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中国的经济结构是什么

答案:1  悬赏:4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31 12:08
  • 提问者网友:伴风望海
  • 2021-01-30 19:45
中国的经济结构是什么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几近狂妄
  • 2021-01-30 21:19
问题一:中国经济结构现状 中国经济目前是贫富差距太大,经济重心过度依赖房地产及出口,房产严重高估,房产泡沫已接近极限,一旦破裂,将比美国次贷危机严重的多。以目前的情形来看,房产泡沫一旦破裂,首先冲击的是中低收入的城市居民(失业率开始攀升);房价开始下滑,手中拥有多套房产的投资人群由于房价下滑,资产缩水直接造成还不起房贷,银行坏账开始攀升,城市务工人员大批返乡造成城市房屋出租率及租金大幅下降;由于观望情绪严重,无人买房,开发商资金开始发生断裂,无法维持公司正常运作从而倒闭,银行坏账开始大幅攀升直接危及实体经济。由于失业率大幅攀升,市场萎缩,各行业公司大量倒闭,危机加深;国外炒家闻风而动,资金出逃,政府资金严重短缺,无法控制全局。人民币加速贬值,国际炒家趁势抛空人民币,国家资产严重缩水。待人民币大幅度贬值以后炒家们在购买廉价人民币用于购买国内资产,之后的命运......
这一切是否会发生取决于政府的应对措施,房地产泡沫破裂已成定局,我们现在的优势也许是美国国债,还有就是我们的国情——中央集权制。问题二:中国和美国的经济结构有什么区别?各自的主体又是什么 美国的主要产业是服务业;而中国的主要产业是制造业。 你可以对比一下下边的数据:
美国的产业结构(2005年):
第一产业(农牧林渔业)占GDP比例:1%;产值:1200亿美元
居全球之首的第一产业:玉米,大豆
第二产业(制造能源建筑业)占GDP比例:20.4% 产值:25479.6亿美元
居全球之首的制造业:宇航防务,信息技术,生物制药,汽车制造
第三/四产业(服务业)占GDP比例:78.6%;产值:98171.4亿美元
居全球之首的服务业:金融,教育/科研,电信,零售,娱乐,法律,医疗,民航
中国的产业结构(2008年):
第一产业(农业)占GDP比重(%) 11.3;产值:34000亿元
第二产业(工业)占GDP比重(%) 48.6;产值:146183.4亿元
第三产业(服务业)占GDP比重(%) 40.1;产值:120486.6亿元问题三:中国的经济结构和贸易结构 中国贸易结构的变化特点、决定要素以及政策建议   =========================================   我国的经济近三十年来经历了稳定而高速的增长,其中对外贸易的发展尤为抢眼。根据国家统计局的估算,以可变价格计算,从1978年到2006年,GDP从3624亿元增长到210665亿元,翻了58倍,同期进出口总额从355亿元增长到137387亿元,翻了387倍!1以进出口总额占GDP比重表示的外贸依存度从大约10%上升到约65%,无可争辩地说明了外贸在我国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关于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学界有很多讨论。一般的共识是贸易可以通过多个渠道影响国内经济。贸易的开展导致一国的生产更符合其比较优势,资源从而得到更有效率的配置。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在对外贸易中的干中学过程积累人力资本,贸易也可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研发活动和技术外溢效应,从而提高一国的生产技术水平。而根据内生性经济增长理论,这些活动有助于经济的长期增长。东亚包括我国在内的外向型经济增长模式的成功经验则为上述理论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显而易见,贸易影响国内经济成长的多个渠道都与贸易结构密切相关,因为贸易结构对资源配置方向、所累积的生产要素(如人力资本)的类型以及技术外溢效应的规模等都会有直接的影响。正是因为如此,对于外贸依存度高达65%的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而言,有必要深入分析其贸易结构形成的基础,特别是其贸易结构随时间变化的深层次原因,从而不仅识别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因素,更能为我国整体的对外贸易战略的调整提供政策评估基础。   一、我国贸易结构的变化特点   (一)出口结构的变化特点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在出口贸易额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我国出口的构成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主要体现出下面几个特点:   1. 出口增长主要靠工业制成品来拉动,其中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尤为迅速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出口产品结构已经从初级产品为主转变为工业制成品为主。到1995年,工业制成品占出口比重已经上升到了85.6%,达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平。但在此基础上,工业制成品所占比重持续增加,并在2006年上升到93.6%,表明我国出口的增长主要是由工业制成品出口增长来拉动。   其间工业制成品的构成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首先,传统大宗出口产品如轻纺产品保持平稳增长,机电产品出口增长迅速,导致机电产品在出口中所占比重大幅上升。从1995年到2006年,我国传统的大宗出口产品轻工产品和纺织品占出口比重从56%下降到约为37%。,同期机电产品所占比重却从不足30%成长到56.7%。   其次,高新技术产品成为新的出口增长点。