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曹丕为什么杀曹冲,为什么曹丕能在和曹彰.曹植的夺嫡之争中胜出.曹丕又是怎样一个人

答案:1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05 22:05
  • 提问者网友:送舟行
  • 2021-04-05 14:30
曹丕为什么杀曹冲,为什么曹丕能在和曹彰.曹植的夺嫡之争中胜出.曹丕又是怎样一个人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山君与见山
  • 2021-04-05 16:00
刘备立储是没有丝毫悬念的,刘备阵营中除了刘禅成年外,期于的儿子不过过都是些小孩子罢了。孙策传位与孙权,除了一孙权年少而不服为名造反的小势力外也没弄出很打的波折,孙策少年时期就十分欣赏他这个弟弟,在孙权年仅十五岁时就为人他为地方官。建安五年二十四岁的孙策莫名其妙的死去。孙策之子年幼,那么选择这个他最为器重的二弟做继承人也不足为奇。而曹操立储就相对与刘备、孙权那边复杂的多,有趣的多,也有更多让人思考的地方。
而曹操那边自长子曹昂英勇牺牲后曹操很时间没有立储的举动,尽管他对他的几个儿子都分别表示有好感。
曹氏集团立储应从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看起。如易中天先生所说,一个人的野心和欲望是慢慢壮大起来的,没有一个人从小就立志当一个窃国大盗,公元208年之前,曹操刚刚经历雄割据的混乱与官渡之战的险恶,那时的他脑袋能不能保住都是个问题,又怎会考虑称王、称帝后的细节?而到了公元208年,曹操扫平了袁氏,平定了乌桓,镇压了燕地,那时的他立马中原,放眼天下已经很难找到一个象样的对手了,于是他开始着手建立自己的“新朝廷”,他要集皇权于一身。废除三公制,复置丞相位,不久自领丞相。那时的他就是一个“真皇帝”。既已集皇权于一身,那么自然会想到继承人的选择。曹操好色,儿子也多,二十五个。但公元208年前后,除去早死的,未成年的,也就只有三个。曹丕、曹植、曹彰。这三个儿子是各有所长。
曹彰想的只是一个将军,曹操曾经问儿子们的理想,曹彰立马回答:“好为将”。他本身也是一个看见书就头疼的主。虽然他打仗还确实有两手,但曹操是绝对不会希望自己的儿子是一个偏才,而曹彰也早就明确表示过对太子之位不感兴趣。那么曹氏争储能扯上关联的只有曹丕和曹植了。
历史普遍存在一个规律,性格决定成败,而环境决定性格。曹丕与曹植也是如此。
各有所长:机会是平等的
曹植的文才是无庸置疑繁的,才高八斗就是说他。因为才华横溢,而“特见宠爱”长期的得到了父亲的宠爱自然十分自得,甚至放纵。作为一个文人,他有文人一个很到的共同点,张扬、爱表现。而政治斗争中需要的是城府而非张扬。
曹丕,曹昂死后作为长子的他,文不及曹植,武不及曹彰,一直得不到父亲的宠爱,所以一直都在担心储君的位子会被两个弟弟夺去。正因如此他必须长期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在父亲面前做的乖巧些,不遗余力的巴结父亲周围的谋士。长期的压抑势必会造成人性的扭曲。但这样也加深他的城府。
总而言之,二人各有优、缺点。谁能获得最终的胜利,兄弟之间还得进行真正的较量
就现有史书而言,曹丕与曹植进行了两场比试,主考官就是曹操。
一、曹操在邺都建造铜爵台后,率诸子登台作赋,这当然是曹植的拿手好戏,他“援笔即成,且文笔可观”显然这场比试曹植获得了胜利,史载“太祖甚异之”
二、有一年,曹操率军攻打孙权,诸子前来送行。曹植出口成章,大概就是一些歌功颂德之类的辞赋,曹操十分高兴,群臣也十分佩服。这时,曹丕急了,没有出口成章的本领的他,难道干看着么?这时,他的重要党羽吴质悄悄怕到他的身边对他说:“等会你什么都不说,哭就可以了”。这招果然有效,曹丕哭的青衫尽湿,哭的曹操和群臣都十分感动,把这与曹植的文章相比曹植的文章就过于浮华、不实了。这场比试曹丕胜。
两兄弟各有所长,想分出个高低也不是个容易的事。再者曹操年年出兵,处处征伐他也没那么多的精力来为这两个儿子布置考题。那么究竟成败与否、花落谁家,兄弟间还要暗地里给对方布置陷阱。
有一次,曹丕请吴质为他商量对策,为了不引起父亲的注意,把吴质藏与大簏中,对别......余下全文>>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