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清朝是由谁在什么时间,在哪里建立的。为什么叫清朝。

答案:5  悬赏:7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04 07:44
  • 提问者网友:我没有何以琛的痴心不悔
  • 2021-04-03 13:59
清朝是由谁在什么时间,在哪里建立的。为什么叫清朝。
最佳答案
暂无最佳答案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北方的南先生
  • 2021-04-03 18:39
清朝(1644年—1911年统治中国),统治者为满族爱新觉罗氏。1616年(明万历四十四年),努尔哈赤建立王朝称汗,国号大金,史称后金,定都为赫图阿拉(后改称兴京,在今中国辽宁省新宾县境内)。1636年(明崇祯九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改元崇德,称帝。1644年,李自成率领的农民军攻陷北京,明崇祯皇帝自杀,李自成在北京建立了大顺。清军说降吴三桂,在他的带领下入关打败李自成农民军,随后多尔衮迎顺治帝入关,迁都北京。1911年(宣统三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各省纷纷宣布独立。清帝溥仪于1912年退位,清朝正式灭亡。清代自入关后,共历十帝,二百六十八年。
清朝的疆域
清朝前期,我国的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成为亚洲最大的国家。
传说,当年努尔哈赤落难,骑着一匹大青马逃难,后边清朝辽东总兵李成梁的部下追赶他。马跑得太累了,这个大青马就累死了。努尔哈赤非常伤心,就对这个大青马说,说大青啊大青,将来我得了天下,我这国号就叫“大青”,这个“青”和“清”是谐音了。当然这是一个传说故事纯属传奇。 实际上满族人的祖先女真贵族曾建立“金”国,清朝的前身是“后金”(金政权的后继),姓氏“爱新觉罗”的意义是“金”。清皇太极改“大金”为“清”,是因为“清”用水作偏旁,而“明”字含火义,以清代明,犹如水灭火。因此推测是皇太极是利用迷信为自己夺取全国政权造舆论。 史学界一直认为,五行学的创始人是孟子,而易学界则认为五行学说是与阴阳学说同步产生的。一般认为五行:一曰水、二曰木、三曰火、四曰土、五曰金,它们之间相克相生。即“顺次相生,隔一相克”,水生木,而克火,依次类推。古人认为:水能够灭火,火能够熔化金属,金属制品能够砍伐树木,树木的根能够穿透土壤,土壤能够吸收水份使之消失。又认为:水能够滋润树木,木能够燃烧产生火,火能使燃烧的东西变成灰土,土里面能找到金属矿物,寒冷的金属表面润泽能够产生露水,金属溶化后会变成液体。 清朝原为金国,而明朝之“明”属火,火克金,努尔哈赤被袁崇焕打得大败,“焕”字也属火。后女真族改“满族”,金国改大清国,“满清”二字均属三点水,水克火(明),最后灭掉明。 从颜色和方位来看,也和五行对应,有五色五位之说。认为水属黑(北)、木属青(东)、火属赤(南)、土属黄(中),金属白(西)。同事们去北京,仔细观察故宫。宫墙、殿柱用红色,红属火,属光明正大。屋顶用黄色,黄属土,属中央,皇帝必居中。皇宫东部屋顶用青色(绿),属东方木绿,属春,皇子居东部。文渊阁用黑瓦,黑墙,黑为水,可克火,利于藏书。天安门至端门不栽树,意为南方属火,不宜加木,木生火在此不利于木结构的防灾。 满族及其先世曾建立过三个著名的国家政权:渤海国、大金国和大清国。关于渤海国和大金国的国号来源,史有记载,结论确凿,无可置疑。渤海国原称震国。武则天圣历元年(公元698年),大祚荣自立为震国王,震国王之名源自其父乞乞仲象拒受的唐朝所封的“震国公”。唐玄宗开元元年(公元713年),大祚荣接受唐封渤海郡王等号,从此去靺鞨之号,专称渤海。关于大金国号来源,阿骨打(aguda)在辽天庆五年(清朝是由爱新觉罗·皇太极建立的,当时的都城在盛京,即今天辽宁沈阳,。皇太极天聪十年(1636年)四月十一日,在沈阳皇宫大政殿举行即皇帝位的典礼,正式改国号“大金”为“大清”改年号“天聪”为“崇德”。
据说皇太极的父亲爱新觉罗·努尔哈赤曾有一匹叫“大青”的马,一次慌忙赶路,把马累死,努尔哈赤很悲伤,就抚摸着累死的马说:“大青啊,将来我若得天下,国号就叫大清。”
  • 2楼网友:荒野風
  • 2021-04-03 17:49
已经有人回答的很好了,就不那么无耻去复制别人的劳动成果了。我只是强调 一点,清朝的建立者并非努尔哈赤而是皇太极,而真正意义上的清朝应该是从满人入关即1644年开始的。
  • 3楼网友:神也偏爱
  • 2021-04-03 16:45
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地点应该是在沈阳,皇太极为什么以“清”作国号呢?
这有两种说法。一说在改“后金”为“清”的前一年,皇太极已废除“女真”族号,改为“满州”。而“满州”在满语中音近“曼殊”,本是佛名,意为“清之帝王”,是佛的化身。因此他用“清”代“金”,对笼络各族人心和进一步取代明王朝,作用都比“大金”或“后金”来得大。与此同时,皇太极还为推翻和取代明王朝大造舆论,说只有有德者才能统治天下,“惟有德者乃可称天子”、“有德者受命,无德者废弃”这些话,便成为他思想的核心。而他所说的“有德”,便含“清”的意思,恰与“满州”语意相合,所以就用“清”作国号。
另一说恰好相反,系舍义而求音,在满语中“清”即“金”的谐音,汉语的“清”即满语的“金”,“金”改为“清”,是改汉不改满,其目的仅是适应进攻明朝的需要,让汉人易于接受罢了。持这种说法的人,举出满语中对贵族夫人的称谓“福晋”为例,说“福晋”起初叫“夫金”,后改称“福金”,最后才叫“福晋”,所以“夫”与“福”,“金”与“晋”在满语中是同音,因此据满语音韵,“清”与“金”也音同无疑。此说还以沈阳(即清朝旧京)的抚近门匠额为证。匾上汉文写的是“大金”,而满文写的是“大清”。这块匾额乃是天聪年间立的,那时尚未改号“清”,而满文里却已称“清”了。
两种说法情由不同,但都认为改国号为“清”是出于政治需要,主要是以此笼络汉人,从而为取代明王朝作准备。从这个共同点上去看,当以第一种说法为是,这从后来清朝统治者始终讳言“女真”和“大金”名称一事上可得到佐证。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