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我国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迅速增加,从1995年到2006年,我国的高新技术产品占出口比重从6.8%上升到29%,其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其他制成品。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主要集中在计算机与通信技术产品和电子技术产品。例如在2005年和2006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中计算机与通信技术产品所占比重高达约80%,电子技术产品出口所占比重则约为12%,其他类别产品出口所占比重则很小。2   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从制成品出口中轻纺产品占多数到机电产品占多数,再到高新技术产品所占比重的显著提升,可以清晰看出我国出口产品结构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过渡的趋势。   2. 加工贸易成为主要的贸易方式,其中进料加工成为最重要的加工贸易形式   贸易可分为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加工贸易......余下全文>>问题四:中国的经济结构二元性是什么? 经济结构二元性:是指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工业和技术落后的传统农业同时并存的经济结构(传统经济与现代经济并存)。即在农业发展还比较落后的情况下,超前进行了工业化,优先建立了现代工业部门。
经济结构二元性特点
比较先进的工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比其他部门高。
工业部门的高产出率使该部门的工资率明显高于其他部门。
尽管工资率较高,但工业部门的资本报酬率相对较低。
工业部门的资本密集度高于其他部门,与其他发达国家的工业部门有相近的生产设备。
城市中的高工资与大量失业并存。问题五:中国的"经济结构转型"是指什么意思 虽然中国经济发展成就巨大,但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矛盾长期积累,付出了很大的发展代价,突出表现在需求结构失衡、供给结构不协调、要素利用效率低下、环境损害大、空间布局不够合理等方面。从需求结构看,主要是内需与外需、投资与消费失衡。从产业结构看,主要是三次产业发展不协调、农业基础薄弱、工业大而不强、服务业发展滞后,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从城乡和区域结构看,主要是城镇化发展滞后、中西部地区发展滞后、城乡和区域之间生活禒件和基本公共服务差距较大。从要素投入结构看,主要是资源消耗偏高,环境压力加大,资源环境的约束日益突出。
中国以“扩内需,调结构”为宗旨的经济转型,增加国内市场需求,扩大进口贸易;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如今的中国要转型,必须摈弃靠自然资源和要素投入驱动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把经济发展引导到更多地依靠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各类创新活动上来,让民众能够分享经济发展带来的红利,实现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到现代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使得经济发展与民众幸福共同提升,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问题六:中国和美国的经济结构有什么区别 美国的主要产业是服务业;而中国的主要产业是制造业。中国第一、第二产业比重大,第三产业比重小,且中国高新技术少,美国第三产业比重大,与中国相反,且高新技术多。
美国:
目前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重心开始转向服务业,产业结构呈现出“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的总趋势,形成了以服务业为主导的“三、二、一”经济结构。也就是说,产业结构排序为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现在判断世界上某一国家经济发达与否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其服务产业占GDP的比重。
目前,全球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达到60%以上。美国的以金融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已达到80%以上,而以农业为主的第一产业只占GDP总值的1%,以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科技、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占GDP总值的20%左右。现代服务业占据产业链的最高端,具有较高的附加值和对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巨大的整合功能。美国服务业就业人口占全部就业人口的比例达到70%以上,居民社会消费总额占GDP总值的80%。
中国: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约占GDP总值的11%;第二产业增加值约占GDP总值的49%;第三产业增加值约占GDP总值的40%,与美国服务业所占比例相差一半,比印度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低20%。
中国服务业就业人口只占就业总人数的30%,居民社会消费总额只占GDP总值的35%。而且中国第二产业中房地产行业的产值就已经达到10%,其它大部分工业产值来自轻纺工业以及污染严重的采矿业、钢铁业、水泥业、化学工业,高新技术产业所占比重不到10%。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