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同文馆之辩(14分)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京师同文馆的设立给当时的士大夫阶层带来了很大冲击。由此,同文馆的办学举措引发清廷内部的争论。1867年,保守派代表人物倭仁上奏道:天文、算学为

答案:2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24 21:21
  • 提问者网友:两耳就是菩提
  • 2021-01-24 06:12
同文馆之辩(14分)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京师同文馆的设立给当时的士大夫阶层带来了很大冲击。由此,同文馆的办学举措引发清廷内部的争论。1867年,保守派代表人物倭仁上奏道:
天文、算学为益甚微,西人教习正途,所损甚大……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今求之一艺之末,而又奉夷人为师。无论夷人诡谲,未必传其精巧,即使教者诚教,学者诚学,所成就者不过术数之士,古今来未闻有恃术数而能起袭振弱者也。天下之大,不患无才。如以天文、算学必须讲习,博采旁求,必有精其术者,何必夷人,何必师事夷人?
——《筹办夷务始末》
问题:
(1)倭仁反对同文馆哪些办学举措?理由是什么?(6分)
(2)假设你参与当时的论辩,将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8分)水平1:能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理由归纳完整。(6分)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鸽屿
  • 2021-01-24 06:46
(答案→)水平1:能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理由归纳完整。(6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分析能力。(1)倭仁是清政府内部的顽固派,反对学习西方,主张原封不动地维护清朝统治,认为国家的根基在于礼义和人心,不在技艺,中国的天文、算学比西方先进,而且洋人“诡谲,未必传其精巧”。(2)属于开放型题目,要结合鸦片战争后中国“向西方学习”社会思潮产生发展的背景阐述自己的看法。注意论从史出。【考点定位】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师夷长技?洋务派“中体西用”(洋务派与顽固派论战)。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山有枢
  • 2021-01-24 06:56
感谢回答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