,是植物之根,为象形字,后来被转注为姓氏的氏,取木之根本之意。
夏商周三代,姓的社会职能是代表有共同血缘关系的种族的称号,而氏则是从姓中派生出来的分支。《通鉴外纪》说,“姓者,统其祖考之所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姓起源较早,形成后也较为稳定;氏起源较晚并不断发生变化。《国语·周语》载:“姓者,生也,以此为祖,令之相生,虽不及百世,而此姓不改。族者,属也,享其子孙共相连属,其旁支别属,则各自为氏。”总之,姓为氏之本,氏由姓所出。商周以前,姓用以区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说。氏用以区别贵贱,贵者有氏,而贫贱者有名无氏。氏同而姓不同,婚姻可通;同姓不可通婚。
姓产生于原始氏族社会。若干氏族组成一个原始部落,部落内各氏族又独立存在,同时,各氏族之间又有着密切的婚姻联系,姓就作为识别和区分氏族的特定标记符号应运而生。中国最早的姓都带有女字,如姬、姜、妫、姒等,可以推断早在母系氏族时期,姓已经形成,是由母权制社会中妇女的地位所决定的,其作用就是便于通婚与鉴别子孙后代的归属。同姓内部禁止婚配,异姓氏族之间可以通婚,子女归母亲一方,以母姓为姓。
氏最早在原始社会晚期形成。黄帝时已有“胙土命氏”。随着氏族制度的解体和阶级社会、国家制度的形成,出现了赏赐封赠土地以命氏的习惯。继而,氏之源起,形成滥觞,出现以各种形式得氏的现象。至此,姓和氏本意的属性分野,实质上已不太明显。
姓氏的形成原由,主要有以下几类:一、以居住地名、方位、封国命氏。如赵、西门、郑、苏等。二、以古姓命氏、如任、风、子等。三、以先人名或字命氏。加皇甫、高、刁、公、施等。四、以兄弟行次顺序为氏。如伯、仲、叔、季等。五、以职官名称命氏。如史、仓、库、司徒、司寇、太史等。六、以职业技艺命氏。如巫、屠、优、卜等。七、以祖上谥号为氏。如戴、召等。八、古代少数民族与汉族大融合,借用汉字单字为氏。如拓跋氏改为元氏、叱卢氏改为祝、关尔佳氏改为关、钮祜禄氏改为钮等。九、因赐姓、避讳改姓氏。如李唐王朝赐给立有大功的大臣们以李姓、朱明王朝赐以朱姓;汉文帝名刘恒,凡恒性因避讳改为常氏。晋朝帝王祖上有司马师,天下师姓皆缺笔改为为帅氏。十、因逃避仇杀改姓。如端木子贡后代避仇改沐姓,牛姓避仇改牢姓等。姓氏起源的形式很多,同姓异源或异姓同源,等等,情况十分复杂。并且随着岁月在不断发展,不断出现新的姓氏。例如给孩子取名时,取男女双方两个单音姓合成复姓,又为姓氏“家族”增添了新的成员
西汉时期,姓和氏的区别分野已经微乎其微。司马迁作《史记》时,干脆把姓氏混为一谈,成为不可分割的同一属姓了。所以,清初学者顾炎武在《田知录》中说:“姓氏之称,自太史公始混而为一,《本纪》于秦始皇则曰,姓赵氏,于汉高祖则曰,姓刘氏,是也。”公元六二七年,唐太宗有个吏部尚书高士廉,把民间的“姓”记录下来,写成一本书《氏族志》,颁布天下,作为当时推举贤能作官,或撮合婚姻的依据。《百家姓》是公元九六零年北宋的时候写的,里面一共收集了单姓四百零八个,复姓三十个,一共四百三十八个。发展到后来,总数据说有已达五千个,但是实际常见的,只有一千个左右。
根据最新的统计,单是姓张的,就有一亿人,这恐怕是世界上最大的姓了吧。一九七七年史学家李栋明,在《东方杂志》上发表过一篇有关“姓”的论文,文中指出:华人最大的十个姓是:张、王、李、赵、陈、杨、吴、刘、黄、周。这十个姓占华人人口百分之四十,约四亿人。第二大的十个姓是:徐、朱、林、孙、马、高、胡、郑、郭、萧。占华人人口百分之十以上。第三大的十个姓是:谢、何、许、宋、沈、罗、韩、邓、梁、叶。占华人人口百分之十。接下来的15个大姓是:方、崔、程、潘、曹、冯、汪、蔡、袁、卢、唐、钱、杜、彭、陆。加起来也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十。换句话说,在中国十亿人口中,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